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式靜站是中國傳統武術與現代體育運動在理念實質上的區别,“骨靜肉動”是靜态站樁的靈魂,真正的中國武術的内涵就在“骨靜肉動”裡産生。
中國武術總體歸納起來,應該隻有兩種性質的訓練方式,第一種是靜态站樁,第二種是形體的動态運動。靜态站樁“骨靜肉動”的訓練,是肉體抵達身空體輕狀态的主要方法。
靜态的站樁,有大式站樁或小式站樁等不同的訓練姿勢。那麼同是靜态站樁,我們是先練習大式站樁還是先練習小式站樁呢?筆者就自己的實踐而言,認為先站大式樁法比較适宜,特别是大成拳的伏虎樁,應該是第一步的首選。
選定了樁式,下一步就要弄清楚靜态的站樁是幹啥的,功夫從站樁中出,到底咋個出法。功夫為什麼能從靜态的站樁中出?關鍵就在“骨靜肉動”這四個字上,這是中國真功失的精華和閃光點。為了能讓讀者明白什麼是“骨靜肉動”,請大家随着筆者下面的叙述,一起實際地做一做吧。
圖一
請見圖一:這是王芗齋大成拳伏虎樁靜态的訓練姿勢。我的要求是重心在兩腿之間,前腳尖朝前,後腳尖前斜45度,兩膝微屈、胯似坐非坐、背直頭頂,兩手臂微屈下垂、兩手在兩膝的上方,整個身體自然放松。練習武術為什麼要求站樁,特别在開始要站大式樁?站大式樁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夠更好地化開沉積在筋肉内的渾濁之物(痰),說白了,就是把整體骨骼上的筋肉都練松。透過長時間的靜态站樁,特别是圖一伏虎樁的訓練,你的筋肉特别是下肢兩條腿的筋肉将發生變化——我當初的經曆是,在靜态站樁達20~30分鐘的時候,筋肉開始抽動、抖動,兩隻腳站不住,整個人就如騎在馬上一樣上下亂顫。也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騎馬樁的真實含義了,這種整體筋肉帶動靜态骨骼運動的方式,是化開沉積在人體内“痰”的最好的訓練方式方法。
很多練拳人都不願意練習大式樁法,感覺站這種樁太累。實際上站大式樁,筋肉疲勞的出現,正常情況一般都在10分鐘至20分鐘之間。就我個人訓練的經曆而言,這種在站樁中的累,一般都是出現在精神上,而精神的累,是靜态姿勢作用于肉體訓練的一個過程,此時如處理得當,在身上出現整體的筋肉抽動、抖動之後,這種“累”的感覺就不會特别強烈了。可能有人會說,你的練法咋沒有意念假象假設啊?是的,在我的訓練過程中,沒有運用一般大成拳訓練常規使用的那些意念假借,我隻是把大腦的注意力,投放在我的筋肉在靜态站樁過程中的劇烈的抽動及抖動上,并對這種現象認識和思考。
練習靜态站樁,如果不讓自身的筋肉在骨骼上出現抽動抖動的情況,你就是站了十年二十年,也不會在自己的肉體内出現“身室體輕”的境界。而不先從大式樁法練習,一般也不會出現肉體的抽動和抖動。
圖二
如果在圖一的基礎上,你能夠靜态站樁40分鐘,抽動抖動的效果即可見;圖二下肢與圖一是一樣的,上肢前後兩手擡至與兩肩同高,這樣就在下肢強化的基礎上,加強了對上肢難度的挑戰,兩個肩會很快進入很累的狀态。實際上越正确的姿勢,讓肉體進入累和疲勞的狀态越快;隻有這樣才能夠起到内在化痰打開經絡的有效靜态技術訓練的作用。做伏虎樁的靜态站樁,光知道靜站不行,關鍵你要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在靜站過程中,去認識理解和思考整體筋肉為什麼在靜站中會産生抽動及抖動,要不然你也站不進去。
圖三
伏虎樁的最規範的練習方法就是圖三:下肢的姿勢和圖一、圖二是一樣的,而唯一不同的是把兩個手收回胸的前部;通過上肢手臂姿勢動作的變小,牽動兩個肩和後背整體上身的筋肉都加強了疲勞訓練的效果産生。
總之,站樁就是通過靜态的練習,讓骨骼上的筋肉在骨骼上單獨地運動,這種筋肉在骨骼上運動的特殊訓練效果,必須采用大式靜站的方式才會産生,這就是中國武術與體育運動不同意義理念實質内涵的區别,“骨靜肉動”是靜态站樁的靈魂,真正的中國武術的内涵就在“骨靜肉動”裡産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