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僞飾自己
很多人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習慣了僞裝。
與人相處,他們會不自覺地用各種方式來掩飾自己。
比如,說一些自認為沒有惡意的謊話,或是刻意誇大優點,以打造樹立自己的完美形象。在他們看來,隻有這樣,才能幫助自己更好地赢得認可。
但事實卻是,既然是僞裝,就難免會有被識破的時候。而且,一直活在僞裝中,也會讓人越來越壓抑。
要承認,在人際關系中适當有所保留,的确可以回避掉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糾紛。但如果你與任何人交流都帶着面具,那可想而知,你也很難交到真心的朋友,得到真誠的回應。
暴露自己的缺點當然是需要勇氣的事情,然而人與人之間,相知隻能源于坦誠。
你足夠誠實了,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讓人感受到你的真情實意,自然而然就會打動人心。
同樣,人也隻有不害怕直面自己,才會擁有笃定的安全感與尊嚴感。這是無論用多少精妙高深的僞裝都無法換取的。
伍爾夫說: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為别人,隻需做自己。
要提醒自己,别因活在他人的目光中而忘了做真實的自己。真正的魅力,隻能從你褪去僞裝,脫下面具的那一刻開始。
敢于拒絕别人
收到一位讀者留言,說自己總是不敢拒絕同事塞給自己的任務,導緻工作量在無形中增加很多。
其實每次當同事找她幫忙,她都很想搖頭說“不”,可話到了嘴邊,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說不出口。
出于這個原因,她的工作狀态變得很差,每天都帶着滿腹委屈做事。
她是因為事情多做而難過而傷心的嗎?我想不是。讓她感覺痛苦的根源,是所做的決定違背了她的本意。
内心深處,她并不願意接受,卻又害怕拒絕之後,會傷及同事顔面,或影響到同事對自己的評價,所以甯願選擇壓抑真實的想法。
長此以往,真實的自我被壓抑積累到一定程度,勢必就會産生很多負面情緒。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寫道: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
成年人的世界,學會拒絕是一堂必修課。
坦誠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勇敢拒絕那些讓你感覺不愉快的要求。有些事,如果需要你為了讨好他人而傷害自己,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當然,拒絕别人的同時,也要尊重别人的拒絕。
成熟的人,會明白,拒絕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人格獨立的體現。
修煉一顆平常心,該拒絕時就拒絕,騰出時間精力為自己而活,方能過上舒心自在的生活。
懂得接受批評
俗話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批評的話有時确實很刺耳。有些人因此很害怕被批評,甚至隻要一聽到别人對自己提意見建議,就忍不住想要反駁,否則就覺得太有損臉面。
但事實上,身為成年人,若連承受批評的擔當都沒有,隻能說明,ta對自己還不夠坦誠。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
既然誰都免不了犯錯,要想得到進步,就離不開他人的批評幫助。聽得進别人的批評,也有接受錯誤并加以改正的行動力,是突破成長瓶頸和自身認知的局限的第一步。
正如《與傅全美》中有雲: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意思是,聽到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應該高興,發現自己的過失應當不忌諱,需要改正之時應當不害怕。
别害怕受了批評就會丢面子。相反,一個人對待錯誤的态度,最能體現出他的胸襟和氣度。
你越是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争辯不休,越會拉低你的格局,拖延你的腳步。
有錯就認,有過就改,才是君子所為。因為他們知道,這不是為了任何人,而在是在為自己負責。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接納每一個人的批評,但保留自己的判斷。
隻要自己内心坦誠,無論他人的批評是出于什麼目的,我們都可以從中找出對自己有益的部分,以此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
虛心當若愚。有經得起批評的底氣,人生才能随時糾偏,穩步向前。
坦誠為人,
即是用本心去與人與己相處。
而當一個人可以做到極度的坦誠 ,也就是ta最為強大,最無堅不摧的時候。
世界有時很喧嚣,願我們都能不因外界的聲音而迷失。永遠追随内心,忠于自我,将此生,活出熱烈與坦蕩,真實與真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