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放開後,有不少家庭都響應了國家号召生了二胎,但是随着媽媽照看老二時間多了以後,會發現老大不再像原來那樣容易聽話,甚至有些時候,孩子精神出現萎靡狀态,相伴而來的是生活中孩子缺乏活潑勁,學習也心不在焉,成績也快速下降。
通過一些二胎家長反映的情況來看,普遍有一個共性現象,那就是孩子爸爸因為工作忙,沒有辦法多抽時間在家陪伴兩個孩子,尤其是老大。有個别家庭裡,父親甚至還在外地工作,這就更使媽媽在家照看兩個孩子時分身乏術。下面我拿出一個家庭樣本,讓大家來看看情形。
“我家老大現在秋季上五年級,平時上課聽課和在家寫作業都很不專注,經常會出現愣神的現象。我和他聊天,問他寫的寫的為啥停下了?在想什麼?他說沒想什麼,大腦一片空白。上學期後兩個月,老大明顯學習不在狀态,在後面總複習的時候,老師說他不好好聽課。”
“回家挺乖,不想玩也不玩,先讓寫作業,磨着也在那坐着。手裡總是愛玩些小東西,書桌上除學習外的東西全部我都收走了,即使那樣,筆、墨,任何東西都可以玩。一聽到我的腳步聲從他房間過,着急的寫一下,或者我進去了看見玩呢,讓寫再寫一下,我一走,又繼續漫不經心邊寫邊玩兒。”
“到這個暑假,老大更是散漫不堪。早上起床不起,到洗漱,到白天作業、補課,晚上不睡,雖然家裡有時間規劃,但是他自己懶散不執行,晚上躺着看書不睡,天天磨蹭到十一二點。”
如果你也是二胎媽媽,面對這位家長的傾訴,你是否感覺像在說你家的事啊?像這樣的情形,家長該如何應對呢?下面我給大家一些建議供參考。
一、媽媽忙于照顧老二,使老大容易被忽略,争愛心理會讓其心理發生微妙變化。
1、争愛心理,會讓老大誤以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
家有兩孩兒,不管老大大幾歲,都會因為媽媽每天過多時間照顧老二,而使老大感受到自己被冷落。而這種冷落又容易給孩子造成誤解,認為媽媽或爸爸不愛自己,隻愛弟弟(妹妹)。而現實情況是,很多媽媽恰容易忽略老大的内心感受。随着時間的不斷流逝,老大内心微妙的心理變化,很容易從其行為中表現出來,就如前面我列舉的事例一樣。
2、孩子生活中的懶散現象,實則是心理發生變化後的必然表現。
一般來說,懂得家庭教育的家長,往往會優先考慮怎樣讓老大得到合理的陪伴與照料,如讓家裡老人來幫忙照看老二,媽媽騰出時間來陪伴老大,或者由爸爸主要陪伴大孩子。如果這兩點做不到,就會讓老大因為心理變化而産生行為變化。就如前面事例中所講,老大生活懶散,整天精神不振,做什麼事都興奮不起來。如果家長知道這些原因,就必須要從過度關注老大學習,轉向如何做好陪伴的安排上面來。
3、老大的生活節奏混亂,源于父母沒有真正建立有序的生活節奏。
在上面事例中,媽媽盡管提及家裡有生活作息時間表,但是老大根本不執行,才導緻生活秩序混亂不堪,該學習時孩子不能專注學習,該睡覺時卻不睡覺,結果第二天早晨孩子又起不來。這種生活節奏的混亂,極容易讓老大的情緒出現惡性循環,即今天狀态不好,明天會一樣,後天還是如此,時間長了就會讓老大情緒消沉,做什麼都找不到樂趣。
二、愛要均衡,父親回歸本位,抽時間多陪伴老大,避免孩子内心産生失落感。
1、二胎家庭,絕少不了父親參與陪伴與教育孩子,否則,母親分身乏術。
從我對上面這個家庭的了解來看,盡管家裡有兩個孩子,可是孩子的父親卻在外地工作,平時很少回家。這就導緻媽媽既要工作,還要照看兩個孩子,不僅累還分身乏術,更不要提帶着好情緒去教育老大了。如果想改變現狀,必須要考慮父親回歸家庭的問題,要麼讓其調回本市工作,要麼媽媽帶着兩個孩子去爸爸工作的城市共同生活。如果不改變現狀,老大的隻能會表現越來越糟糕。
2、父親長期不在家,媽媽過多照料老二,很容易讓老大陷入孤獨感。
事實上,當父親長期不在家時,會讓老大潛意識裡感覺爸爸和媽媽不相愛了,否則,為什麼爸爸不回家呢?盡管上面事例中這個孩子已經讀完四年級,但是長期兩地分居,早已經讓老大感覺爸爸不屬于這個家。同時,由于媽媽用過多的時間照料老二,會讓老大過多獨處,無形中就加重了他的孤獨感。要知道兒童對爸爸媽媽的陪伴看的非常重要,因為他需要有心理安全感。
3、父親在家,可以成為老大最好的玩伴和好朋友,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家庭生活。
如果父親在家裡,對老大來說,則可以有完整家庭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重要,爸爸既可以調節家庭氛圍,又可以成為決定家庭生活節奏的主導才,還可以成為兩個孩子的共同玩伴或好朋友。當家裡多了歡聲笑語後,自然就會使老大精神得到好轉,因為能和爸爸開心玩耍,而使老大容易大腦興趣。因為有爸爸陪伴和教育引導,容易激發老大做事的自覺性和信心。
三、夫妻交叉互換陪伴老大,讓其感受到媽媽原來愛自己,改變孩子消極生活态度。
1、為避免老大誤解媽媽,夫妻兩個人要經常交叉陪伴兩個孩子。
當父親回歸家庭以後,為了避免老大繼續誤解媽媽,夫妻兩個人需要重新安排陪伴兩個孩子的計劃,最好采取交叉陪伴的方式最好。這樣一來,就可以讓老大得到媽媽陪伴的更多機會。而媽媽也可以像孩子爸爸一樣,與老大做親子遊戲,親子閱讀,戶外活動等。像前面提及的家庭,隻需要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讓孩子精神狀态得到根本改善。
2、看似學習中的問題,實則是孩子消極生活态度所緻,不必過度在學習上盯着孩子。
對于二胎媽媽來說,最焦慮的莫過于孩子的學習了,事實上你根本不用焦慮。隻要把上述給你的建議落實到位,你會發現孩子随着精神狀态的好轉,家庭生活節奏的重新構建,會讓孩子生活與學習态度随之變好。而現在的問題,恰是容易讓老大誤認為媽媽隻關心我的學習,而不關心我的感受。如果媽媽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你該怎麼做了。
3、媽媽在陪伴老大時,要學會和其玩耍,改善親子互信關系,增強孩子生活的情趣。
像這位二胎媽媽總是過多提及孩子上課不專注,在家裡寫作業時磨蹭拖拉,邊寫邊玩兒。其實這都是孩子沒有得到連續陪伴造成生活無趣,既沒有玩伴兒,又沒有可傾訴心聲的人。就那麼郁悶寡歡,才緻使幹什麼都提不起興緻。而有了爸爸的參與,媽媽在陪伴老大時,要學會和其做兒童遊戲,請注意不是幼兒遊戲,這需要媽媽下點功夫去學習喽。當媽媽在開心的親子遊戲活動中讓老大感受到樂趣後,就會慢慢恢複對媽媽的信任。
四、鼓勵老大幫助媽媽照看弟弟(妹妹),增強其家庭責任感和生活樂趣。
1、讓老大找到新玩伴兒,這個玩伴就是弟弟(妹妹),增強兄弟(妹)之間的情感交流。
我曾經利用遠程視頻和一個二胎家庭經常保持交流,因為這個家庭裡爸爸長期出差不在家,老大就如前文所提到的狀态。而我在陪伴老大和其聊天,講故事,或做遊戲時,實則就是做一個代理爸爸角色。通過半年的陪伴,讓這個三年的男孩子找到了生活樂趣,尤其是引導其經常幫助媽媽照顧妹妹(2歲),陪妹妹一起玩兒。讓老大不再陷入獨處的孤獨狀态中,他反而有模有樣地做起了小保姆,讓媽媽既輕松,又樂見兄妹倆和諧相處。
2、通過幫助媽媽照看弟弟(妹妹),激發老大的家庭責任感。
之所以讓老大幫助媽媽照看弟弟(妹妹),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增強其家庭責任感,增強兄弟(妹)間的情感交流。因為血緣關系極容易激發這種責任感,隻要媽媽給老大機會,并經常感激老大的協助,适當誇贊老大把妹妹照顧的很好,偶爾再給點獎勵,則更能讓老大樂于陪伴弟弟(妹妹)。當老大生活空間不再單調時,他内心的消極情緒會慢慢化解掉,直到最後完全消失。但是媽媽必須要教老大怎樣去照料弟弟(妹妹),避免出現問題。
3、爸爸媽媽要經常給老大講,像弟弟(妹妹)這麼大時,媽媽是怎樣照顧他的。
在夫妻間交叉陪伴兩個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可以給老大講,媽媽是怎樣辛苦地照料你,有很多往事都可以回想起來,然後講給老大。通過這種真實的情景再現,會讓老大更理解媽媽,在爸爸的引導之下,讓老大學會幫媽媽分擔就是最好愛媽媽的方式。而媽媽在陪伴老大時,同樣也可以回憶往事,從而讓老大對媽媽的情感進一步得到升華。可以說,沒有這種情感的交流,老大是不了解媽媽的,更無法幫助媽媽照看弟弟(妹妹),也不可能自覺去完成學習任務。
結束語:通過上面的分析,我相信文中的媽媽,或者其他二胎媽媽應該能知道老大為什麼有那樣的情緒表現,也知道導緻孩子情緒低落的根本原因在哪裡。盡管讓父親回歸教育本位可能會有困難,但是從本着對孩子教育和成長負責的态度來說,既然你們給了孩子生命,就必須要對孩子的成長負責,而陪伴則必不可少。否則,很多教育時機就會喪失,更不能建立起親密的親子互信關系。當解決了孩子的生活秩序,重建了生活節奏,激發孩子生活積極性後,在學習方面很自然地就容易讓孩子改變精神狀态。重新審視你的家庭吧,改變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消極觀望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