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剛老師。朱剛老師,跟觀衆朋友們打個招呼吧。
朱剛:觀衆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聊聊蘇轼。
主持人:在準備這期節目時,我發現雖然今年并不是有關蘇轼的特殊年份,但時下關于蘇轼的内容特别多,比如有很多關于蘇轼的講座或是圖書。這是不是可以說明大家對蘇轼特别感興趣?您認為,是什麼原因讓蘇轼這樣受人喜愛呢?
朱剛:蘇轼吸引人的地方确實非常多,這裡我主要談兩點。第一,他與其他詩人或是文人不太一樣,他是罕見的“全才”。他是政治家、思想家,同時又是文學家。另外,蘇轼在經學、醫學,甚至農學方面均有所建樹。單從文學方面看,蘇轼對詩、詞、文章的掌握可謂是樣樣擅長。在每個領域,他都能達到一流的水準。
第二,我們在閱讀蘇轼的詩詞文章時能明顯感受到他對于人生的自覺思考。在人生道路上,蘇轼一邊走,一邊思考,讀者很容易在人生觀層面受其影響。這也是蘇轼的表達特點。
綜合來看,蘇轼是士大夫文化成熟時期出現的典範人物。士大夫是以科舉考試為門檻的國家官員與知識分子結合的産物。而北宋正是士大夫文化發展成熟的時期。
主持人:蘇轼起到的典範作用,是您将蘇轼稱之為中國人的“靈魂工程師”的原因嗎?
朱剛:是的。每個人都會思考自己的人生并主動塑造人生,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典範人物的影響。而蘇轼對人的影響是能夠到達人生塑造層面的。所以,我稱之為“靈魂工程師”。
主持人:是值得我們學習仰望的代表性人物?
朱剛:在閱讀時,除了學習和仰望以外,也能感受到他是一個很親切的朋友。
主持人:之後的問題會圍繞為什麼蘇轼如此受世人喜愛而展開。希望大家看完這期節目後,也能找到喜愛他的原因。
《蘇轼十講》中,朱剛老師有意選擇了十個不同方面的内容串聯起蘇轼的一生。在書的開篇,您提到了蘇轼用“飛鴻”這一意象隐喻自己。當我想到“飛鴻”時,感覺是自由、不羁,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意思。蘇轼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嗎?
朱剛:《蘇轼十講》原本是上課的講義。第一課理應介紹蘇轼的生平。如果隻是簡單地記叙,會略顯枯燥。于是我從蘇轼詩詞中出現較為頻繁的“飛鴻”講起,以此串聯蘇轼的一生。飛鴻看似比人自由,但蘇轼認為飛鴻不完全是自由的象征。鴻雁是候鳥,要随季節南來北往,從這一點來看,飛鴻是不自由的。蘇轼在朝為官,自然也随着朝廷的調令四處奔波。所以,蘇轼的處境與鴻雁頗為相似。蘇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像鴻雁一般飛過世界的人生留下了什麼,于是有了“雪泥鴻爪”這樣的思考。之後,蘇轼對候鳥的習性有了一些感受,比如“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後來,蘇轼認為飛鴻也含有歸來的意味,比如“春來何處不歸鴻,非複羸牛踏舊蹤”。所以,蘇轼用“飛鴻”這一意象表達了更為複雜、内容更豐富、思考更深刻的人生思索。
作者:朱剛 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本文節選自宣講家網文稿《 朱剛:千古風流看蘇轼 》
查看完整内容請到宣講家網(WWW.71.C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