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傑是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出道34年,演過近二十部大小型話劇,包括《松贊幹布》、《布達拉宮風雲》、《通往聖地》、《宗山魂》等。
同時,在影視表演上,他有《紅河谷》、《紅河谷》、《永不瞑目》、《無人區》等作品。
出道34年,多布傑拿過一次話劇金獅獎,一次金雞獎,一次飛天獎,一次金馬獎提名。
徐峥曾說多布傑有一雙鷹的眼睛,在熒幕上他是陰狠反派,在鏡頭背後卻是一個低調勤奮的演員。
當許多流量演員用高檔保姆車、保镖時,多布傑連個助理都沒有,他總是說“不好意思講這個排場”。
踏踏實實演戲,認認真真做人,多布傑诠釋了一個老戲骨的堅守和幸福。
01
1953年,多布傑出生在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的一個貧寒家庭,父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日日勞作,隻為一家人能吃飽飯。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上學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多布傑從懂事開始就投入了勞動。
小小的多布傑不懂生活何為艱辛,在勞動中和小夥伴們唱勞動歌是他認為最快樂的事。
爺爺奶奶看着多布傑勞作擦傷的手和腳,心疼不已,就讓他去參加公社的文化宣傳隊掙工分。
多布傑的文藝細胞是與生俱來的,他能歌善舞,在宣傳隊是頂梁柱。跳了一段時間舞蹈後,領導見多布傑的嗓音不錯,便讓他嘗試獨唱。

害羞的多布傑,站在台上就開始發抖,三番五次退縮後,還是被領導推到了台前。
緊接着,多布傑又嘗試了演小品和話劇,成了公社裡全能型的演員。
多布傑隻是抱着掙工分的心态表演着,殊不知,這将成為自己奮鬥一生的事業。
那時的多布傑渴望成為一名軍人,在他看來,軍人可以穿漂亮的軍裝,還能吃較好的夥食。
因此,每次看到有軍人回家探親,他總是會跑去圍觀,想象着自己當兵的樣子。

等多布傑長成了小夥子,他積極地參與了征兵,隻可惜體型太瘦、個子太矮,讓他接連被拒絕了兩三次。
心灰意冷的多布傑,告别了宣傳隊,回家繼續務農,困苦的日子看不到盡頭。
命運的車輪在多布傑18歲這年滾動了起來。
02
1971年,多布傑作為扶貧對象,被分配到日喀則東嘎煤礦當采煤工人。當時的計劃是,這批扶貧對象采煤4年後,還要回到原來的村莊繼續務農。
能走出那個貧窮的村莊,哪怕隻是四年也是好的,有收入就能活下去。
在東嘎煤礦,工作強度大,環境危險,多布傑天天都過着提心吊膽且疲憊不堪的生活。
被煤渣染黑的皮膚,被汗水浸濕的衣服,讓多布傑看起來又黑又瘦。
四年一晃而過,就在多布傑準備回家鄉的時候,一個彩蛋砸到了他頭上。

1976年,工農兵學員招生制度還沒完全取消,西藏話劇團前往東嘎煤礦招生。
招生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初試看身高長相,複試看唱歌跳舞和藏文報紙朗讀。
23歲的多布傑,經過幾年高強度的勞作,身姿健壯了不少,加上那張英俊的面容,輕而易舉就進了複試。
因為有過宣傳隊工作的經驗,唱歌跳舞更是多布傑的強項,可是在朗讀藏文報紙時他卻犯了難。
沒有接受過教育,僅學的那點藏文早已忘到九霄雲外了。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多布傑才完成了朗讀。

在東嘎煤礦完成兩輪面試後,隻有多布傑和另外七個工友進入了候選名單。
為了确認最終的人員,這些人被送到日噶則市進行第三次考試。
這次考試的難度加大,在唱歌跳舞的基礎上,還加了話劇表演。
多布傑不知道話劇是什麼,隻能靠着印象中的演出表演了一段,結果成功入選了。
這一年,他和另外一位工友進了西藏話劇團,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話劇演員。
03
在西藏話劇團,沒有任何表演意識的多布傑,被安排到一個叫《萬水千山》大型話劇的排練當中,在導演的指揮下,多布傑覺得在舞台上跑來跑去很好玩。
1977年,西藏話劇團決定把多布傑幾個農村來的演員送到上海戲劇學院深造。
從拉薩到上海走川藏線,多布傑一行人從汽車轉火車用了整整13天。
第一次走出西藏,多布傑被光怪陸離的大城市迷離了雙眼。可是不會講漢語的他,根本沒辦法和人交流。
為此,上海戲劇學院專門成立了藏族班,在教授專業知識前,先幫助他們攻克語言難關。

從漢語拼音開始學起,這是多布傑接受的第一堂漢語啟蒙課。
看着全國各地來的學生早已進入專業課學習,意識到危機感的多布傑隻能笨鳥先飛,每天第一個到教室,最後一個離開。經過一年的學習,多布傑才能進行漢語交流。
在學習專業課時,多布傑也十分努力,從專業知識到排練,他從不懈怠。
四年的沉澱,讓多布傑從一個煤礦工人徹底成為專業演員。
1981年的畢業大戲,多布傑和藏族學生一起編排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多布傑飾演男一号羅密歐。
這場大戲轟動了整個上海戲劇學院,多布傑的演繹更是讓上海話劇界刮目相看。
多布傑信心大增,還和同學們到北京巡演,依然赢得滿堂喝彩。

帶着這份優異的成績,多布傑回到了西藏話劇團,正式開啟了話劇演繹生涯。
此後7年,他完成了《松贊幹布》、《布達拉宮風雲》、《通往聖地》、《宗山魂》、《穿越巅峰》等多場大型話劇的演繹。
在話劇舞台,多布傑深切感受到對表演的熱愛,在一次次演繹中,他夯實了表演水平,學會了成就每一個角色。
這些都為他日後的影視演員之路注入了養分。
04
1988年,峨眉電影制片廠導演張一相中了多布傑,讓他出演電影《布達拉宮秘史》的男二号大堪布。
在西藏土生土長的多布傑,在演繹藏族人物時得心應手,他是個細膩的演員,總能注意到每一個細節,将人物演得真實又不失靈氣。
這部電影過後,多布傑在影視圈打響了第一槍。
藏族演員想要在這個圈子裡分一杯羹有諸多不易,這個群體的演員本身就很小衆,加上很多導演不了解他們,以至于在選角時往往會忽略他們。
因此多布傑一開始隻能在藏族題材的影片中演配角,甚至是連名字都沒有的配角。
對好演員來說,角色不分大小,專注才是一切。
1996年,多布傑在電影《紅河谷》中飾演一個英明的藏族部落首領,他将人物的和藹可親和赤膽忠心演繹得淋漓盡緻。

這部電影在當年轟動一時,女主角甯靜拿下百花獎影後,導演馮小甯拿獎拿到手軟,多布傑站上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的位置。
沉甸甸的獎杯,是多布傑十年汗水的見證,這也是多布傑的名字第一次在影視圈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此後多布傑的片約多了起來,《西藏風雲》《文成公主》《拉薩往事》《極地營救》中都有他的身影。一時間,多布傑成了藏族題材影視劇的熱門演員。
2004年,多布傑迎來職業生涯的又一個轉折點。
這一年,導演陸川将民間巡山保護隊的故事改編成電影《可可西裡》,劇本修改後八遍後開始選演員。

副導演趙玉樹率先前往拉薩,多布傑參與了試鏡。一開始趙玉樹沒有給明确的回複,多布傑以為沒戲就準備接拍《西藏警察》。一段時間後,趙玉樹和陸川點名要多布傑飾演男一号“日泰”。
這個角色台詞不多,卻十分考驗演員的功力,多布傑抱着挑戰的心态接下了橄榄枝。
05
《可可西裡》的拍攝十分辛苦,整個劇組駐紮在高原,被蒼蠅蚊子叮是常事。從小在高原長大的多布傑,很快就适應了氣候。
對他來說,挑戰最大的是在海拔4800米的楚瑪爾河拍攝抓捕盜獵分子的戲份,他脫了褲子在冰河裡沖刺了整整五天,拍完後雙腿都麻木了。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這部電影在國外獲獎無數,被觀衆稱為“一部關于信仰和生命的電影”。

多布傑也因此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影帝僅一步之遙。
《可可西裡》的紅火,讓人們記住了多布傑那張猶如雕塑一般的臉,還有那雙會說話的眼睛,每一個眼神都像無聲的語言,訴說着每個人物的内心世界。
多布傑的眼神不是與生俱來的,他曾特意學習過國外優秀演員在電影裡的眼神表達,還從《動物世界》裡觀察各種動物的眼神。
多布傑傳神的演技,讓他在業内好評頗多。演員到了這個水平,該有專業的經紀人和助理來幫助打理生活和工作事宜。
可是多布傑從來都是獨來獨往,自己親自對接工作的一切事情。
2008年,在拍攝電視劇《闖關東》時,多布傑不小心弄傷了膝蓋。坐在輪椅上,他忍受着痛苦也堅持完成了剩下的打戲。

劇組的工作人員心疼多布傑,讓他去請個助理。但是多布傑覺得自己能扛過去,沒人照顧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2009年,憑借《瘋狂的石頭》成名的導演甯浩找到多布傑,邀請他參演電影《無人區》。
甯浩之所以會注意到多布傑,也是因為看過他在《可可西裡》的精彩表現。
在《無人區》的劇情裡,多布傑的角色反差極大,他飾演的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大反派。

和多布傑對戲的是徐峥、黃渤和餘男,作為全組年齡最大的演員,多布傑沒有絲毫架子,反而讓所有人為他的演技折服。
06
在拍攝過程中,徐峥和多布傑對戲常常後背發涼,他說:“我和多布傑有很多的對手戲,在拍攝中我有時候不敢看他的眼睛,太讓人害怕了,但演技非常棒。”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将是多布傑另一個事業高峰。隻是好事多磨,本來要在賀歲檔上映的《無人區》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過審。
直到2013年,電影才和觀衆見面,最終拿下2.3億票房,入圍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多布傑獲得第1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這一年,多布傑60歲。

電影《無人區》的成功,吸引了一位來自北京的經紀人找到多布傑。
因為年齡大了,力不從心,他才答應簽約。在3年的合約細則中,多布傑要求“以單位的工作為主”、“不喜歡的電影不接”。
多布傑拒絕接武打片,身體承受不住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他認為這種片子裡的“打打殺殺”畫面往往是吸引觀衆的噱頭,暴力鏡頭容易誤導觀衆,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雖然多布傑是靠拍電影成名的,但是他最熱愛的依然是話劇,隻要話劇團有任務,他從不推辭。
此外,多布傑對藏族題材的影片也情有獨鐘,盡管這些題材都是小成本制作,但是很好地弘揚了民族文化。
2014年,多布傑又交上了《王的盛宴》《玉樹開花》《木府風雲》《五彩神劍》《西藏天空》等作品。

中影集團旗下的中影演藝經紀有限公司簽約了多布傑,成為公司旗下唯一一位藏族演員。
對多布傑來說,這是事業上新的機遇。
07
這幾年,多布傑依然活躍在熒幕上,從《酥油》《上海王》《金珠瑪米》到《阿修羅》《極震區》《布德之路》,他依然兢兢業業诠釋着每一個角色。
多布傑快70歲了,在演員路上,他步履不停,認真努力。
出道34年,演了大半輩子的戲,多布傑沒有大紅大紫,他隻是用那雙“鷹的眼睛”講述着每一個人物故事。
在諾大的演藝圈,多布傑低調得像塵埃一樣,若不是圈内人,恐怕沒幾個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可多布傑從來不在意這些,在他眼裡,沒有名演員,隻有演技好、藝德佳的演員。

在角色之外,多布傑沒有被名利裹挾,也沒有在浮華的世界裡迷失自我。
對這個從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走出來的老戲骨,那份純真樸實的心從來沒有變過。
年少時為填飽肚子務農挖煤,進了西藏話劇團,他開始為夢想而活。
當所有人都在追求面包時,原來還真的有人守着初心過了一輩子。
多布傑是小衆的,是值得敬佩的,是這個時代的一股清流。
至于那些豪車、保镖、助理、奢侈品之類的,他打心眼兒裡覺得“不好意思講這個排場”,這是他堅持了一輩子的原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