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要補充"五勢"?這是因為"五勢"是從線條角度講筆勢的。
你看,這是一根線條,一根七号位的斜線。如果放在一個字中,這就是一個點畫,一個撇。如果你學過"永"字八法,你就知道這是一個掠。
如果你對用筆有研究,還可以看出這兩撇的不同。王羲之這一撇分兩段,上細下粗,智永就比較平均。為什麼會變粗?這是因為手腕向右側的結果,智永可能也側了,但動作比王羲之小得多,所以兩個人寫出來不一樣。
我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呢?當我們看筆勢時,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看線條,另一種是看點畫。線條是本質,反映筆鋒運行的路線,也就是大圈。點畫通過用筆的加工美化,成為線條的外形。
張旭講"五勢",他是着眼于線條,不管你怎樣用筆,怎樣加工,他把這些美化手段都去掉了,返璞歸真,抓住本質,把書法線條歸之為五種運動方式。
我們把這五個筆勢的大圈,這條線(也就是筋)畫出來,馬上就可以發現,使轉的基本形式都有了。但從線條的角度講筆勢,也有缺點。
你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觞"字,
起手連續兩撇,這個筆勢稱之為"向背勢"。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形"字,
右旁連續三撇,這是"貫魚勢"。
看向背勢的大圈,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是轉動一圈半,而貫魚勢的大圈,是轉動兩圈半。在張旭看來,這和鈎裹勢的轉動沒什麼兩樣。從本質上說,這兩個筆勢确實可以歸入"使轉"的"轉"。
但從點畫外形來說,這三個筆勢到底是不大一樣的。給它們各起一個名字,區分就比較方便,否則簡單地說一個"轉動",難以區分形狀。這就是張旭留給後人補充的空間。
簡言之:
· 張旭是以大圈"使轉"來說明複合筆勢。
· 大圈"使轉"經過用筆加工,成為點畫。
· 後代補充的複合筆勢是用點畫形狀來區分的。
在張旭系統中,點畫就是"永"字八法,所以如果從點畫角度來補充複合筆勢,可以先畫這樣一個表。
豎向八個欄,寫上八個點畫。橫向八個列,也寫"永"字八個點畫。這個表的用法,譬如勒加勒,就是奮筆勢。努加努就是豎筆勢。餘此類推。有些格可能是沒有這一種複合筆勢的,如趯加趯,不可能組合。
剛才那個表是兩個單一筆勢組合,有些複合筆勢由三四個單一筆勢組成,所以我們需要另外一張表,
如第一列是獅口,啄加獅口就是鈎裹勢。這些表格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筆勢,記憶起來就比較容易,各位可以試試。
2、什麼是合點今天開始我介紹曆史上補充的複合筆勢,首先從點講起,點是橫豎撇捺的縮短,所以點的複合筆勢最多。
今天先講第一種:合點。什麼叫合點呢?就是兩個單一筆勢合成的點。一個單一筆勢加上另一個,就等于一個複合的點。
譬如《陰符經》這個"心"字,
箭頭所指的這個點,這是一個右側點,單一筆勢。
這個"心"字也是《陰符經》的,它有三個點,右面這一個是側點,中間這一個是兩向點。如果你眼力好,可以看到它是三面換起筆,收筆紙張壞了一點,所以尾巴缺了一塊。問題是左面這一點,這是什麼點呢?
這個點就不是剛才那個右側點了,我把它分解一下,可以看到,它實際上是兩個單一筆勢的叠加,一個是左側點,另一個是趯。
這樣看起來可能更清楚,寫這個點,實際上是寫了一左側點,然後加上一趯。
所以我稱這種叠加而成的點為合點,意思是合二而一。是通過叠加而産生一個新的複合筆勢。
簡言之:
· 合點通常是點上加趯。
3、合點的寫法合點既然是點加趯,趯我們可是會寫的,《玉堂禁經》說:"夫有趯者,必先踆之","踆",原文是"足"字旁加一個"存"字,我們已經知道,可以寫為"踆"。
踆鋒是"九用"之一,現在用得上了。在"永"字八法中,一豎"努"下來,和一趯之間,就是由踆鋒連接的。
這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可以看到,這一"努"加一"趯",是順時針轉動。
拿剛才的合點來說,第一個左側點的中線是這樣的,如果詳細點說,就是頓筆收尾,所以是一個圓尾巴。一趯的中線是這樣的,有點像一個策。叠加的時候,兩者用一個踆鋒動作連接起來,這個《陰符經》的合點就寫出來了。
這跟"永"字八法一"努"加一"趯"沒什麼兩樣,僅僅是旋轉方向相反,這次是逆時針轉動。
我在一級課程46課中介紹過撥镫法,這種踆鋒寫法,簡單點說就是撥镫畫十字。希望各位重溫一下那一堂課。
撥镫也有順時針畫十字的,你看王羲之這個"次"字,
左面是兩個點,這兩個點都有趯,上面一點寫起來就是順時針轉動,下面是逆時針轉動,兩個十字都是斜放的,但方法是一樣的。
總結一下寫合點的要領,大約有三步:第一步,把原來的點拆開,分出兩個筆勢的形狀。這個形狀往往有兩個尖頭,兩個圓尾。第二步找出入紙點和出紙點。第三步,決定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
我們來看幾個字,這是《陰符經》的"昭"字。
這一點紙張有點破碎,但還是可以看到,這是一點加一趯,逆時針轉動的。
又如這個"沉"字,
三點水的第三點有點奇怪,看起來形狀好像一個栗子,隻有一個尖頭,兩個圓尾。其實第一點比較小,所以尖頭被第二筆蓋住了。
4、合點的特征
合點的特征,也就是怎樣判斷一個點是不是合點。我在講解"永"字八法時,講過鈎和趯的不同。如王羲之這個"将"字,
左邊一豎下來是"趯",因為有踆鋒動作。而右邊一豎下來是"鈎",因為沒有做過踆鋒動作。做了踆鋒動作,它是兩筆的連接。沒做踆鋒動作,它是一筆,是一條弧線。這就是判定的标準。
你看,這是一個兩向點,用一個來回就可以寫成,手腕左右一次,中間沒有踆鋒動作。
如果是這個點,一次來回是寫不出來的,這是一個合點,手腕要兩次來回才能完成。
再來看,這是一個曲抱勢,手腕右左一次來回
這個點就不同了,它有一個趯。先寫右側點,寫完了加趯,所以是複合筆勢。曲抱勢中間沒有踆鋒動作,而合點必須有踆鋒。
王羲之這個"宇"字,
起手第一點,這是曲抱勢,單一筆勢。
這個"後"字,
第一點也是曲抱勢,行書中曲抱勢寫起來比較快。
但這個"清"字的第一點就不同了,
一個來回寫不出來,先寫一個點,然後加上趯,這沒法快速。
這個"視"字的第一點,這也是合點。
先是一挫,然後寫趯。這一挫是弧線下來的,逆時針内向圈,然後改為順時針轉動寫趯。這裡的踆鋒動作,把一挫時鋪開的筆鋒收緊了。
唐人講法,法度嚴謹,你看顔真卿"淚"字三點水;柳公權的"光"字,
裡面的點都是合點,下筆寫好主要的一筆,然後收筆、踆鋒、加趯。一絲不苟,這就是嚴守法度的表現。
簡言之:
· 合點至少需要兩個來回。
· 合點包括一個踆鋒,合點的趯,不是鈎。
5、合點的命名合點的命名。我這裡所說的合點,在古代叫什麼名字呢?剛才講過,合點兩部分,各有一個尖頭,各有一個圓尾。叠加起來以後,變成兩個尖角,兩個圓尾。所以有些人稱它為四角點,這隻是一個通俗的叫法。如果合點兩部分相叠的時候,稍微移動一點,那看起來隻有三個角了,所以四角點這個名稱不大好。
再說,我以前講點的筆勢時,講過單點四角勢,這是換面寫出來的,可以揭筆收,也可以頓筆收。頓筆收就是一個圓尾。唐代柳公權的寶蓋頭第一點,就經常寫頓筆收的四角勢。這隻是單點,不是合點。如果合點有一個四角點,單點有一個四角勢,很容易混淆。
清代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說:"四角勢,亦名栗子點。"這戈守智是浙江平湖人,不知道為什麼他看見的栗子是方的。
清代王澍說:"點雖微細,然有偃仰向背等勢。或豎如蓮瓣,或眠如瓜子,或圓如栗子,或尖如鼠牙,各适其宜。"王澍是江蘇金壇人,他認為像栗子的點應該是圓的。
我一個朋友,他想出來,他說栗子勢的栗子,應該是開口的哪一種。
一個栗子開口分兩瓣,那不就是合點的樣子嗎?這些當然隻是瞎猜,不足為憑。
其實明清人所提到的點的名字,來之于一篇托名于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文章說:"夫着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䲭,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類,各禀其儀,但獲少多,學者開悟。"
這裡講到七種點的樣子,蹲䲭就是貓頭鷹。
文章作者說,點都是像某一樣東西,你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點應該怎麼寫了。
值得注意的是"存若鹗口"這一句。鹗是魚鷹,"存若鹗口"就是好像是魚鷹的嘴巴,這個形像我認為和合點比較相近。可惜曆史上從來沒有人詳細解釋過鹗口的意思,不敢亂用,我們還是暫時用合點這個名稱吧。
本節要點:
· 為什麼要補充"五勢"
· 什麼是合點。
· 合點的寫法、辨别和命名的問題。
複習思考:
· 《陰符經》這個"心"字的左點,能否以B為入口,A為出口,以便更容易和C連接?
《陰符經》這個"小"字的左點,是怎麼寫出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