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書法改革和發展方向

書法改革和發展方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02:21:46

澎湃問吧

“如果說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源泉,書法就是中國藝術的源泉。”

現如今社會上興起“書法熱”,書法也被列入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綱要之中,全民熱情高漲地練字固然是件好事,但是缺少了文化底蘊、單純追求技法的用功,有可能會不得其法。本期問吧邀請書法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朱天曙,一起聊聊學習和欣賞中國書法。

書法改革和發展方向(為什麼我們還要學書法)1

漫漫書法學習路

@其樂戎戎:學書法從何入門?楷書、行書、草書學習順序是怎樣的?

朱天曙:學習書法從篆書和楷書入手都可以,關鍵是理解它們字形之間的關系和用筆方法。楷書是“今體”的基礎,學好很重要,但最好從篆書入門,有助于了解漢字的早期字形和基本的用筆方法,體會字的古意。掌握了篆書,對學習隸書、楷書、行書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初學篆書可先了解篆書基本筆畫的組合和筆順。篆書的基本筆畫組合和筆順雖沒有絕對的法則,卻有規律可循。一些看似很複雜的結構,隻要分解開來,也就不那麼複雜了。

學習完楷書之後,可以學習行書。行書脫胎于隸書,萌生于東漢,形成于魏晉,至東晉趨于成熟。東漢時期,楷書、行書、今草都在隸書的簡化和快寫的嬗變中出現了,并且相互作用。剛開始學習行書,可以選擇和楷書較接近的行楷。

草書的難度最大,最不易學。行書的書寫速度加快,連筆增多,并用簡省點畫的方法來書寫部首,逐漸轉化為草書。學習草書,要注意用簡省點畫符号和連筆的方法加快書寫的速度。學草書先要識草字,過技法關,才能運用草法進一步創作。學習草書,一般以王羲之《十七帖》、智永《草書千字文》、孫過庭《書譜》或懷素《小草千字文》為臨摹範本。小草技法純熟後,可再學習狂草。

書法改革和發展方向(為什麼我們還要學書法)2

漢字部分字體的變遷

@lalalahappy:我的作品很不穩定,有時候想寫好就怎麼也寫不好,反而當我對作品毫無期待的時候恰恰能寫出出乎意料的好字,請問該如何改進呢?

朱天曙:這是學習書法必經的狀态。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複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學習書法的起步階段,就是一個學習“分布”、追求“平正”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直線,而是不斷反複的交叉曆程。從“平正”到“險絕”,再從“險絕”回到“平正”,循環往複,不斷提升學習的境界。堅持練習很重要,臨摹和創作就是在這樣反複循環的過程中進步的。

我認為書法是個遺憾的藝術,不必追求完美,幾乎每一張優秀的作品你都能找到“瑕疵”,好作品就應該看它好在哪裡,為什麼精彩,哪裡精彩。在學習實踐中,我個人主張書寫形式要和内容相結合,自然不刻意,不全為創作而創作。我覺得“風格”是“養”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

@刺豚:現在帖子太多種類,您能推薦一些适合新手模仿的書法樣帖嗎?

朱天曙:初學者要選“共性”較強的帖,換句話說,選一些比較“平和”的帖,有利于掌握規律,舉一反三。選擇經典和能通變的字帖,大體有以下标準:一、用筆清楚、字形雅正的經典法帖,早期篆隸用好的拓本,魏晉以後多用墨迹本,少用刻本;二、收字多的帖和字少的帖結合,注意用筆的規律。

總之,初學者要選規律性強、容易入門的帖,注重雅正,不求奇求怪。古人說“蒙以養正”就是這個道理。如篆書不要選字形不規則的,隸書不要選波折裝飾過多的,否則容易養成習氣。學習書法要先掌握規律,了解共性,再追求個性和風格,探索内在的變化和奇趣。比如學習篆書選《石鼓文》《泰山刻石》《大盂鼎》,學習隸書選《禮器碑》《石門頌》《封龍山頌》《史晨碑》,楷書選《雁塔聖教序》《智永真書千字文》,行書選《蘭亭序》《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等,都是入門的好範本。

書法改革和發展方向(為什麼我們還要學書法)3

李斯泰山刻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書法還有必要學嗎

@asabfb:您認為在當今科技發達電子産品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再專門學習書法的意義有哪些呢?

朱天曙:古人的書法創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既有藝術的一面,也有生活的一面,對他們來說,詩書畫印就是日常雅趣的一部分。而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書法已經成了一種非日常性的藝術形式。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一切藝術都是書法的延展。漢字是中國人的符号和記憶,全球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書法。宣紙上的橫豎撇捺,最能在異國他鄉激發中國人的親切感與鄉愁。以漢字為表現對象的書法,追求形與神的統一,筆法豐富而靈活,滲透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學習者可以在習練的過程中,不斷地實現自我的變化、調整、完善、鞏固。

@熊:在目前這種教育環境下,書法能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嗎?

朱天曙:了解中國藝術的第一步,就是對漢字發生興趣。以漢字為表現對象的書法,追求形與神的統一,筆法豐富而靈活,滲透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區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字和藝術,蘊涵豐富。書法應當是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

書法改革和發展方向(為什麼我們還要學書法)4

然而近代以來,由于西方美術的沖擊和現代教育體制的限制,中國藝術走向了“美術化”,缺少筆墨上的“中國精神”。現在的書法創作多為技術書寫。很多人技術上是沒問題的,用筆的方法,作品的布局,都已經很好了,但書寫仍然停留在技術層面,缺少文化品格。

我曾應國家漢辦之邀,給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師學員上課,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在傳播中國文化時,不要把中國書法等同于剪紙、舞獅子等類似雜耍的技藝。拿着一支筆,行走江湖,吆喝幾聲就寫,這實際上就降低了書法的文化品格。作為一個傳播中國文化的工作者,應該重視傳播書法的審美品格和人文品格。在中小學教育中也是如此,書法不僅是一種展示性的才藝,更是了解中國文化和藝術的鮮活的載體,學習者可以在習練的過程中,不斷地實現自我的變化、調整、完善、鞏固,獲得藝術的滋養,文化的滋養,思想的滋養。

責任編輯:黃雅竹

校對:張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