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藝複興到現代主義的12種藝術流派,或許看完這篇文章,你對五百年來西方藝術史會有一個更清晰的理解。
1.佛羅倫薩文藝複興:正
代表作:拉斐爾《雅典學院》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被稱為文藝複興第一畫。為什麼?因為它最能體現文藝複興精神,也就是科學精神。他有兩個絕活,透視和解剖。
你可以看到畫面中有三個大拱門,它們兩個邊的延長線都消失在同一點,這就是用定量的方式,把透視關系描述了出來。
另外,過去的人追求宗教,而文藝複興的人喜歡哲學家。這幅《雅典學院》畫在了教皇的寝宮裡面,教皇是神權的權威,卻畫了非基督教的畫,不管從技法還是意義上,都是非常了不起。
2.威尼斯文藝複興:炫
代表作:提香《聖母升天》
談到威尼斯,隻選一個人,一定是提香,他是集大成者。如果文藝三傑有“第四傑”,那一定是提香。他的這幅《聖母升天》顔色絢麗,劇情十分豐富。
現在我們畫畫,所有顔色都有,但古代的顔色是自己調的,并不是所有顔色都能獲得。但是,你會發現威尼斯畫派的顔色都十分絢麗,這主要得益于威尼斯是連接東西方的貿易港灣,顔料獲取方面更為豐富。大家熟悉的馬可·波羅,就是威尼斯的小商人。
3.北方文藝複興:細
代表作:凡·艾克《阿爾諾菲尼的訂婚式》
這裡所謂的北方,指的是尼德蘭地區,也就是如今的荷蘭,比利時等地。北方文藝複興的絕活是油畫,由于油脂很黏,可以畫得很細。注意畫面中人物衣服的皺褶,一定是百轉千回。
他們喜歡畫老年人,因為老年人臉上皺紋多,表現的空間多。他們也喜歡畫鏡子,并且會把鏡子裡面反射的内容也畫出來,非常細緻。
4.矯飾主義:妖
代表作:帕爾米賈你諾《長頸聖母》
矯飾主義這段時期其實很短。當時的小鮮肉們發現,前輩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于是隻能往邪路上走。他們的畫總是妖裡妖氣,主題奇葩。
你會發現圖中的女人脖子很長,聖母的手指也過長,嬰兒的身體和軀幹都很長。
雖然走了邪路,但他們的理念是對的。藝術要追求更多的戲劇性,把一些特色的東西誇張和擴大并造成沖突。盡管矯飾主義有一點跑偏的嘗試,但到了巴洛克時期就很好了。
5.巴洛克:戲
代表作:卡拉瓦喬《聖馬太蒙召》
巴洛克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明暗法。注意光線明暗交織的地方,那是畫家最希望你注意的地方,這是巴洛克的核心特征。
巴洛克繪畫強調戲劇性,強調沖突,有情感張力。一幅畫,背景黑乎乎,局部卻好像有一道光照射進來。
形成黑暗與光明的強烈對比,人物表情很生動,感覺在演戲一般。
6.洛可可:媚
代表作:弗拉戈納爾《秋千》
洛可可起源于 18 世紀法國宮廷。當時法國高度繁榮,宮廷中彌漫着享樂主義,人們追求上天堂。事實上,在洛可可之前,追求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主流價值觀。
洛可可的繪畫題材中,經常會描繪嬉戲、不正經的狀态。畫面中總是呈現出經過美好化之後的場景。
7.新古典主義:精
代表作:雅克-路易·大衛《拿破侖》
新古典主義的關鍵詞是“精”,繪畫理念很理性。新古典的特點是主題“偉光正”。
比如,拿破侖的騎馬,哪怕是裸體女性,都是美的、不龌龊的。
8.浪漫主義:飄
代表作:德拉克羅瓦《肖邦畫像》
浪漫主義追求個人情感的釋放,與新古典主義的主張完全背道而馳,筆觸粗放,畫風飄逸,情緒飽滿。
這幅畫重點看什麼:别站太近,像看電影一樣去看繪畫,感受畫面的情感沖擊。
9.法國寫實主義:樸
代表作:米勒《拾穗者》
這裡的寫實,指的不是技法上的寫實,不是畫面的寫實,而是題材上的寫實。
這派畫家喜歡走到鄉間,刻畫底層人民的生活。
當時法國爆發了大革命,皇權階級和商人階級出現了沖突。法國現實主義畫家認為現實不是王公貴族,也不是聖母耶稣,真正的美應該走向自然,走向民間。這些事物才是養活國家的真正所在。
10.印象主義:浸
代表作:莫奈《日出印象》
印象主義不是憑印象,而是靠寫生作畫。他們的理念是直接通過光影描繪真實的東西,古典主義給你的是視覺沖擊,印象主義則給你身臨其境的感覺。
印象主義看到什麼畫什麼,看到光影就畫光影,很被當時的新古典主義所排斥。
11.後印象主義:幻
代表作:梵高《星空》
以梵高為代表的畫派是後印象主義。印象主義追求客觀,後印象主義的塞尚、高更、梵高,為了表達内心情感,把繪畫的形狀做了一定的扭曲。
梵高用扭曲的畫面表現自己扭曲的内心,畫家的情緒結合了繪畫技法,給人一種非常玄幻的感覺。
12.現代主義:真
代表作:波洛克《1948》
現代主義裡有很多細分流派,包含了很多古典主義元素,代表畫家是畢加索。現代主義畫家使用繪畫直接表達情感,并不想讓你知道我畫了什麼。
欣賞現代主義不要去想他畫了什麼,而是看他表現了什麼情緒。
現代主義的核心審美價值是“畫了什麼不重要,傳遞給你的是真實情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