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靈魂伴侶?
所謂靈魂伴侶,其實就是我們的另一半和我們的關系是建立在靈魂深處之上的,它依托于肉體,卻要比肉體更加深刻,更加堅如磐石。
能夠擁有一個靈魂伴侶,怕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事情了,因為它意味着我們在處理感情的時候,要比别人更容易,哪怕是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小摩擦,也會比旁人更容易解決。
因此,我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畢生所願就是能夠擁有一個靈魂伴侶。
心理學研究表明,遇到了靈魂伴侶,你才會出現這4種“感覺”。
一、讓對方感到心安的安全感
電視劇《知否知否》裡面的顧廷烨和盛明蘭就是靈魂伴侶,他們兩個人在相處的時候從來都不會有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
顧廷烨在結婚以後,不會和任何異性拉近距離,哪怕是長輩硬塞過來的小妾,他也從來都不會踏入對方的房門;
盛明蘭在結婚之後,哪怕是原來很喜歡的齊衡過來找自己,她也是冷若冰霜的态度,因為她知道自己已經嫁為人婦,應該和異性保持距離。
所以,他們的分寸感從來都不會給婚姻增加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他們在愛情當中才會收獲滿滿的安全感。
美國小說家詹迪·尼爾森曾說:“遇見靈魂伴侶的感覺,就好像走進一座你曾經住過的房子裡,如果在這個房子你陷入黑暗,你也仍然能夠自如地四處行走。”
而這樣的安全感,也唯有靈魂伴侶才會擁有。
二、讓彼此都舒服的舒适感
在《流動的盛宴》一書開篇裡:“如果你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巴黎會一生都跟随你,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也就是說,好的愛情不是一潭死水,不是一成不變,不是畫地為牢,也不是枷鎖,而是如同流水一般,不斷往前走的同時,給予彼此舒适感。
好的兩性關系從來都不是黏膩的、膠着的,它也不會打着愛的旗号去讓兩個人的興趣愛好保持趨同,而是求同存異,一個人喜歡吃辣椒,另一個人口味清淡,那麼誰都不會強迫對方迎合自己的喜好,而是尊重差異。
我們的另一半是平行世界裡的另一個自己,一味地把彼此的愛好歸屬為一個方面,看似省事,實則是處理感情最愚蠢的方式。
因為它會在無形之中積累不滿的情緒,然後一遍遍地傷害原本堅如磐石的感情,等到爆發的時候,便無藥可救了。
而靈魂伴侶絕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他們會接受彼此的差異,他們會包容,也會預留合适的心理距離。
如此一來,他們的愛情就會産生一種不膠着、不黏膩的舒适感,自然就會走得長久。
三、擺脫束縛,感受愛情快樂的自由感
01)、其實,我們每一個獨立個體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種獨處的狀态,而我們也會提倡個體去學會和自己相處,去學會享受孤獨。
但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一定會接觸愛情,一旦接觸到了愛情,那麼就意味着我們就不可能做到絕對的獨處,除非我們離群,自己一個人居住在深山裡或者孤島上,否則我們沒有辦法不跟其他人接觸。
所以,在兩性關系中,如何與愛的人相處就成為了一個必要議題。
02)、愛一個人最忌諱的就是覺得自己在和對方确定了關系以後,對方就是自己的所有物。
然後,就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關懷,不計成本的付出,亦或是打着愛的旗号去侵占對方的私人空間。
其實這些都會讓愛情變得壓抑,而讓人感覺到壓抑的愛情也從來都不是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給人的感覺一定是自由的,是相互依賴卻又彼此獨立,不會肆意侵占對方的私人空間,能夠讓兩個相愛的人在體會幸福的同時,仍然可以兼顧身心自在的美好。
四、 明天會更好的憧憬感
其實,當我們遇到了此生唯一與之契合的靈魂伴侶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暢想未來,想着兩個人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想着兩個人步入婚姻殿堂之後,又該如何去處理感情。
真正的愛從來都不是昙花一現,更不是一時興起或是逢場作戲,真正的愛情一定是建立在深愛的基礎上的,然後對彼此負責,把具有唯一性的愛都給了對方。
兩個人相愛的在一起了,就是兩情相悅,在同頻共振、同質相吸的基礎上,去延長彼此的這段感情。
好的愛情,就應該像梁實秋說的那般:“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要去接你。”
因此,我們也可以從彼此對待感情的态度是否是長情的,來判斷出兩個人是否是靈魂伴侶。
The End -
作者 | 心理咨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戀愛婚姻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