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微信iOS 8.0.3版本正式更新,用戶表情包的上限變成了999個。作為一個用戶基數達億級的軟件,微信表情每一次看似不起眼的調整,都會引發輿論浪潮。當代年輕人在線工作在線社交,一言不合就開始“鬥圖”,表情包早已成了社交必需品。不少年輕網友表示:我的表情包終于能裝下了!
視覺中國供圖
截至2021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89億,互聯網普及率70.4%。網絡作為人們溝通交流的工具,具有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等優勢。表情包從最早的ASCII符号、顔文字、emoji表情進化到今天的魔法表情、GIF動圖,無疑已成為一種與語言并駕齊驅的交流方式,也可稱其為“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一本正經的文字或許不能讓手機那頭的人領悟到此刻“我”的心情,但表情包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情感表達,大大豐富了語言的邊界。在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剛加微信時,一句“你好”常常跟着可愛笑臉,它既可以作為打招呼的表情單獨使用,也可以替手機這頭的用戶傳達“很高興認識你”的潛台詞。當你想表示感謝或表達對對方的欽佩時,“抱拳”表情是一個老少鹹宜的常用選項。此外,“玫瑰花”和“愛心”也是常用表情,很多人會連發三朵玫瑰以示“非常感謝!”而一杯冒着熱氣的咖啡,通常會出現在公司領導與下屬的對話中,除了代表一句“辛苦了”,更能體現出對下屬工作的滿意。
在網絡社交中,表情包作為一種常規的表達方式,既是跨越不同年齡層、不同地域的通用語言,也在不斷制造出分歧、衍生出特殊涵義。表情包的“文化差異”中頗具代表性的是大多數聊天軟件中自帶“微笑”的小黃臉表情。原本它象征着友好,在年長一輩人眼中隻是一個禮貌的微笑,或代表了“已閱”,但在年輕人眼中,這個笑容則有了譏笑的含義,增加了點莫測的味道。“呲牙”小黃臉原本純粹地表達心情愉快,但在“Z世代”小朋友心中,潛台詞則是“恥笑,羞辱,嘲諷”之意。小年輕們發送“心好累”“我累了”的表情包,本是想表達郁悶之意,父母卻會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不要熬夜,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感到“雞同鴨講”的孩子們隻能點開軟件裡的“破涕為笑”表情,對父母的一片關愛回答“好的,嗯嗯”……随着青年亞文化的盛行,年輕人與中老年人網絡交流中的代際差異越發明顯。令人欣慰的是,年輕群體雖然有點無奈,但仍會包容;中老年人雖然被動接受,但仍會學着去交融。
不同年代的人群使用表情包,在風格和審美上也有極大差異。60、70後多會使用色彩鮮豔、圖文并茂的表情,而年輕人更偏向于使用相對隐晦的表情。很多五彩斑斓鮮花簇擁的動圖,是兩代人默認的家族群專屬GIF表情包,而簡短文字做成的表情包,一般隻出現在年輕人的對話裡。随着網友熱衷自制“圖案+文字”的表情包,表情包也逐漸擁有了圈層化的含義。相處多年的閨蜜們可以互相制作對方的醜照表情包,哈利波特迷之間發起咒語“一忘皆空”得心應手,電競遊戲的“死忠粉”們也可以擁有遊戲人物的表情包。前段時間,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杭蕾突然發現同事之間開始使用老總的照片做成的表情包,所有表情裡大家最喜歡用的是老總身着西裝正襟危坐開會時的一張照片,配文是“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而杭蕾的老總看到自己本人的表情包時,也隻是會心一笑,說了一句“誰做的呀?”此時此刻的表情包,不僅代表了不同社交語境中的含義,甚至從某種角度上彰顯了企業文化。
信息發展時代,互聯網作為一個虛拟空間,更多了包容、多元,也在廣泛認同的基礎上,催生出了新的社交規則。豐富多彩的表情包,已不僅僅是一種社交娛樂工具,更多地成為新媒體文化潮流中的一種情感符号,一種新的文化載體。它們悄然拓寬着言語的邊界,以另一種方式制造語言、創造表達。但資深網友對使用表情包也有一句忠告:談工作時用文字,動感情時發語音,能面對面更佳。畢竟,再厲害的表情,也趕不上當面的一個微笑呀!
來源:交彙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