陸陸續續,讀了一些有關明朝曆史的作品,偶有所感,随手記下。現錄幾則,以博一笑。
1.
朱元璋建國後,官吏們的俸祿很低,但諸王的俸祿卻高得驚人,這成為有明一代朝廷财政的沉重負擔。對臣民薄,對子孫厚,這是典型的農民思維:好不容易發達了,要讓子孫們都做個有勢力的富家翁。
2.
從流氓到天子,古人往往歸結到“天命所歸”。其實流氓有流氓的優勢:他們膽大臉皮厚,不怕失敗,會看風向。這種人天生适合搞政治。
3.
朱元璋希望他的後代做皇帝時,要常懷警惕之心,一時一刻也不能怠慢。可惜他不會想到,後代子孫養尊處優,又怎會記住這些!
4.
朱元璋作《皇明祖訓》,對後代子孫的行為準則作了詳細的規定,甚至連如何吃飯,那頓飯吃多少都有計劃。呵呵,他什麼都想到了,偏偏沒想到後代子孫不聽話。
5.
貪腐不是單靠改變文化和思想教育就可以遏制的,更不是提高薪酬就可以改變。明朝的官員俸祿确實太低,但高了就不貪污了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人心無盡。高薪養廉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遏制貪腐還要靠制度!
6.
朱元璋沒有把道德和法律分清楚,也沒有把領導意志和法律分清楚。其實,中國曆代帝王對此大多沒有分清楚。
7.
朱元璋對待貪官是最不留情的,而明朝也是中國曆史上最腐敗的王朝之一。真是莫大的諷刺:一個懲貪最嚴厲的皇帝開創了一個貪腐最嚴重的王朝。
8.
張居正說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節,天下信之。然夷考其政,多未通方。”我覺得很有道理,海瑞是當時的道德楷模,但他太過耿直,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子。這樣的人去做事,總是很難成功。
9.
海瑞這樣的人,希望能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能改變一切不合理的東西。可惜啊,在任何時候,這樣的石頭都太小、太少,擋不住世俗的滾滾洪流。
10.
魏忠賢的“十孩兒”“四十孫”,大多是兩榜進士出身。人一旦不要臉,就很可怕了。這麼多的讀書人集體不要臉,明朝還能好得了嗎?
11.
鄭成功,這個海盜的兒子,是晚明黑暗天空的一抹亮色!
12.
朱棣的“瓜蔓抄”,殺人之狠,不在乃父之下。他們父子殺戮之多之酷,在曆史上也是很罕見的,大概隻有南北朝時的個别君王可以相比了!
13.
“土木之變”,這一仗敗得糊裡糊塗,軍國大事,竟如兒戲。明朝的衰敗從此就開始了。
14.
明英宗第二次執政,比第一次要靠譜多了。一年的敵國俘虜,六年半的南宮囚禁,苦沒有白吃。曆代帝王如果都能吃點苦的話,政治也許會清明許多。
15.
甯王朱宸濠的叛亂,43天就平定了,更像是一出鬧劇。而王陽明一介書生,指揮若定,料敵如神,确實了得!
16.
因為屬豬又姓朱,明武宗朱厚照曾下令禁止殺豬,吃豬肉。不禁感歎:幸虧沒有姓範的當皇帝,要不然老百姓豈不是連飯也不能吃了。
17.
嘉靖皇帝通過“大禮儀”之争,加強了皇權。皇權是加強了,可後來的皇帝卻一個比一個差勁。權力到底該掌握在誰的手中?這是個問題。
18.
嚴嵩得勢,主要是靠揣摩皇帝的心理。中國官員,隻要精通此道,往往就能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19.
為了防倭寇,明朝斷絕了海外貿易,這和怕卡住就不吃飯有什麼不同?
20.
明清兩朝思想界學術界暮氣沉沉,除了皇帝的高壓,恐怕理學和八股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