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衣君
茶葉是堿性的嗎?
大多數喝茶的人都知道茶是弱堿性食品,但我們用PH試劑來測試的話,其PH值大緻是在5.5-7範圍之間,屬酸性。
茶葉水是屬于弱酸性的。
那麼茶葉究竟是屬于酸性還是堿性食物呢?
我們是怎麼來識别食物的酸堿性呢?又是根據什麼來定性呢?僅憑口感來認定酸堿性可靠嗎?
PH值是用來表示酸堿性強弱的指标,PH值等于7時為中性,PH值小于7時為酸性,PH值大于7時為堿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強,PH值越大堿性越強。
但食物的酸堿性不是簡單的憑PH試劑和口感味覺來劃分的
而是根據它在人體内的氧化産生物質來定的,或者說是根據食物在人體内最終的代謝産物(無機鹽)來劃分的。
如果代謝産物内含鈣、鎂、鉀、鈉、鐵等陽離子,即為堿性食物;
反之若是硫、氯、磷較多的即為酸性食物。
所以說醋和水果(檸檬)的味道雖然是酸的但它們卻是堿性食物!
食品的酸堿性與其本身的PH值無關。
味道是酸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而主要是食品經過人體的消化、吸收、代謝後,最後在人體内變成酸性或堿性的物質來界定的。
要想知道茶葉究竟是酸性還是堿性食品?
布衣君先來介紹下茶葉生化的生化成分
茶葉的化學成分大緻是由3.5%—7% 的無機物和93%~96%的有機物組成的。
而茶葉中的大部分的無機物近60%-70%可溶解于熱水,可以被人體吸收。
茶葉中有機化合物能溶解于水的最高也就50%-60%,像纖維素、大部分蛋白質是不溶于水的。
能溶解于水的: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茶多酚類物質)、氨基酸、生物堿、茶多酚、有機酸、色素、維生素等是對人體很有保健效果的,布衣君在前面很多文章中有提到過。不再贅述。
現在若把茶葉(平時沖泡的茶)燒成灰,其中近60—70%可溶于熱水,而其中鉀約占50%,磷酸約15%,錳、碘、鈉、鐵、鎂、石灰、蘇打等等約占35%;
很明顯的是:鈣、鎂、鉀、鈉、鐵等陽離子>硫、氯、磷等的陰離子
所以說茶葉是弱堿性食物!
補充說: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血液PH值為7.4,可在7.35-7.45之間波動,呈弱堿性,是由腎髒來維持的,肺給予适當的調節和幫助。
但如果生活及外在環境的改變等諸多原因,比如說:飲食、生活規律的改變等,人體的酸堿性就會出現不均衡,會慢慢變成酸性體質,而導緻身體免疫力降低,出現亞健康,乃至産生疾病等。那這時就要根據食物的酸堿性來調理。
因此建議說多喝茶!
特别是飯後的半個小時左右的喝茶可以把在吃飯時因食用過多的魚肉類(酸性食物)變成的酸性血液調節及恢複至弱堿性;從而起到調節身體人體健康作用。
更多茶葉生活小常識,關注:布衣遇上茶
#茶# #茶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