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後來随着研究深入進展,發現冥王星與另外八大行星格格不入,無論體積還是運行軌迹都大相徑庭,于是将冥王星剔除九大行星之列,太陽系隻剩下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中五個靠近太陽内側的行星,是古人憑借肉眼就看得到的,所以古代不同的民族都用各自的語言給它們起了名字。比如中國就給他們起來好幾個不同的名字。
水星在中國古代并不被稱為水星,而是“辰星”或“昏星”。水星由于其軌道極其靠近太陽,從地球上看,水星就一直在太陽附近,所以水星極難觀測,唯一可以觀測的時間就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時候。
金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太白”或“太白金星”。與水星一樣,金星也隻能在清晨或者傍晚被觀測到,當金星在傍晚出現時,又叫“長庚”,在清晨出現時叫“啟明”。
火星被稱為“熒惑”,取“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這與火星的視運動有關,火星在夜空中,有時向左運動,有時向右運動,情況複雜,令人困惑。
木星在古代中國被稱為“歲星”,木星的運行周期是12年,古人曾經用它來紀年,後來發現其實是11.8年,誤差太大,這種方法就不用了;
土星被稱為“鎮星”或“填星”。它的運行周期是28年,中國在天空上劃分了28宿,所以“歲鎮一宿”
古人把這五顆行星以及日月和陰陽五行理論聯系起來,太陽太陰之精在天即日月,五行之精在天即五星。此謂之七曜。
五顆行星,再加上太陽和月亮,是所有人擡頭就可以看得見的,所以對于古代文化影響非常大。所以你看一周七天的名字,實際上就是七曜之日的意思,這一點在日語翻譯裡的特别清楚,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成了“日曜日(周日)、月曜日(周一)、火曜日(周二)、水曜日(周三)、木曜日(周四)、金曜日(周五)、土曜日(周六)。
我們中文裡所謂的星期幾,是按照基督教會做禮拜的日子來算的。反過來,聖經裡之所以要描寫上帝“七天創世”(幹活六天,休息一天)也是因為天上有這麼七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天體,七這個字眼就變得神聖起來。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行星名字真的隻是代号而已,并不能代表他們的本質。比如說土星和地球,如果我們較真兒扣字眼,這個意思其實已經重複了。另外,水星上幾乎沒有水,火星上其實冷得很,木星上并沒有木頭。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因為是望遠鏡時代新發現的,所以沒有傳統的名稱可用,隻是按照對應的神的職能加以命名和翻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