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解析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5:42:4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陌生人之間相親,最終因為請客還是AA鬧翻。

本來關系很好的朋友,因為借錢而關系破裂。

借錢給朋友之後,超過了約定的時間朋友還沒有還錢的意思,債主反而還得斟字酌句,生怕哪句話惹怒了對方。而借錢的朋友也變得很敏感,仿佛找他還錢傷害了他的自尊一樣。

在這種心理氛圍下,兩人之間很可能心生芥蒂,從此不再來往。

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呢?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1

社會規範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韋特海默指出,人際關系的發展一旦涉及到金錢,雙方關系将由從情感規範主導向社會規範主導轉變。

在沒提錢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是不求回報的,而提到錢之後,幫助就變味兒了。

兩人的關系轉為利益第一、交情第二,這會讓對方覺得你不重感情,界限分明,眼裡隻有錢。

在大部分情況下,社會規範的力量都遠強于市場規範,情感支配着人們的行為。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2

而金錢是冰冷的、無情的、利益的,為了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誠,往往排在第二位。

然而,當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發生沖突的時候,受個人價值觀的影響,社會規範有時會敗下陣來,市場規範由此占據主導地位,從而傷害人們之間的感情。

認知失調

請你想象一個場景:微信上一個久不聯系的好友突然找你,希望你幫他翻譯一篇小文章。

雖然很久沒聯系,但你念在舊情,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當你把翻譯好的文章發給他之後,他卻給你發來一個紅包,你打開一看,竟然隻有0.1元。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3

你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你是看在雙方關系的面子上幫他這個忙,可他卻用錢來衡量我的勞動,用錢來衡量也就算了,竟然發一分錢?開玩笑也不是這麼開的。

再比如,律師不會為了幾十塊錢去幫助經濟條件不好的人,為他們做辯護,但會在毫無報酬的情況下為那些身無分文的人奔走出力。

你久不回家,父母做了一頓好吃的招待你,如果你說一句謝謝,父母會笑逐顔開,但如果你覺得父母很辛苦,在這種時候給他們幾百塊錢,相信他們一定會火冒三丈。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4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

他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個體對于事物的态度和行為之間是一緻的,當出現不一緻時,就會産生認知不和諧的狀态,即認知失調,并會導緻心理緊張。

個體為了解除緊張會使用改變認知、增加新的認知、改變認知的相對重要性、改變行為等方法來力圖重新恢複平衡。

例如,朋友念舊情所以幫你的忙,這種态度與行為之間是一緻的,他的行為有理由且符合他的認知,但如果你給了他一分錢,你就改變了他行為的理由,客觀上形成了:為了一分錢才幫你的忙。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5

這樣的态度——行為模式顯然不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造成了心理失衡。

而為了恢複心理平衡,他不得不建立新的認知關系,即:你用一分錢為我的勞動買單,你很荒唐,所以才會做出這種事。

因此,當人們的認知成分之間出現矛盾時,人們通常會通過改變自己的認知,或者是建立一個新的認知關系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态,而談錢色變、見錢死就是生活中典型的認知失調案例。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