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本性難移比較褒義的說法

本性難移比較褒義的說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06:57:21

本性難移比較褒義的說法(冷常識心不在焉)1

圖片來自網絡

“心不在焉”是學校裡老師批評走思的學生時常用的一句話。标準的解釋是:心思不在這裡,指思想不集中,含貶義。這也是約定俗成的理解。然而我們認真研究它的出處以及所處語境并結合前後文去理解時,完全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

“心不在焉”語出《禮記.大學》裡的“傳”,原文是這樣的: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本性難移比較褒義的說法(冷常識心不在焉)2

龍場悟道,圖片來自網絡

《中庸》有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正二字常連用,就是“中”了也便“正”了,“正”的狀态必然是“中”的。《大學》原文裡也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一看似遞進連續的過程其實也是同時的,之所以如此行文是方便我們的世俗理解習慣。當我們的心“止”于“明德”,亦即“道”,亦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觀照,亦即“無生無滅”的不分别妄想時,心自然是“正”的。而在此在彼的“在焉”時,恰好是不正的,颠倒的,妄想的,有所的。

本性難移比較褒義的說法(冷常識心不在焉)3

老子,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按照儒家傳統教義,天生“心不在焉”而能“不思而得”的是聖人,而“大學之道”的“學”是對立志做聖人的賢者君子而言的,須先學到“誠”的功夫,令心得正,明德才會自然顯現并加諸于身而“身修”。《中庸》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心逐于物,就是離道,而不得其正。孟子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就是正心加諸于身而不已的存養、集義功夫。

所以通常緻“大學”的過程,就是先從聖人聞道,初學者雖聞道而未“證得”,故若信若疑、志性無定,須“證得”如同成為自己的一般方算,那就要依止此道理體做“格緻”的功夫,做着做着有體會了,然後發現“啊,真是如此”,妄則伏爾,意則誠爾,心則正爾。

《大學》的“學”就是要修習這個功夫的,從這個功夫修習過程中去體悟“天命”、“性”、“明德”,初時是借假見真的格物,以伺良知自來,良知來時妄念自伏,自然就“意誠”,“意誠”便不随波逐流。再借學佛而言,意誠才會念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而“大水不能漂”,心就自然是正的。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如如”的“不動心”。外物來不來都不染不離,“緣起性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真空妙有”等等。那就又是一番境地了。

本性難移比較褒義的說法(冷常識心不在焉)4

孟子,圖片來自網絡

這個功夫可是容易又不容易,剛明白點時又往往如履薄冰,做過的冷暖自知。儒家真的偉大也辛苦,頂禮頂禮,贊歎贊歎。後學實在搞不來的話好在還有佛家淨土法門,不得不說,老實念佛是個好辦法: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話又扯遠了,其實要較真就一個“正心”我們終其一生也解不完修不完。

“心不在焉”就字面意思本無所謂褒貶,解釋為“心不在這裡(或那裡)”也沒問題。但解釋時未通達所在文義定要論褒輪貶,則很容易失之毫厘而讓學者謬以千裡了。當然讀者也看出來了,本文拿此說事也主要是個引子、幌子。隻要能有助于領會那些傳統根本經典的良苦用心,并由此尋得着一線光明,讓自己的生命多些天真大美,從此時時事事“不亦說(yue)乎”,那比什麼都值得。至于字眼如何解釋就又不必太計較啦。在生活中既已約定俗成,該怎麼用就還怎麼用吧。

本性難移比較褒義的說法(冷常識心不在焉)5

本文由滃墨齋原創 轉載注明為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