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秦淮河夜景
夜幕下秦淮河
知識點解析:
1、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煙籠寒水月籠沙”這句詩所體現的畫面。
霧氣和月光籠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灘,月色朦胧,青煙浮動,秦淮河兩岸的夜景給人以迷蒙之感。
2、請從表達方式度簡要賞析“煙籠寒水月籠沙”。
首句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将“煙、水、月、沙”四種景物融為一體,渲染出朦胧、凄涼、冷寂的氣氛,奠定了全詩傷感人憂愁的基調。
3、請簡析“煙籠寒水月籠沙”中兩個“籠”字的妙處。
運用互文的手法,“籠” 是籠罩的意思,兩個籠”字将煙、水、月、沙四種景物和諧地融為一體,貼切傳神地勾勒出秦淮河兩岸朦胧淡雅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冷清愁寂的氛圍,寄托了詩人的憂愁和感傷。
4、“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詩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承上啟下的作用,“夜泊泰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時間、地點、且照應題目,“近酒家”引出下文,為下文寫商女唱後庭花做鋪墊。
5“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什麼人?這首詩表達了詩入怎樣的思想感情?
“不知亡國恨”的是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荒淫無度生活的不滿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6、這首詩中的“商女”一語雙關,表面指(唱《玉樹後庭花》的歌女)實指(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或達官顯貴)。
7、詩人借用“後庭花”的典故,有什麼好處?
詩人借古諷今,借拟制《玉樹後庭花》的陳後主因荒淫享樂終緻亡國的史實,委婉含蓄地諷刺了晚唐那些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依舊貪圖享樂的現實。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荒淫無度生活的不滿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8、諸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猶”字。
猶”是 "還“的意思,形象地表現了晚唐統治者不以國事為重,正重蹈覆轍,走向亡國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曆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荒淫無度生活的不滿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9、融情于景,描畫秦淮河冷清凄清朦胧景象;點明時間、地點為下文議論作鋪墊的詩句是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10、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寫秦淮河特有的夜間景緻的句子是: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11、《泊秦淮》中詩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圖的句子是: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12、《泊秦淮》中寫景叙事的句子是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13、《泊秦淮》中将讀者引入朦胧迷離的境界的詩句是: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14、《泊秦淮》一詩中,借用景物描寫來表達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凄涼愁寂之感的兩句是: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15、杜牧在《泊秦淮》詩中抒發興亡之感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6、《泊秦淮》中諷刺達官貴人不圖國家興盛,沉迷享樂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7、(07年桂林)下面說法最恰當的一項是(D)
A.這首詩描繪的是歌舞升平,國家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
B.這首詩描繪的是江南處處春景,抒發了詩人流連忘返的心情。
C.這首詩表現了商女隻知歌唱,不懂國破家亡之恨的現狀。
D.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不忘曆史教訓,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1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D)
A.首句寫景,表現了一種空寂冷愁的情調,隐含着詩人吊古傷今的特殊感受。次句叙事寫景,把“近酒家”放在句末,為下面寫“商女”“亡國恨”“猶唱後庭花”做鋪墊。
B.詩中描繪秦淮河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詩人的憂愁和傷感。
C.全詩表現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愁,語言清新洗練,化用典故,是唐詩絕句中的優秀詩篇。
D.商女熱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樹後庭花》,詩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無知,又抒發了自己憂時傷世之感慨。
19、對本詩賞析,錯誤的一項是(D)
A.此詩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
B.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
C.這首詩是即景感懷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華一時。目睹如今的當權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
D.詩歌借陳後主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曆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清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