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顧名思義,就是講用筆的方法,包括執筆法、運筆法等。掌握執筆是進入書寫階段的第一步,提筆寫字即要對執筆法有一定的把握,對于執筆法這裡不再贅述。
書法最重要的是講究運筆之法,我們稱之為用筆法。有人将用筆法分解為起筆法、行筆法、收筆法等,較繁瑣。書法思考引用章祖安先生的觀點,用筆要領歸結為兩個字:用鋒。所謂能用筆,就是能“用鋒”,體力轉化為筆力,即轉化為用鋒之力。
那麼如何用鋒呢?我們從以下三大方面和大家講解:
一、要學會中鋒用筆。也就是筆鋒始終在線條中間運行,這樣寫出的線條既圓潤又厚實,即前人所講如屋漏痕、錐畫沙的效果。中鋒用筆首先執筆要穩,行筆要靜(這裡的靜,不是靜止,是指行筆要神情專注,凝神靜氣)。出現偏鋒及時調整,不然即使是中鋒,寫出的線條也容易扁薄。所以,中鋒用筆在筆法中占重要位置。等到中鋒用筆熟練了,也可用側鋒、逆鋒等書寫,以求線條有所變化。
二、要學會提按用筆。提按之法能表現出書寫者對毛筆的控制能力,掌握了提按技巧,可以說對用筆法就有了一定的把握。提,指用筆能提得起來,既要有往下壓筆的力量,更要有往上提的力量,提也要力到筆鋒,不可如強驽之末。按,最能體現用筆的力度,但控制不好,一味下按,往往使線條粗鈍,形成墨豬。有人下筆就用筆肚,按筆有餘,提筆不足,書寫起來僵、結、闆,這是對提按筆法缺少體會與實踐的結果。
三、要學會調鋒。筆鋒在書寫過程中會再現各種各樣的變化,如果不及時調鋒,便會出現偏鋒、絞鋒、散鋒等現象,這樣既影響線條的質量又給運筆帶來很多困難。所以在行筆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進行筆鋒的調整,使之達到中鋒用筆。怎樣進行調鋒呢?
1,我們要注意筆鋒的不同變化,靈活把注意筆鋒的提按使轉;
2,要仔細體會筆鋒在行進中所産生的力量感,以表現線條質量為目的進行筆鋒調整。要表現遲澀、徐疾、燥潤等不同的感覺,就要求我們對筆鋒的使轉進行不同的把握與調整。
有人寫字不知用偏鋒,往往寫一筆或一字便在硯邊調整一下,不知一擒一縱快速反應而調鋒。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說:“作字須提得筆起,稍知書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轉折頓挫辄自偃者,無擒縱故也。‘擒縱’二字,是書家要訣。有擒縱方有節制,有生殺,用筆乃醒,醒則骨節能靈,自無僵卧紙上之病。”這段話對我們用鋒很有作用,我們要在書寫過程中反複體驗、思索。
學書的過程,就是對筆法把握、熟練的過程,隻有把這一關過了,才能過到運筆如指、遊刃有餘的境界。筆法的把握,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我們隻要認真學習前人和當代書家好的用筆經驗,加上刻苦練習,一定能夠掌握筆法技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