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新聞:
一個母親愛子心切,聽信偏方“吃魚膽可以明目”,她買了兩條草魚,挖魚膽給眼睛不好的10歲兒子吃。沒想到的是,孩子吃魚膽中了毒,差點丢掉性命。
而據醫生介紹,很多魚膽都有毒,孩子食魚膽後中毒,肝腎功能衰竭的也有發生。而在相關學術網上檢索“魚膽”二字,也能看到很多中毒案例。
那麼,民間偏方為何認為“吃魚膽明目”?
這與“取象比類”思維有關,最直觀的就是“吃啥補啥”、“以形補形”的說法,即食用外觀上與人體某器官相似的食物對人體該部位有利。而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古代的西方世界,都存在取類比象這樣的思維認知模式。在西方,這種觀點最早是由古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提出的。16世紀德裔瑞士醫生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還詳盡闡釋了以形補形理論,他稱:“(對于植物)我們要了解的不是它們的生理結構,而是憑直覺去感受它們以形補形的功效。”
在上述理論基礎上,有人再根據“肝開竅與目”的中醫理論,就轉換成了“吃動物肝髒能夠明目”的直觀表述。人吃了動物肝髒後也确實有一定的效果,所以他們就簡單地推理認定,魚膽同其他動物肝髒一樣有明目功效。
魚膽與人的眼睛之間的關系,古代中醫典籍如何看呢?
曆代藥物學著作有不少關于魚膽的記載,《神農本草經》中記錄了鯉魚膽,曆史書籍上也記載了魚膽的适應證——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惡瘡疥癬等。需要注意的是其用法,即以曬幹成粉點治和配伍其他藥物外塗為主。如《聖濟總錄》中有魚膽敷眼膏治眼飛血赤脈及痛:“鯉魚膽五枚,黃連(去須,搗為未)半兩。上二味,取膽汁調黃連未,納瓷合盛,于飯上蒸一次,取出,如幹,即入少許蜜,調似膏。日五、七度,塗敷目眦。”内服則多入丸、散。也就是說,内服時,魚膽的作用是在與其他藥材混合後,而外用也是如此,不能單獨生吃。
筆者認為
群衆的科學素養亟須提高,這就需要更多專業醫生的科學指導。取象比類作為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其中不乏妙論,但應采取辨證的、曆史的态度去正确地看待,切不可不加分析地濫用。
文/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孫靈芝
圖/源自網絡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