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古詩三百首黃鶴樓聞笛

李白古詩三百首黃鶴樓聞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6:53:22

李白古詩三百首黃鶴樓聞笛(唐詩鑒賞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标)1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标(今湖南省黔陽縣)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麼重大問題,而隻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後,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而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着“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别之恨在内,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谪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總稱,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裡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随風飄到龍标。這裡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貴州省桐梓縣的古夜郎國,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縣的夜郎縣。沅陵正在黔陽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錯了,所以定此詩為李白流夜郎時所作,那是不對的。

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境,已見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缺,隔千裡兮共明月。臨風歎兮将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曹植《雜詩》:“願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都與之相近。而細加分析,則兩句之中,又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隻有将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隻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與,别無它法。

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願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谪者。她,是多麼地多情啊!

這種将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當詩人們需要表現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沈祖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