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黃瓜、瓠子、茄子、豇豆等各種時令蔬菜己吃厭,野菜已成了餐桌上的座上賓。記得小時侯,象灰灰菜,面條菜,地黃,紅薯葉,南瓜秧,馬齒苋,野苋菜都是喂豬和喂牛的青飼料,而今人也開始吃這些粗不啦叽的草。有人居然稱這些草營養豐富,有抗癌功能,簡直把它們吹上天了。昨天,去菜市場,在頂花帶露的蔬菜中居然碼放着2塊一把的馬齒苋。
馬齒苋紅梗綠葉,是一種很卑微的植物。在鄉下,菜園、農田、路旁、水溝,隻要有一塊空地,它就紮下根去。也不管别人待不待見,兀自繁衍生長,郁郁蔥蔥。
小時候,芝麻地,棉花田,總有除不完的馬齒苋。它們葉如馬齒,扁平肥厚。圓莖暗紫,平卧斜倚。藤蔓交錯,肆意蔓延。
炎炎烈日下,母親頭戴草帽,手握鐵鏟,半蹲半跪,以近乎匍匐的姿态,在旱田拔草。汗珠子從母親額頭摔下,像雨點落在幹涸的地面,瞬間不見了蹤影。
我問母親,為什麼不站着薅草?母親說,在地裡刨食,匍匐是最好的姿勢。
你對土地敬幾分,土地就對你回報幾分。站着薅草,人舒服些,但會漏掉雜草,傷到莊稼。
母親說這話時,正匍匐在地裡拔一株馬齒苋。那一刻,我覺得母親就是一株馬齒苋,一株在生活的縫隙裡匍匐前行的馬齒苋。
馬齒苋就是以匍匐的姿勢生長的。身子緊貼着地面,一路紮下根去,拼命往前伸展。太陽曬不死它,雨水淋不死它,把它從地裡鏟起來扔到路邊,沒幾天它又活過命來,蔓延開去。不知道是馬齒苋生命力實在頑強,還是它匍匐謙卑的姿态赢得了上蒼的垂憐?
馬齒苋是可以食用的野菜,但在糧食缺乏的年代,莊稼才是第一位的。馬齒苋跟地裡的莊稼奪肥,農人自然容不下它。記憶裡,母親似乎總在除草,尤其是馬齒苋,剛薅幾天的棉花田,馬齒苋就探頭探腦,不久又郁郁如初。
有時,母親将鏟除的馬齒苋帶回家裡,或涼拌,或清炒,或制成腌幹菜,聊以下飯。這時我才想起,馬齒苋并非一無用處。
母親把馬齒苋的老根老葉摘除,在清水裡濯洗幹淨,放進沸水鍋内焯至顔色碧綠,撈起來用涼水沖洗一下,瀝幹水分,切成小段,拌以食鹽、蒜泥、麻油、辣椒等調料即可食用。涼拌馬齒苋,吃起來潤滑,清涼微甜,适合夏季下飯。
清炒馬齒苋,做法跟涼拌大緻相當,隻是焯水時間稍短,用清水洗去馬齒苋上的黏液後,再加姜蒜翻炒。
馬齒苋分布很廣,隻是各地叫法不同,難免讓人誤會,以為不是此物。比如,東北叫“螞蟻菜”,江蘇稱“地馬菜”,貴州叫“酸味菜”,浙江叫“瓜子菜”,陝西、河南一帶叫“螞蚱菜”,到了山東又叫“馬踏菜”。
馬齒苋既是蔬菜,又是藥材。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磷、鐵、銅、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而且全草皆可入藥,清熱解毒,散血消腫,除濕止痢,利尿潤肺,止渴生津,功效明顯。《開寶本草》中講:“服之長年不白。治癰瘡,殺諸蟲。生搗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
世間再好的東西,也有禁忌。馬齒苋性寒,不宜久食。忌與甲魚、胡椒同食。脾胃虛寒、腸滑作洩者勿用。孕婦忌食。
近代臨床實踐認為,馬齒苋能使子宮平滑肌收縮,所以孕婦常吃馬齒苋,可能導緻滑胎。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的五行草,與《甄嬛傳》裡的麝香、夾竹桃粉、藏紅花等,可并列為滑胎猛藥。
忽然明白,有些生命,看起來并不怎麼起眼,甚至有些卑微,但你深入了解,知道它的真正價值之後,你便會對它心存敬意。
就像田間地頭匍匐生長的馬齒苋,給一塊土壤,它就能紮根;給一點雨露,它就能生長;給一片陽光,它就可以燦爛。
人,也許該學學馬齒苋,放低身段生長,滿懷希望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