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在生活中并不常見,但一旦檢查出就是晚期,很多人就好奇,骨癌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為何自己沒發覺就已經到了晚期?
骨癌危害大
在骨科疾病中,除去腰腿痛等常見的疾病以外,還有一些頑固難治的疾病,骨腫瘤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惡性骨腫瘤(俗稱骨癌)的預後不佳。文獻報告,診斷後不經治療的骨癌患者,自然生存期為數月至一年。在許多髒器的惡性腫瘤的遠位轉移中,骨轉移名列首位。由于骨癌病程緩慢,發病時往往不易引起患者注意,因此,大多數骨癌患者就診較晚,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預後較差。
骨腫瘤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由骨組織本身長出者稱為原發性,其中有半數屬良性腫瘤;繼發性骨腫瘤是指身體其他組織或器官的腫瘤轉移到骨骼,它的發生率是骨原發惡性腫瘤的30~40倍,絕大多數為惡性腫瘤。原發性骨腫瘤的發病年齡一般較低,多發生于骨骼生長旺盛的青少年,男性高發年齡為15~24歲,女性為5~14歲,且男性高于女性。繼發性骨腫瘤(簡稱骨轉移癌)多見于老年人,最易發生骨轉移的有乳腺癌、肺癌、肝癌、腎癌、甲狀腺癌。
貼心提示
早期信号,不可錯過
骨關節疼痛、骨性腫塊和運動障礙,被認為是骨腫瘤尤其是骨癌的三大主要症狀,但許多骨腫瘤早期并沒有典型的臨床症狀,因而早期發現有一定的困難。為了做到早期發現骨腫瘤,應特别注意以下情況并做進一步檢查:
①疼痛是惡性骨腫瘤的重要症狀,疾病開始為間歇性,後來發展為持續性,夜間會較明顯,晚期疼痛加重,影響工作和休息。
②青少年患者自感肢體疼痛與腫脹(或腫塊)的部位一緻,具有固定性、持續性的特點,夜間尤甚,而且日漸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
③當感到肢體的疼痛、腫脹不是由于創傷、炎症、風寒所引起時,決不能掉以輕心,要趕緊去做進一步的檢查。
④骨骼上原有良性腫塊突然增大且伴有疼痛時,說明可能有惡性病變趨勢。
⑤中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肢痛、腰背痛,且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向時,要警惕有轉移性骨腫瘤的可能。
進一步診斷可做血液學檢查。X光攝片是骨腫瘤不可缺少的診斷手段之一,高質量、清晰的X光片和磁共振檢查具有重要價值;疑診時可做穿刺活檢,切記不可施行切開活檢,否則無法進行保肢手術。
骨癌好發部位和來源
骨腫瘤種類很多,不同的腫瘤好發部位也不盡相同。一般原發惡性骨腫瘤好發生在四肢的長骨;繼發性骨腫瘤多見于骨盆、脊柱和股骨等。在女性骨轉移中,70%來自乳腺癌,其餘30%為腎癌、甲狀腺癌及其他腫瘤。男性骨轉移癌中,前列腺癌及肺癌占80%。
上述情況僅為臨床一般規律,不是絕對的。有些原發病竈微小,不易發現,應通過X光、CT、MRI、ECT和生化檢查等,具體分析診斷。
由于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能讓我們輕松面對癌症,所以對付它的最好方法就是預防,例如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煙、防止太陽輻射、限制酒精攝入、采用高纖維低脂肪飲食、鍛煉身體等,這些都可以降低惡性腫瘤發生的危險。科學家也正在試驗一種新方法,叫化學預防,就是給健康的高危人群使用維生素及藥物,目的是防止腫瘤發生。由于某些良性骨腫瘤如骨軟骨瘤、長管狀骨的内生軟骨瘤等,可以演變為惡性腫瘤,因此,對良性骨腫瘤應密切觀察,如有惡變征象,應立即采取根治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