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曆:
在夜深人靜時,想起那個厭惡又擺脫不掉的人,你是否會難以入眠?
當你遇見反感的人,你是否會氣得咬牙切齒,甚至去撕破臉?
其實,在生活中,和讨厭的人狹路相逢,已成了生活常态。
年少時,人們容易怒目相向,動不動就翻臉不認人。
卡耐基卻說:
“如果你真心讨厭一個人,翻臉是最不可取的辦法,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用别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遇見讨厭的人,翻臉是本能,但若能忍住,不動聲色,才是一個人的本事。
在生活裡,若是遇見讨厭的人,用不着翻臉,不妨試試這4招,百試百靈。
01
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大學開學後,琳琳住進了4人寝室。
但1個月後,琳琳發現自己根本融不進去。
她不想被孤立,于是,她逼着自己強行加入她們的圈子。
但她們聊的話題,大多是娛樂明星,琳琳不感興趣。
有天晚上,她們談着某個明星的八卦,越聊越興奮,卻見琳琳不說話,室友曉悅不滿地說:
“你怎麼不聊呢,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
琳琳無奈地解釋:
“我不了解那個人。”
隻見其他人用鄙夷的眼神,上下打量她:
“他那麼火都不知道,你也太out了吧。”
她們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模樣,讓琳琳有些反感。
不僅如此,每當周末琳琳在寝室看書,而其他三人,則聚在一起玩遊戲,不僅将聲音外放,而且時不時拍桌子,完全不顧及她的感受。
盡管琳琳嘴上不說,但内心早已厭惡至極。
從此,她開始一個人去圖書館看書,也不再逼迫自己強行合群。
不是一路人,就别再勉強了。人生很短,沒必要委屈自己花時間去迎合别人,人應該活得像自己。
我曾看過一句話:
“成年人結束一段關系的最好方式,并不是争吵和崩潰,而是默不作聲地疏離。”
不在一個頻道上的人,相處久了,隻會讓人覺得身心俱疲,不如選擇離開。
因為每個人的視野不同,看到的世界自然不同,有人喜歡你,自然也會有人讨厭你。
但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既然不喜歡,那就潇灑地轉身。
成年人的時間很貴,與其讨好他人,不如用來豐盈自己。
02
性格不合,接受差異
最近幾天,同學妮妮心情十分郁悶。
原來,上月領導突然安排一項任務,讓她和同事小傑接洽。
聽到這個消息,妮妮差點暈倒,一旁的同事拍拍她的肩膀,輕聲說:
“你可要有心理準備呢,他可不是個善茬。”
由于小傑性情古怪,他與好幾個同事有過節,大家都不願意和他共事。
在煩惱了一陣子後,妮妮想既然躲不過,隻能嘗試接受他。
一個禮拜後,妮妮發現,雖然小傑性格不好,但他是個做事認真的人。
有次,她起草的文件,不小心将錢總的名字寫錯,幸好被小傑發現,才避免了一次尴尬的失誤。
從此,妮妮徹底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讨厭的感覺,也不翼而飛。
後來,兩人因工作配合默契,出色地完成任務。
開會時,錢總特意表揚他們,而其他人抓耳撓腮,互看彼此,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其實,無論走到哪裡,總會遇到讨厭的人,與其翻臉,不如選擇求同存異。
人無完人,遇見性格不同的人,試着接受不同,相互磨合與包容,才能走得更遠。
作家亦舒說過:
“每個人說另外一個人,道理總是一籮筐,丈八的燈,照見别人,照不見自己。”
人的眼睛,看見的總是别人,卻很難看見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總有看不慣别人的時候:
看他那副拍馬屁的模樣,讓人覺得惡心。
看她整天顯擺的嘴臉,讓人有些作嘔。
有時,看别人不順眼,其實是自己格局不夠。
記得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投射效應”,是指将自己的特點,投射到他人的身上。
比如,一個内心善良的人,會覺得别人是善良的;
一個内心陰險的人,會覺得别人是陰險的。
其實,别人身上的缺點,很可能自己身上也有,隻是沒有發現而已。
遇到讨厭的人,嘗試看他的優點,放下厭惡感,也是在善待自己。
03
人品不行,不必拆穿
鄰居小楊,在行政部門上班,逢人就吹噓他的工作能力很出色。
他總覺得高人一等,那副趾高氣揚的模樣,讓人看見就讨厭。
但還是有不少人,被他欺騙,真以為他是個大人物。
上月,鄰居馮叔去小楊單位辦業務,意外得知小楊隻是個合同工,平日裡總是遲到早退,已被通報過多次。
正好,馮叔很讨厭小楊的為人作風,因此,逢人就提起他的真實情況:
“他就是個騙子,哪是厲害的人物。”
被别人指指點點,小楊覺得顔面盡失。
當他得知是馮叔洩露的消息時,于是,他氣沖沖地闖進馮叔家,二話不說,掄起拳頭,捶向他的臉。
很快,兩人扭打起來,誰都不讓誰。
結果就是兩人一起進了派出所,被教育了一番。
俗話說,甯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若是對方的人品有問題,報複心理會極強,而且人在情緒失控的狀況下,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管住自己的嘴,别輕易拆穿他人,懂得給他人留面子,也是給自己留退路。
因為,你不讓他人好過,他人也不會讓你好過。
在《厚黑學》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活不易,看透不說透,才能活得通透”。
活着本就不易,懂得給别人留餘地,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慈悲。
04
層次不同,放過自己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
“讨厭一個人到了極緻,忍不住想殺他,該怎麼辦?”
有個高贊回答是:
“不要因為他人的錯,毀了自己。”
與讨厭的人相處,心态容易失衡,最好的方式,是不糾纏。
網上看過一個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葉美走在街上,突然,一隻大狗闖入了她的視線,朝她不停地叫。
在慌亂中,葉美不停地跺腳,看狗沒有反應,她拿起腳邊的石頭,做出要砸它的姿勢,其實是為了吓唬它。
隻見不遠處,一個中年婦女氣沖沖跑過來,對她罵道:
“你幹什麼啊!想砸我的狗。”
葉美很無語:
“你都不拴繩,它想咬我,我這是正當防衛。”
中年婦女不依不饒,惡語相向,葉美和她拌了幾句嘴,發現吵不過她,就想走。
哪知,中年婦女一把拉住她的胳膊,葉美想掙脫,卻發出了一聲慘叫。
原來她的小腿被那隻大狗咬住了,鮮血流了出來。
然後,葉美就被送去了醫院。
後來,兩人對賠償金額協商未果,鬧上法庭,折騰了好久。
有些人戾氣很重,一有機會就咬住别人不放。
層次不同,與其争論,很容易被對方拖下水,不僅氣壞身子,而且耗費精力,最後得不償失。
放過别人,亦是放過自己。
很贊同一句話:
“不要用别人的錯來懲罰自己,不要為别人的愚蠢買單。否則,他不會損失一根汗毛,你卻會因此墜入煉獄。”
時光不可逆,為什麼要浪費在讨厭的人身上呢?
沒必要和層次不同的人争辯,因為你很難說服别人,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寫在最後
莫言曾說:
“在遼闊的生命裡,總會有一朵或幾朵祥雲為你缭繞。與其在你不喜歡或不喜歡你的人那裡苦苦掙紮,不如在這幾朵祥雲下面快樂散步。”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你讨厭的人,也有讨厭你的人。
與其耗費時間在讨厭的人身上,不如将寶貴的時間,用在喜歡的人身上。
人生苦短,精力有限,别讓他人的過失,輕易消耗了自己。
因為,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遠離消耗你的人,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忙着讨厭别人,不如強大自己。
-END-
作者丨魚籽醬·沉墨
來源丨魚籽醬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