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霖霖在天橋區一家培訓機構學習少兒編程課三個月了,已經可以熟練制作一些簡單的小動畫。霖霖媽媽說:“我從電視上了解到編程課是下一步的趨勢,而且編程班上課形式很新鮮,與其任憑孩子玩遊戲,不如利用他的興趣點去做一些有益的技能提升,事實證明孩子還是很喜歡的。”
據了解,如果能夠堅持學習,編程教育有可能對孩子的未來産生深遠影響。正在加拿大讀大二的濟南小夥戚灏陽從小堅持學習機器人和編程十年,曾數次在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上獲獎,出國讀大學的他也毅然繼續選擇了這個專業。“對編程的興趣讓我選擇了在這個專業上進一步深造。在學習中,以工程師的思維去設計、構建、參與團隊協作會讓我在處理問題時更加嚴謹。”戚灏陽說。
在旅遊路附近的天才工場科學實驗室記者看到,教室裡遍布着科學實驗的瓶瓶罐罐和各種儀器,看起來就十分有趣,孩子們都身着白大褂,俨然一副小小科學家的模樣。每當成功完成“火山爆發”、“燒不壞的手帕”等實驗,孩子們都驚喜雀躍,而老師也随之适時引導,為孩子們講解其中的科學知識。與印象中科學課堂上學生對着化學方程式犯愁不同,這群孩子對科學實驗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興趣化的教學模式和孩子能夠動手參與是主因。
濟南市博識科學小學者老師薛峰對記者說:“把科學知識改編成遊戲化的形式可以讓孩子覺得科學離他們很近,将孩子興趣前置也極大地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對科學産生好感。”天才工場濟南校區校長宋大鵬認為,“現階段,許多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有所束縛,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家庭的溺愛及應試教育的影響。但是孩子本身對大自然的探索有着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應該以适合孩子的方式鼓勵他們動手實驗,參與到科學中去感知學習。”
對此,剛給兩個孩子都報了科學實驗課的王女士表示贊同:“我是醫學專業畢業,像化學調劑等實驗對人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耐心其實也是一定的鍛煉。” 看到孩子們能夠寓教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變身科學小達人,偶爾在親戚朋友面前還能展示一二,家長們都覺得這個課程很有意義。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