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I,可能要大改了,比MIUI 13的改動還要大,而名字不是MIUI 14。
MIUI作為曾經小米最大的驕傲,在小米大刀闊斧的MIUI 12之下,迎來了自己的滑鐵盧。
在發布會上描繪的各種“宏圖”,把期待值拉滿。
超級壁紙、隐私模式、小窗模式,特别是全新的動畫。
“我們自研的物理動畫引擎,重寫了底層渲染機制。通過MAML插畫引擎、Folme動畫引擎、MiRender渲染引擎,實現了完美動态圓角、高級混色、控件級實時模糊、物理空間運動、動态窗體等優雅的視覺和動畫效果。源于這先進的技術架構,系統動畫煥然一新。”
各式各樣的新功能,以為會迎來一次口碑的躍升,但沒曾想到的是在這一年裡,MIUI 12被“口誅筆伐”。
BUG多、流暢度不佳成為了MIUI 12最大的槽點。
直到MIUI 13的到來,MIUI 12流暢度欠佳這一最大的BUG才得到緩解。
2022年,作為一款UI最為基礎的流暢性上,還被拿來做文章,也是有些不可思議。
MIUI 13還不是小米解決流暢度的終點。
最近,MIUI新版本被曝光,小米可能會推出一個名為 MIUI Go 的特殊版 MIUI。
新版本的系統将會限制 / 禁用諸如浮動窗口和 Game Turbo 模式等功能,以提高系統的流暢性,用于内存小于 4GB 的低功耗設備。
以Go命名的系統,谷歌自己也有。
推出的Android Go 是谷歌面向低配置手機推出的安卓系統,目前已發布 Android 12 Go, 可以通過休眠長時間未使用的應用程序來自動節省電池續航和存儲空間,應用程序在 Android 12 Go 版本上的啟動速度将提高 30%。
MIUI Go也或許是基于Android Go定制的系統。
而定制,是不是又會加入更多的功能,導緻系統臃腫?
這又引發一個問題,在硬件性能很強大的今天,推出輕便的系統是否還有意義?
在國内,幾乎所有類原生的系統都被吐槽,上一個以輕便簡潔為特點的氫OS,如今也早已改用Color OS。
搭載類原生系統的摩托羅拉手機,一定會看到系統不好用的評論。
因為他們都太簡單了,換而言之,功能太少。
遊戲助手、小窗适配、視頻助手等定制UI中常見的功能,在這些類原生系統中都有所缺失或者是簡陋。
但是功能豐富的定制UI,時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臃腫。
這屆網友,有點難以伺候。
所以,到底什麼樣的系統才是一款體驗良好的系統?
那大概就是功能豐富、流暢度優秀、系統穩定的定制系統。
這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功能豐富,出現BUG的概率肯定會更大,對流暢度的影響也更大,對于廠商的軟件能力的要求有點高。
什麼都想要,就像MIUI 12那樣,對系統底層的優化能力不夠,導緻流暢度欠佳。
而MIUI 13,從黑馬的體驗來看以及網上的反饋來看,相比MIUI 12,流暢度是有所提升的。
這種提升,也不一定是軟件優化能力提升的結果,相比于MIUI 12,MIUI 13在動效上是有所減弱了。
鎖屏的動畫消失了,桌面搜索框沒有了實時模糊,搜索界面、文件夾的模糊背景也沒有了,還有控制中心的動效也被削弱了。
MIUI 13流暢度的提升,和動效的減弱肯定是有直接關系的。
在黑馬看來,這種做法是可取的,一個系統,功能再多,如果最基本的流暢度都無法保障,再多的功能反而成為了拖後腿的存在。
這種思路就和MIUI Go或者Android Go這類輕便系統異曲同工,這對于硬件強大的終端設備來說,意義不是很大,完全是大馬拉小車。
但是對于系統優化能力不足的廠商來說,這種“去繁化簡”的優化,可以保證最基礎的流暢度。
特别是對于MIUI來說,或許更需要“去繁化簡”,先把流暢度的基礎打好,才能避免MIUI過去這兩年的動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