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古代的跪拜禮,很多讀者朋友可能都會表示:這誰不知道啊?兩膝着地為跪,跪而躬腰為拜。跪拜不就是雙/單膝着地,身體俯伏,叩頭至地的跪姿嗎?在現在拍攝播映的古代的影視劇中,大臣、民衆見到皇上,不都是這樣跪下行禮,然後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嗎?這種說法,雖然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沒有表現出古代中國人,因身份、場合、事宜的不同,跪拜禮儀也應有所不同的史實。作為古代中國禮儀淵薮的周代,因人因事差異,導緻跪拜禮有九種不同的姿勢,即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被後世稱為“九拜”的禮儀。今天,文史君就來說說,周代的“九拜”禮,各種跪拜禮究竟是怎樣行禮的?每種跪拜禮的适用對象和場合,又有怎樣的具體禮儀規定?
一、稽首、頓首禮《周禮·春官·大祝》記載“九拜”的名稱分别是:“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鄭玄畫像
稽首是怎樣行禮的呢?漢代儒者鄭玄解釋說:“拜頭至地。”意思是說,稽首就是跪拜時,頭觸地,停留片刻。不過,考古發現的周代青銅器銘文中,常常見到“拜手稽首”的記載,表明稽首禮應是跪而拱手,頭俯至手,與心平,謂之“拜手”。然後拱手下觸地,頭亦下垂觸地,兩手不分開,這就是“稽首”禮。很多文獻之所以不說“拜手”,大概是省略的緣故。
《琅琊榜》劇照 靜嫔向太皇太後行稽首禮
在周代“九拜”禮中,稽首禮最重,一般用于帝王舉行祭祀天、地的郊祀禮、臣(包括各國卿、大夫、士等,及卿、大夫的家臣)拜國君、子拜父等重要禮儀場合。例如,春秋時,晉國大夫士季向晉靈公進谏時,即行稽首儀。
如果是諸侯國國君之間相見,通常不行稽首禮,而是行躬腰拜手禮。魯哀公與齊侯會盟時,齊侯向魯哀公行稽首禮,魯哀公卻隻是簡單地行回拜禮,而沒有向齊侯同樣行稽首禮。參盟的齊國人很憤怒,魯國大臣孟武伯卻隻用“非天子,寡君無所稽首”一句話,就讓齊國君臣啞口無言。
當然,若有特殊緣由,國君之間亦可行稽首禮。春秋時,魯襄公到晉國,向晉君行稽首禮。晉國君臣被搞得一臉懵。晉國大臣知武子覺得不妥,提醒魯襄公說:“周天子尚在,您向我國國君行稽首禮,不符合禮儀吧?”魯國大臣孟獻子向晉國君臣解釋說:“我國與宿仇齊國,密迩相近。一旦二國交戰,魯國隻能寄希望于晉國的援助。因此,我國國君應該向晉君行稽首禮。”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卿、大夫的家臣,應該向自己的主人(即卿、大夫)行稽首禮,但在周代,家臣們不能向卿、大夫行稽首禮。這并不意味着,家臣們的地位尊貴,而是因為,卿、大夫及其家臣們,都必須向國君行稽首禮。如果家臣也向自己的主人卿、大夫行稽首禮,則有混淆國君、卿、大夫尊卑之嫌。因此,家臣們要向主人行禮,隻需簡單跪拜即可。
頓首或許是看過一些古籍的讀者朋友們比較熟悉的一個術語。比如說,在古人的書信落款中,常常說“頓首再拜”等。那麼?如何行頓首禮呢?鄭玄解釋說:“拜頭叩地。”意思是說,跪拜時,先下跪,拜手,而後拱手下觸地,頭亦随之下俯,以額叩地,叩而即起。如果額部觸地後,不立即擡起,就是“稽颡[sǎng]”(颡,額頭)禮,是主要用于喪葬場合的跪拜禮。
頓首禮一般用于平輩,或地位、身分相同、相近者間。諸侯國的大臣若拜見他國君主,應行頓首禮。春秋時,吳國攻破楚國首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王逃亡。楚國大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救。得知其來意的秦哀公不願自尋麻煩,拒絕接見他。申包胥就倚着秦國王宮牆壁,“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被其誠意感動,于是接見他。申包胥見到秦哀公後,“九頓首而坐”,向秦哀公陳說利害,秦哀公最終同意出兵救楚。
申包胥劇照
特殊場合下,女子若有重大急事求助于人,偶而會違背常規禮儀,向被求助者行頓首禮。春秋時,晉襄公去世後,太子夷臯(即後來的晉靈公)年幼。晉國執政諸卿圍繞嗣君人選,發生激烈争議。趙盾想擁立晉襄公的弟弟、德高賢能的公子雍為君;賈季則想立公子雍的弟弟公子樂。趙盾一面派人去秦國迎接公子雍,一面派人刺殺了公子樂。秦康公派兵護送公子雍回國即位。此時,太子的母親穆嬴抱着太子,日夜在朝堂上号泣。然後,太子母又抱着太子到趙盾家哭鬧。她向趙盾行頓首禮,指責趙盾違背晉襄公臨終囑托。趙盾等無奈,隻好背棄初衷,改立太子即位。
二、空首、振拜、吉拜、兇拜
空首禮,鄭玄解釋說:“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綜合其它文獻有關記載,鄭玄的注釋應細化為:行空首禮時,跪拜時,頭不叩地,僅向對方拱手,同時頭俯至手。這種跪拜禮,是君答臣、上答下的禮儀。也就是說,是尊長者對卑幼者先行的稽首禮或頓首禮而作出的回拜禮。因此,《琅琊榜》中,梅長蘇和靖王對拜時,在禮儀上出現了失誤:梅長蘇先向靖王行空首禮,靖王回禮。從姿勢看,靖王行的是稽首禮。依前述,梅長蘇應向靖王行稽首禮,以示臣拜主君;靖王應以空首禮回拜,作為答禮。
《琅琊榜》劇照
振拜禮,唐代儒者孔穎達解釋說:“戰栗變動之拜,謂有敬懼,故為振動。”它大概是“揖”、“厭”兩種拜禮的統稱。鄭玄注《儀禮·鄉飲酒禮》說:“推手曰揖,引手曰厭。”“揖”是指雙手相抵,臂成拱形,略微前後推動;“厭”則是上下略微振動。
“吉拜”和“兇拜”都是施用喪葬場合的禮儀。依據鄭玄的注釋,二者的區别,一在于行禮的姿勢不同:“吉拜,拜而後稽颡”,“兇拜”則恰恰相反:“兇拜,稽颡而後拜。”二在于行禮者與死者血緣關系親疏不同:行“吉拜”禮者,為齊衰不杖(男子為伯父、伯母、叔叔、嬸子,為兄弟,已經出嫁的女子為娘家父母,孫子、孫女為祖父母。不持喪杖,喪期一年)以下者(包括齊衰三月、大功、小功、缌麻等喪服類型);行“兇拜”禮者,為穿戴斬衰,服喪三年者所行禮。
三、奇拜·褒拜·肅拜據唐代儒者賈公彥解釋,奇拜是從空首拜衍生出的拜禮。但究竟如何行禮,自東漢初儒者杜子春開始,曆來儒者诠釋紛纭,并無定論。有人說是先屈一膝,與漢代的“雅拜”相同;有人認為,就是一拜而已;有人認為,奇應讀曰倚,倚拜,就是手持符節、戟等行拜禮時,身體倚靠符節、戟等而拜;還有人認為,行空首拜禮時,以兩手相擊,一拜。究竟如何行禮,恐難有定論。
褒拜,鄭玄駁斥了鄭衆“褒拜,今時持節拜”的說法。他認為:褒當讀為報。報拜,再拜之義。行禮時,先雙手相抵于胸前,躬身俯首;然後行拜手稽首禮。臣對君常行此禮。春秋戰國時,人們将再拜稽首簡化為拜而再拜,無論是臣拜君,還是君答拜臣,乃至庶民相見,皆可采用此拜禮。
肅拜是“九拜”禮中最輕的一種拜禮,且主要為軍人、婦人所用。鄭玄解釋說:“肅拜但俯下手。”又說:“肅拜,拜低頭也。”皆太簡略,不知如何行禮。孫诒讓的解釋較為詳細。他說,肅拜是“蓋跪而微俯其首,下其手,則首雖俯,不至手,手雖下,不至地也。”意思是說,拜時兩膝跪地,低頭微躬,雙手向下作揖。不過,軍人行肅拜禮時,因為頂盔貫甲,不便下跪,這就是《禮記·少儀》所說的“介胄不拜”。軍人行肅拜禮時,微蹲,上身稍微向下低俯,攏手下揖數次。
無論平常還是有婚、冠等吉事時,婦人均用肅拜禮。拜式如孫诒讓所說,隻是手不必觸地。唯有參與喪葬禮事時,行肅拜禮時,手需至地。如果在喪葬禮中,女子充當喪主(主持喪禮的人。一般在丈夫去世,或丈夫去世後,兒女去世,家中且無其他長輩男子主持喪禮時,則由女子充當喪主)時,就不能用肅拜禮,而要用稽颡禮。
《琅琊榜》劇照
另外,男、女行拜禮時,依性别、事宜,兩手疊放位置有别。《禮記·内則》:“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這是指一般狀況下,男子行拜禮時,左手要放在右手上面(前面),女子右手則放在左手上面(前面)。若行兇拜禮時,就要反過來:男子右手在上,女子左手在上。《禮記·檀弓上》就記載了一個相關故事:孔子與弟子們站立行拜禮時,孔子将右手放在左手前。弟子們也紛紛仿效老師的行禮姿勢。孔子趕緊糾正說:你們也太好學了吧!不問緣由就仿效我,卻不懂得我為何這樣行禮。我是因為姐姐去世,還在喪期内,所以行兇拜禮,右手要放在左手前;你們仿效我,是不合乎禮儀的。于是,衆弟子們趕緊“糾錯”,循常禮,将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前面)。
文史君說《周禮》記載的“九拜”禮,因存在相見者身份、地位的等級差異、行禮者性别的差異、行禮場合或事宜的差異等因素,拜禮的類型、姿勢,也有嚴格且明确的規定。這就需要行禮者審時度勢,選擇适宜的拜禮。由于“九拜”禮禮儀繁缛,後世也多對其進行簡化、革新。時至今日,人們相見或交往時,更多施用的,是由西方傳入的握手、擁抱、鞠躬等社交禮儀。
“九拜”禮雖因禮儀繁缛,且多有損人格尊嚴之處,在當今文明社會,固然不值得提倡、施用和傳承;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仍值得現代人對其有一基本的了解。唯有如此,或許才能避免在一些以古代曆史文化為主題的影視劇中,制造出與其時禮俗不符的“硬傷”來,以免贻笑大方,誤導後人。
參考文獻1. (戰國)佚名著、(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
2. (西漢)戴聖編纂、(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疏:《禮記正義》,中華書局,1980年。
3. (春秋戰國)佚名編、(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
4. (春秋)左丘明著、(西晉)杜預注、(唐)楊士勳疏:《春秋左傳正義》,中華書局,1980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别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