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陸遊慷慨激昂的詩

陸遊慷慨激昂的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0:40

南宋著名詞人一生緻力于北伐金國,他為此不但得罪了皇帝宋孝宗,還得罪了不少朝中權貴。

陸遊一生際遇坎坷,始終得不到重用,他數次被貶官,一生起伏不定,他的仕途是悲劇的。

那麼,陸遊甯願被罷官也要堅持北伐,其目的究竟是什麼?要知道,陸遊作為一個職業官僚,明哲保身,追求加官進爵才是他的“本職追求”。

為了理想犧牲自己,這種高成本低回報的事業,不符合職業官僚的職業本性。即便是陸遊愛國,熱血衷腸,恐怕并不足以保證他一生都為此奮鬥。

陸遊追求北伐金國的思想基礎到底是什麼呢?從他的一首詩中其實可以看出端倪,這首詩就是《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遊慷慨激昂的詩(陸遊晚年寫出豪邁悲壯的詩歌)1

北宋末年的老将宗澤,臨死還在大呼“過河,過河,過河”,陸遊晚年說自己“僵卧孤村不在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可謂與宗澤同氣連聲。

如果說年輕時的陸遊說自己“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是因為血氣方剛,年輕氣盛,那麼老年的陸遊仍癡心不改,“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則明顯是有一股氣支撐着他的追求,這股氣或許可以稱為“信念”。

一個人平時可以裝,但臨死之際的話,往往不會有假,畢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陸遊臨終留給自己兒子的話是什麼呢?“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慷慨激昂的詩(陸遊晚年寫出豪邁悲壯的詩歌)2

可以看到,北伐金國,恢複北方國土,是陸遊一生貫徹始終的追求。這個追求沒有因為年齡的變老而改變,也沒有因為遭遇不幸而改變。

能讓一個人保持這樣的信念,背後必定有巨大的推力,要麼是國仇,要麼是家恨,那麼,陸遊始終追求北伐的推力是什麼呢?

答案就在《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之中。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遊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六十八歲,他早已不複當年的壯勇,但詩詞中的豪氣卻并未減弱,開篇就說“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将大好河山的蒼茫遼闊,用短短兩句話體現的淋漓盡緻。

詩的後半句則是陸遊精神的核心,“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遺民”指的是金國控制下北方的漢人,“王師”指的自然是南宋的軍隊。

這句話的意思是很明白,北方淪陷區的百姓,日夜盼望着南方宋朝軍隊來解救自己啊。

陸遊慷慨激昂的詩(陸遊晚年寫出豪邁悲壯的詩歌)3

如果說追求建功立業的北伐是功利的,那麼的為了百姓而北伐則無疑是高尚的。

陸遊這麼寫是有曆史依據的,當年嶽飛北伐原本很順利,卻被宋高宗強行召回,北方百姓便痛哭,認為自己失去了最後的被解救的機會。

後來南宋使者範成大出使北方,北方人看到南宋使者仍不免哭泣。

辛棄疾後來之所以堅持抗金,也是因為親眼目睹了北方漢人悲慘的遭遇。

陸遊一生追求北伐,其思想根源就在于“遺民淚盡胡塵裡”,為此他不避權貴,不顧個人榮辱,矢志不渝,這就是陸遊偉大的地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