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04:15:28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緻之:天無以清将恐裂,地無以甯将恐發,神無以靈将恐歇,谷無以盈将恐竭,萬物無以生将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将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緻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

在此先閱覽王公與河上公關于此章的注釋:

1.王弼 注《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昔,始也。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

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則失其母,故皆裂發歇竭滅蹶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緻之,各以其一緻此清、甯、靈、盈、生、貞。

天無以清将恐裂,用一以緻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則清不失,用清則恐裂也。故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無用其功,恐喪其本也。地無以甯将恐發,神無以靈将恐歇,谷無以盈将恐竭,萬物無以生将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将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緻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清不能為清,盈不能為盈,皆有其母以存其形,故清不足貴,盈不足多,貴在其母,而母無貴形。貴乃以賤為本,高乃以下為基,故緻數輿乃無輿也,玉石琭琭珞珞,體盡于形,故不欲也。

2.河上公 注《道德經》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昔,往也。一,無為,道之子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故能安靜不動搖。神得一以靈,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為。谷得一以盈,言谷得一,故能盈滿不枯竭也。萬物得一以生,言萬物皆須道以生成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言侯王得一,故能為天下平正。其緻之,緻,戒也。謂下六事也。天無以清将恐裂,言天當以陰陽施張,晝夜更用,不可但欲安靜無已時,恐發裂不為天也。地無以甯将恐發,言地當有高下剛柔,氣節五行,不可但欲安靜無已時,恐發洩不為地也。神無以靈将恐歇,

言神當有王相死囚休廢,不可但欲靈無已時,将恐靈歇不為神也。谷無以靈将恐竭,言谷當有盈縮虛實,不可但欲盈滿無已時,将恐枯竭不為谷也。萬物無以生将恐滅,言萬物當随時生死,不可但欲生無已時,将滅亡不為物也。侯王無以貴高将恐蹶。言侯王當屈己以下於人,汲汲求賢,不可但欲貴高於人,将颠蹶失其位也。

故貴必以賤為本,言又欲尊貴,當以薄賤為本。若禹稷躬稼,舜陶河濱,周公下白屋。高必以下為基。

言必欲尊貴,當以下為本。基猶築牆造功,因卑成高,下不堅固,後必傾危。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孤寡喻孤獨,不谷喻不能如車毂為衆輻所湊也。此其以賤為本耶?

言侯王至尊貴,能以孤寡自稱。言以賤為本,以曉於人也。非乎。嗟欺之辭。

故緻數車無車,緻,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為輻、為輪、為毂、為舉,無有名車者,故成為車。以喻王侯不以尊号自名,故能成其貴也。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碌碌,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貴,石多故賤。言人不欲如玉為人所貴,如石為人所賤,當處其中。

從兩種古代通行本對本章的注釋中可知,河上公所注比較詳細,但仍然未切中深層次的問題。

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緻之:天無以清将恐裂,地無以甯将恐發,神無以靈将恐歇,谷無以盈将恐竭,萬物無以生将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将恐蹶。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

1.昔 甲骨文(上圖)字形似太陽漂在流水上,表示日子(時光)如流水逝去。造字本義:時光流逝。金文上下倒置,義不變。

作名詞,引申為過去、以前、從前。作形容詞,引申指長久等義。《詩·商頌·那》:自古在昔。

昔與“今”相對。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3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4

2.甯 甲骨文(上圖二)=宀(房屋)+示(祭祀台),表示在宗祠祭祖祈願時内心安靜。造字本義:虔誠安定。合并字“寧”,金文(上圖一) 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心”,強調心性安定。篆文承續金文字形。

作形容詞,引申為富足而安樂的。作動詞,指古代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省親。作動詞,引申為願意,甘願。讀作nínɡ。作副詞,引申為難道,豈能等義,讀nìnɡ。《說文》:寍,安也。《說文》:甯,辦積物也。象形。《說文》:甯,願詞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5

3.靈 甲骨文缺(上圖),金文=雨(下雨)+口(三個口)+示(祭祀),字形像祭天求到了雨之意。造字本義:天佑祖先,天人合一,天遂人願而降雨。秦代文字中“”字“示”變成“王”,有的篆文為“巫”,表示巫通過舞蹈來祈求天神降雨。

作名詞,引申指神靈,古人認為人死後會化為精靈,還引申為靈魂,精神,又指巫師,也指敏捷的心理活動。作形容詞,引申指與死人有關的,又指善,也引申指聰明、通曉事理、應驗,還指廣大長遠。另舊時稱神或關于神仙的等義。《說文》:靈,靈巫也。以玉事神。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6

4.貞 甲骨文(上圖)=蔔(事物的本原狀态,如龜殼開裂前的狀态,。)+貝(寶貝,玉貝,錢貝,有實用價值的貴重品),字形表示像玉貝一樣純真實在。造字本義:純樸忠實。

作形容詞,引申指端方正直、正大光明、堅定、有節操,又指堅定不移或有操守,也引申特指古代婦女從一夫而終等義。作名詞,特指在封建社會中的一種壓迫婦女的道德觀念。《易·乾》:元、亨、利、貞。《說文·蔔部》:“貞,蔔問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7

5.恐 甲骨文缺(上圖)金文=工(工,似古代打鐵用的站子,也似其它匠人專業用的器具,此處表示打鐵時重錘敲打。) 心(心髒,心情)。字形表示心被敲打重擊。籀文承續金文字形。篆文=鞏(鞏,收緊,緊張。) 心(心,心髒,心情。),強調心髒因懼怕猛跳,心裡十分緊張。造字本義:内心強烈懼怕,有如大錘擊打心髒。

作形容詞,引申為驚慌、懼怕。作動詞,引申為擔心,顧慮、疑慮、施威震懾、使懼怕、恫吓等義。《說文》:恐,懼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8

6.裂 甲骨文缺(上圖)秦文=列(列,古代酷刑,肢解) 衣(衣服),造字本義:将完好的衣服撕碎。

作動詞,引申為破開、開了縫、撕破。又泛指劃分、分割、破壞等義,讀liè,也引申為物體的兩部分向兩旁分開,liě,《廣雅》:裂,分也。《說文·衣部》:“裂,缯餘也。

裂與“縫”相反。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9

7.歇 甲骨文缺(上圓),篆文=曷+欠。曷,讀hé,金文=曰(曰的變形,口說幹了。) 手(手的變形,與“勻”類似,為長于臂,為幹重活的手臂。) 亡(亡,居手臂内,為手臂内力,表示手沒有勁了。),字形為口幹舌燥、四肢無力。欠,欠身打哈欠,表示累了需要休息。造字本義:暫停勞作,喝水喘息。

作動詞,引申為暫停、停下、中止活動。又引申為喘息,人累時,常會說歇一口氣,很短的一段時間 ,故引申指休息,也引申指睡覺。用作量詞,表示動作次數,相當于“番”、“次”。還表示時間短、一會兒等義。《說文·欠部》:“歇,息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0

8.竭 甲骨文缺(上圖)篆文=立+曷。立,表示立足之地,存在等義。曷,讀hé,金文=曰(曰的變形,口說幹了。) 手(手的變形,與“勻”類似,為長于臂,為幹重活的手臂。) 亡(亡,居手臂内,為手臂内力,表示手沒有勁了,字形為口幹舌燥、四肢無力。),字形表示體力透支,站不穩。造字本義:體力與心力透支,超負荷運動。

作動詞,引申為背舉、用肩背負,又引申指舉出、亮出,也引申指用完、窮盡,還引申指敗壞、毀滅。另引申指停滞、遏止。作副詞,引申為全、都等義。《說文·立部》:“竭,負舉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1

9.滅 甲骨文缺(上圖)金文=水(表示水災)+戍(人+戈,表示砍,殺,兵災) (火,代表火災),字形似人遭受水災、火災、兵災無情打擊而亡。造字本義:全村或舉家死于戰亂或火災水災,被燒盡殺絕淹沒。

作動詞,引申為兵災、火災、水災對生命整體性的摧毀。又引申為消除、終止、火熄、完、盡、淹沒等義。《爾雅 . 釋诂》:滅,絕也。《說文》:滅,盡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2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3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4

10.蹶 甲骨文缺(上圖一)篆文=足+厥(上圖二)。厥=廠(山崖,簡易房)+屰(屰讀nì,上圖三,甲骨文是一個腳朝上、頭朝下的人。金文更加形象。是“逆”的本字,本義是倒。引申為違背、不順、反向、颠倒等。)+欠(次,次于),字形為氣閉,昏倒等。造字本義:跌倒。

作動詞,引申為挫折、失敗,又引申為竭盡、枯竭,也引申指踏、踩等義,跌,以上讀jué。另讀juě ,指騾、馬等用後腿向後踢。。《說文》:蹶,僵也。

此段的直接表達是:

陰陽合一于時光的流逝中,天有了陰陽台一而清明,地有了陰陽合一而甯靜,祭祀有了陰陽合一而靈長,湧泉有了陰陽合一而盈餘,萬物有了陰陽合一而生存,侯王有了陰陽合一而天下貞順。

這樣以之推理:天失去了清明的根本,恐怕會破裂;地失去了甯靜的根本,恐怕會發動;神失去了靈長的根本,恐怕會停歇;谷失去了盈餘的根本,恐怕會枯竭;萬物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恐怕會滅亡;侯王失去了貴高的根本,恐怕會倒台。

具體的表達為:

陰陽合一于事物的不斷發展中,蒼天因為陰陽台一而清明;大地因為陰陽合一而甯靜;宗族祭祀因為陰陽合一而廣遠綿長,人興财旺;湧泉河川因為陰陽合一而流水潺潺;萬物因為陰陽合一而生生不息;侯王因為陰陽合一而天下貞順,萬民擁戴。

這樣以之推理:天以清明為根本,地以甯靜為根本,神以靈長為根本,谷以盈餘為根本,萬物以生存為根本,侯王以天下貞順為根本。

蒼天失去了清明的根本,恐怕會有破裂的危險;大地失去了甯靜的根本,恐怕會有突發地震海嘯的危險;宗族祭祀失去了靈長的根本,恐怕會有子孫稀少而停止舉辦的危險;山谷河川失去了盈餘的根本,恐怕會有幹涸斷流的危險;萬物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恐怕會有物種滅絕的危險;侯王失去了貴高的根本,恐怕會有政權垮台國破家亡的危險。

唯物辯證法的哲學表達即:

對立統一的規律是事圽發展的根本規律,違背這一根本規律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和危險的。

二、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5

1.賤 甲骨文缺(上圖),金文=貝(錢貝)+戈(兩個“戈”,長刀砍碎。),字形表示錢貝被砍碎。造字本義:珍貴品破碎後不值錢了

,價錢低。

作動詞,引申為擊碎。作形容詞,引申為價格低,又引申指地位低下,也引申指人格或行為卑鄙、下流。還指撒嬌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輕視等義。另用作謙辭。《說文》:賤,買少也。《說文·貝部》:“賤,賈少也。

賤與“貴”相對,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6

2.基 甲骨文(上圖)=土(土,土石) 其(其,甲骨文似一隻從背後所見的簸箕,也似一個人蹲(坐)着的背影,突出了重心在屁股到肩的部位,即身體最低處且為主要部分,根本部分。)。字形似用竹筐提土築牆,打下基礎。造字本義:建築物或身體最根本部分。篆文承續金文字形。

作動詞,引申指用竹筐提土築牆。作名詞,引申指牆根,又擡建築所用的地面,建築物的根腳,也指根本、根據,後指分子結構中穩定的原子團。作形容詞,引申指根本的、主體的、起始的等義。《說文》:基,牆始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7

3.孤 甲骨文缺(上圖),金文=子(瓜苗) 瓜(老熟瓜果),字形似瓜苗在老熟的瓜裡生長,自生自滅,無人看管。造字本義:無人照顧的瓜苗。

作名詞,引申為沒有父母依傍的、單獨生活的孩子,通常指喪父、喪母或父母俱亡的孩子,也指古代帝王的自稱。作形容詞,引申指孤單、單獨、唯一的,又引申指少、貧乏等義。《廣雅 . 釋诂三》:孤,獨也。《說文》:孤,無父也。

此段的直接表達是:

所以,貧賤是富貴的根本,低下是高大的基礎。正因為如此,侯王才以“孤、寡、不谷”自稱。這不正是以賤為本的一種體現麼?不是嗎?!

具體的表達為:

所以,貴是相對于賤而言的,貧賤是富貴的根本,百姓是君王的根本。高大是相對于低下而言的,低下是高大的基礎,沒有低下的百姓,就沒有高貴的君王。正因為如此,侯王才以“孤、寡、不谷”(孤家、寡人、饑貧者)自稱。這不正是“以賤為本”從某個角度體現麼?不是嗎?!

唯物辯證法的哲學表達即: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以民為本,走群衆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三、故緻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8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19

1.輿 甲骨文(上圖一)=手(四隻手)+專(上圖二,轉動),像四個輪子在轉動的車,古代的車輪由多根木制輻條組成,輻條像手指一樣。金文将“專”寫成明确的“車”。造字本義:四輪豪車。篆文承續金文字形。

作名詞,泛指車輛、車廂或轎子,進而引申指造車的人,又引申指衆人,也引申指疆域、大地,另古代奴隸中的一個等級,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作動詞,引申指擡、舉,引申表示運載,也指衆人用手推車或擡轎。作形容詞,引申指衆人的,公衆的。《廣雅》:輿,多也。《說文》:輿,車輿也。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0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1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2

2.碌 甲骨文缺(上圖一)篆文=石(石頭)+錄(上圖二、三,甲骨文與金文“錄”像用鑽鑽木取火或鑽洞之形,又像古代木匠鑽洞的工具,四點點為陰為影為空為洞也為四面八方,中間為工為玄,有的“玄”變成一半,表示左旋一下右旋一下,所以說“錄”有轉動、滾動寓意,表示粗加工、雕刻等義。),字形表示石頭從高處不斷滾下而自然形成河床上大小不一的鵝卵石。造字本義:鵝卵石由巨石不斷分解不斷滾動自然磨合而成。

作形容詞,引申指平凡、無所作為,也引申指繁忙等義。作名詞,引申指農具,用來軋脫谷粒或軋平場院,讀作lù,又特指礦物,即碌石,讀liù。《廣韻·入聲·屋韻》:碌,多石貌。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3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4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5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6

3.珞 甲骨文缺(上圖一),楚文=玉(上圖二、三,玉石)+各(上圖四,字形表示彼此不相同的運動。本義為彼此之間立場不同,行動都不同,都有區别。),字形表示玉石多姿多彩,五光十色。作形容詞,造字本義:各種小玉石形态各異,華麗珍貴。常用于璎珞一詞,表示一種玉石類的頸部飾品。《說文解字》:小石也。從石樂聲。

道德經辯證法口訣(道德經唯物辯證法)27

4.石 甲骨文(上圖)左邊像岩角,與内部一橫構成穩固的三角形,表示穩定堅硬。造字本義:堅硬的山岩。金文右下角的“一”改為“口”形表示石塊,小篆同于金文。

作形容詞,引申為堅固、堅硬。作名詞,引申指堅定的心志,又引申為碑石,也指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還指石刻,另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以及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等義。作量詞,引申指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重量單位,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讀 dàn。《說苑·辨物》十鬥為一石。《說文·石部》:“石,山石也。《漢書·律曆志上》: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此段的直接表達是:

所以結果是擁有數不清的豪華車轎卻從來不乘坐它們,向“欲”的反面運動:碌碌終生但心若碧玉,輝煌一生但心若原石。

具體的表達為:

所以結果是擁有許多乃至數不清的豪華車轎卻從來不乘坐這些豪華車轎,而是讓天下百姓乘坐,也就是說,大力發展經濟,大力創造積累财富,不獨自占用而是與天下百姓共享。反對主觀意識:碌碌終生但心若碧玉,艱難時積極樂觀;輝煌一生但心若原石,樸實無華,從不忘本。

唯物辯證法的哲學表達即:

所以,擁有并犮展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天下大同而共用共享。同時,建設高度發達的精神文明,向“欲”的對立面運動,不斷弱化意識的主觀性:艱難時期,堅定信仰,不失本色。輝煌歲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鄭裕波 校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