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15:11:52

編者按:

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

2012年,中日韓三國攜手打造國際城市新名片,創建了重要國際區域文化合作品牌——“東亞文化之都”;2022年,已有近30座城市獲此殊榮,深化了三國之間的人文交流,促進了民心相通。

2012年至2022年,是“東亞文化之都”成長的十年,“共生·創新·和諧”的理念不斷踐行,“東亞意識,文化交融,彼此欣賞”的宗旨從未改變。“東亞文化之都”深入挖掘、澆築、凝練中日韓三國間的文化聯系與曆史紐帶,持續講述、激活東亞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亞洲價值”不斷提煉。

值此我國“東亞文化之都”創建工作十周年之際,為不斷擴大“東亞文化之都”國際影響力,持續擦亮“東亞文化之都”品牌,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文旅中國”客戶端聯合向“東亞文化之都”評審委員會的專家邀約系列稿件,從我國“東亞文化之都”十年來當選城市的具體實踐出發,總結和分析“東亞文化之都”在開拓亞洲文明對話渠道與營造人文交流平台方面的作用及實現路徑,明确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針對性實施建議。通過“東亞文化之都”從城市形象到國家形象傳播的具體實踐,向亞洲和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國家形象。即日起,該系列稿件将在“文旅中國”客戶端文都十年大家談專欄陸續呈現,以飨讀者。

自2012年起,“東亞文化之都”在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的共同推動下,在加強人文領域交流與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是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的重要品牌,已成為搭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平台,為助力亞洲人文交流、經貿合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人文基礎和社會基礎。今年,正值“東亞文化之都”十周年,“東亞文化之都”的建設将面臨更好的機遇與更高的要求。十年的發展曆程,為“東亞文化之都”的建設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東亞文化之都”的現實意義

“東亞文化之都”是落實2012年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關于加強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共識的重要成果,旨在推進中日韓文化交流與旅遊合作,增強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以中日韓為代表的東亞文化對亞洲的凝聚力,形成東亞文化共同體,助力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與發展。

如今,“東亞文化之都”已經走過了十個春秋,從最初以策劃和舉辦“活動年”為主要内容,到建立起持續建設與發展的長期化發展模式,在推動東亞城市文化與旅遊各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亞洲文明對話的召開為“東亞文化之都”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将成為開拓亞洲文明對話的新渠道,成為搭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新平台。2019年新編《中國“東亞文化之都”申報、 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和《“東亞文化之都”申報條件和驗收評分導則》,進一步細化了相關評選規定,評審内容更加科學完善,為“東亞文化之都”後期的建設與發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依據。2021年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工作機制的正式成立,為進一步加強三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之間的交往,推進“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建設提供重要的組織保障,進一步推動了東亞各國之家的友好交流。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文都十年大家談)1

2021年5月“東亞文化之都”終審活動在北京舉行

中日韓三國同屬于東亞文化圈,它們地緣相近、文緣相通,各國之間的交往源遠流長。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中日韓三國具有各自的曆史與文化傳統,但同時彼此之間密不可分,中華文化對日本、韓國都有着深遠的影響。中日韓三國之間在教育、旅遊、媒體各方面交往不斷深入,中國與日、韓友好城市總數達452對,疫情前三國的年度人員往來達3000萬人次。中日韓友好合作不僅給三國民衆帶來了實實在在利益,也極大推動了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随着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深入發展,東亞地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在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方面,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東亞各國發展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東亞文化之都”項目順應了中日韓三國加強城市交流與合作的内在需求,滿足了各國民衆對文化和旅遊産品的現實需要。“東亞文化之都”建設,符合東亞各國的利益,也符合亞洲一體化的時代潮流,得到東亞城市和民衆的支持與認可,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基本屬性,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源泉。“東亞文化之都”秉承“亞洲意識、文化交融、彼此欣賞”的宗旨和“共生·創新·和諧”的理念,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積極推進各國之間的理解與尊重,形成東亞文化共同體。十多年來,“東亞文化之都”工作機制日臻完善,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睦鄰友好、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符合三國民衆共同的利益。

當今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在經濟體系、政治制度、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在全球文化正處于大交流、大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交融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東亞文化之都”堅持文旅融合,以文化城,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亞洲各國文明交流與發展的必然,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項重要舉措。

“東亞文化之都”的發展現狀

“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三國聯合實施的一項戰略性合作項目,是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利用文化、藝術、旅遊等媒介促進各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最終形成東亞文化共同體,助于提升亞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增進世界對亞洲文化的了解與認同。

2011年1月,在日本奈良舉行的第三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首次提出評選東亞文化之都的倡議,得到三國積極響應。2012年5月,在上海舉辦的第四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期間,三國文化部長就評選“東亞文化之都”達成共識,并共同簽署了《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海行動計劃(2012年至2014年)》。2013年,在第五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中國泉州市、日本橫濱市、韓國光州市成為首屆“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十年來,我國先後有泉州、青島、甯波、長沙、哈爾濱、西安、揚州、紹興、敦煌、溫州、濟南等11座城市獲評“東亞文化之都”城市。文都當選城市全年策劃并舉辦包括開閉幕式在内的百餘項活動,重點推動文化交流與合作、非遺保護與傳承等方面經驗交流與共享,并與“歐洲文化之都”“東盟文化城市”交流對話。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文都十年大家談)2

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張旭在“2022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濟南活動年”開幕式上講話

“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東亞文化之都”強調發展中日韓三國家之間的共同文化與相似文化,東亞區域文化共識不斷增強,有利于增進區域民衆之間的文化認同,提高區域文化和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東亞各國之間在數百年的碰撞與交流中,形成了以傳統儒家文化為基礎的東亞文化。“東亞文化之都”各城市之間在思想、文化、曆史等方面有着較多的共同點和相似性,如東亞的儒家文化、漢字文化、端午文化、中秋文化等,合理利用并充分發展這些共同的文化,有利于鞏固與推動多邊文旅合作,形成區域同文化旅遊品牌,構建亞洲文化共同體。今天,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由于政治原因或域外的幹預,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去共同文化現象,如韓國的去漢字化運動、北京冬奧會上的韓服事件,以及對共同文化品牌的争奪,這些都是弱化亞洲共同文化意識的體現。中日韓三國在人文交流與經貿合作方面依然面臨着諸多挑戰,但中日韓之間的務實合作始終持續推進,這是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符合三方共同利益和人民福祉。

在數千年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亞洲人民在彼此交流與交往中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東亞文化之都”設立的宗旨便是“亞洲意識、文化交融、彼此欣賞”,強調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平共處、共存共融。文化是多元的,隻有各民族文化之間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才能獲得區域的認同,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評選“東亞文化之都”的意義就在于通過國家之間的文化合作,為城市搭建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促使各城市在文化交流交融中不斷彰顯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斷推進區域文化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東亞文化之都”制度建設,原文化部于2017年初制定了“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建設方案,旨在持續完善評選辦法,紮實推進創建工作并做好長效機制建設。2021年3月,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工作機制在浙江紹興正式成立,其使命是通過工作機制孕育“中國東亞文化之都聯盟”,使其成為承載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這也标志着我國“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又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文都十年大家談)3

紹興博物館

十年來,“東亞文化之都”不斷地摸索、創新,在一次次轉型升級中不斷走向成熟,成為衆多曆史文化名城競相争奪的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東亞文化之都”文化和旅遊産業不斷壯大,文化創意産業的數量不斷增加,文化和旅遊配套設施與服務水平大幅提升,防疫設施配套齊全,科技化、智慧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高,已經成為新時代城市增長的新動力。“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古都西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自2019年當選“東亞文化之都”以來,不斷創新發展思路,與日韓夥伴城市進行友好文化交流,積極開展青少年文化活動項目,以“唐詩故鄉•筆墨傳情”為主題開展百米長卷書寫活動,用書法彰顯唐詩的韻味,提升了“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影響力,促進了文都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揚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中日韓三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一直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2020年獲選“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以來,發揮其在中日韓曆史人文交流中的地位與影響力,在非遺文化、文物保護、藝術展演、經貿合作等多領域開展合作交流。2021年,紹興在“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中,再次梳理了其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矩陣”,推出公祭大禹陵典禮、蘭亭書法節、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陽明心學大會等重大主題活動,通過“東亞文化之都”這一平台,讓紹興文化與日韓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之間有了更緊密地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日韓三國守望相助、攜手應對、攻克難關。“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東亞文化之都”成為疫情時期連接三國民衆的重要紐帶。尤其是中韓兩國,通過政府、民間層面的廣泛合作,樹立了應對疫情跨國合作的成果典範,進一步凸顯了中韓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意義。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創辦十年來,各國文都城市的文旅建設交相輝映、互融互通,向世界展現獨具魅力的東亞文明,推動了東亞區域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交融與和諧共生,提升了亞洲文明在全世界範圍的文化認同。

“東亞文化之都”的未來發展

“東亞文化之都”是國家重點打造的東亞區域文化合作品牌,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踐,是落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締造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舉措。堅持“東亞文化之都”的可持續發展,與國家發展戰略深度融合,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是“東亞文化之都”今後發展的必由之路。

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文都城市的工作機制。完善的制度建設,長期有效的工作機制,可以為東亞地區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提供牢固的組織保障。“東亞文化之都”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工作機制建設,要加強政府部分有效的管理與監督,使東亞各城市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夠持續深化發展。一方面,要與東亞各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加強三國政府層面的溝通與交流,推動“東亞文化之都”在機制框架下的常态化、可持續發展,深化東亞區域文化交流與合作,為亞洲文化一體化、亞洲文明交流與互鑒提供重要保障。同時,建立與“歐洲文化之都”“東盟文化城市”之間開展交流與合作的長效機制,不斷提升我國城市的國際形象。積極利用好我國優秀傳統的文化資源,加強我國與東亞各國之間戰略機制的對接,從國家和政府層面為人文交流、經貿合作奠定堅實的政策基礎,從資金、政策等方面為各城市提供支持和便利,确保東亞各國合作項目的順利開展,确保各項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

深挖傳統文化資源,實現區域文化共識共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東亞各國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古老的中華文明為世界留下了寶貴的财富,燦爛輝煌的東亞文化,是中華文明與東亞各國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結果,也是“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和與發展的豐厚文化資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一個重要發展思路,“東亞文化之都”的發展要根植于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遊體驗。在韓國,旅遊觀光業的發展始終服務業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建設,堅持以文化、藝術、韓流為引領,讓旅遊變成了韓流文化的體驗,推動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文都十年大家談)4

“東亞文化之都”揚州古運河

“美美與共、和而不同”,“東亞文化之都”在今後的建設過程中,要繼續深挖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我國各文都城市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一帶一路”精神,同時也要積極借鑒學習他國優秀的文明成果,加強各國之間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東亞區域更廣泛的文化共識,推動東亞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提升亞洲文化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打造文都特色品牌,提升亞洲文化的影響力。加強“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建設是今後文都城市發展與競争的一項重要内容,而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關鍵。“創新”是“東亞文化之都”的一個重要理念,東亞各國之間有着較多的共通性,共同文化品牌之間就會出現一定的競争與摩擦,加強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如韓國申請的端午祭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我國對傳統文化的珍視。中華民族有着豐富的文化遺産,我們要在做好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前提下,做好文化遺産的活化和利用,充分發揮其在當今社會的價值。日本的奈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東方終點”,擁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大唐的盛世風采在這裡鮮活地保存下來,這些成為奈良這座千年文化古都所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韓國的濟州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産“海女文化”,建立海女博物館,向全世界展示濟州的文化精神。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文都十年大家談)5

“東亞文化之都”敦煌數字觀影 來源新華網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東亞文化之都”應厚植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優勢,将文化遺産轉變為符合當下需求的文旅産品,發展成具有各自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如發揮“絲綢之路”、大運河等世界遺産的聯動效應,講好敦煌故事,講好絲路故事,将這些享譽全球的文化遺産串聯成珠,共同打造獨具中華文化魅力的特色文都品牌。中國的“東亞文化之都”應不斷挖掘更多的文化遺産潛力,積極申報更多的世界級遺産,将傳統與創新有效結合,提升“東亞文化之都”的國際品牌形象。此外,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要積極運用多媒體以及高科技手段,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産品和品牌,如紹興的“陽明文化”數字化建設、敦煌的數字觀影、溫州的數字文化産業,這些都為今後文都城市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亞洲各國人民要從悠久的曆史文明中汲取養分,凝聚對亞洲價值的集體認同,形成共同的亞洲意識,持續發揮“東亞文化之都”的品牌效應,以文化共通促進民心相通,助力亞洲文明的共建共享,讓亞洲文明得以更好地傳承。

深化合作與交流,與國家戰略深度融合。“東亞文化之都”建設要融入到“一帶一路”倡議之中,加強區域各國之間全方位、深層次、多元化的合作與交流。加強“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間的互聯互通,推動城市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如泉州、甯波、揚州這些“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可充分發揮這一曆史地理優勢,開發海上絲路系列活動,串聯各絲路遺址、文化藝術館,研發絲路遺址探訪之旅,增強中日韓三國的東亞絲路文化認同,講好東亞的絲路故事,向世界再現繁盛一時的東亞貿易往來。同時,以此為契機,加強與“歐洲文化之都”“美洲文化之都”之間的合作交流,不斷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各種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實。因此,可充分發揮高校智庫、民間智庫的作用,精準對接文都城市建設、品牌建設、合作交流等工作,為各城市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供更多選項和不同視野,讓合作交流的形式與内容更具多元性,為東亞文化之都相關活動與決策、東亞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動“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當今社會疫情局勢嚴峻複雜的大背景下,堅持以人文交流為紐帶,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夯實互聯互通的社會根基,是實現東亞一體化的重要保證。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威脅論、文明沖突論等不和諧的論調影響了世界對中國的正确認知。“東亞文化之都”應秉承中華文化傳統,廣泛、持續、深入地開展中日韓城市之間乃至世界文化城市之間的合作交流,向亞洲和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實現城市傳播向國家形象傳播的升級,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三國政府應堅持東亞一體化的發展理念,“以文化城”“以文化人”,正确對待并妥善處理敏感争議問題,為東亞文化深入交流與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文都十年大家談)6

2019年“東亞文化之都”中日韓青少年唐詩書寫活動在西安舉行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基本屬性,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源泉。亞洲文明燦爛輝煌,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亞洲已經成為經濟活躍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與不同區域的文明交流互鑒的過程中,依然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文明交流互鑒是對等的、平等的,是多元的、多向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召開,“東亞文化之都”項目的實施,都是秉持這一思想理念,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标,積極推進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文明交流與互鑒,亞洲文明也必将為人類文明續寫新的篇章!

作者簡介:

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建美好家園(文都十年大家談)7

陳冰冰

陳冰冰,文學博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洲學院副院長、東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化和旅遊部“東亞文化之都”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韓語評審,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韓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常務理事,對外經濟大學朝鮮半島問題研究中心外聘專家。曾入選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項目。主要研究領域為韓國古典文學、韓國文化、中韓文學比較等。出版著作10餘部,在國内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在中國網等國家媒體發表多篇評論文章。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多項。

作者:陳冰冰

記者:李一珊

責編:李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