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僑城俯瞰 歐陽勇 攝影 |
深圳寶安歡樂港灣效果圖 |
專題
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已經明确,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内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五是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對于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的定位,華僑城集團(以下簡稱華僑城)作為國内文旅産業的頭牌企業和國際文旅産業的前列品牌,同時作為在大灣區核心城市深圳成長起來的央企,早已對未來在大灣區的跨越式發展實施卓有成效的戰略布局。
文/童丹
布局大灣區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中軸是黃金發展地帶,大灣區最重要的發展機遇也在這條中軸線上。華僑城搶抓大灣區機遇,顯然率先要在這條中軸線上做足功夫。從目前的滲透情況看,華僑城顯然在中軸線上已經未雨綢缪,布局了三大重點項目,主要集中在深圳沿出海口的寶安區一線,從南到北分别是:位于寶安中心區、拟投資100億元的歡樂海岸升級版項目——寶安濱海文化公園,位于寶安福永的深圳六大古村落之一鳳凰古村項目——鳳凰文化小鎮,位于寶安沙井的全球大型會展業項目——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這三大項目對于華僑城強化在大灣區的品牌存在以及精準收獲大灣區紅利具有特别重大的戰略意義。
“在花園中建城市”是華僑城一直秉承着的開發理念,在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強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基于土地倫理的産業導入以及城鎮綜合治理的質量提升,推動區域産業優化升級和城市價值提升,與城鎮居民共同創業,實現共同富裕。
“文化 旅遊 城鎮化”模式能夠重組城市的區塊生态。對于一個新項目,華僑城首先深度挖掘、提升項目潛在的文化内涵價值,同時進一步完善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待文化旅遊部分相對成熟後,才會考慮去進一步開發。如龍崗甘坑小鎮、國際低碳示範城、東部坪山文化旅遊帶、大鵬所城、光明特色小鎮、西麗水源三村、寶安濱海文化公園(歡樂港灣)和鳳凰文化小鎮等城鎮化項目集合了深圳幾乎所有的曆史文化資源,占地規模合計約30平方公裡,用于再造6個華僑城,為未來5年、10年深圳文化旅遊産業升級進行更大布局。“通過向傳統城鎮導入‘文化 ’相關産業,帶動當地經濟轉型升級,為中國城市化進程提供了新的實踐範本”華僑城負責人表示,開發中注重尊重、保護和融入當地曆史文化的理念,也是構建了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文脈、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的美麗圖景。
“文旅”擔當 為灣區發展持續賦能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珠三角地區的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别行政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目前常住總人口約7000萬,GDP總量超過10萬億元,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華僑城全力深耕文旅項目并推進全域旅遊,把灣區城市群密切聯系在一起,可以稱得上大灣區的“文旅”擔當。
“文化旅遊本身就是相輔相成、融為一體的。文化是内容,旅遊是表現的一個手段,要通過旅遊來去理解文化,體驗文化。”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姚軍如是說。
華僑城在成熟領先的旅遊市場,比如大本營廣東地區,一方面鞏固、優化、提升位于深圳歡樂谷、世界之窗、錦繡中華等都市旅遊項目,另一方面則強化了全域旅遊拓展思路的推進,拓展多元文旅業務。過去一年時間,華僑城在粵港澳大灣區迅速布局,已經先後與肇慶、江門、惠州、中山、湛江、茂名、廣州等市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進行文旅項目開發。
在廣州、珠海,華僑城集團踐行央地合作模式,與黃埔文化發展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香雪項目、文化基地項目、長洲島項目等項目合作;與珠海港集團、珠海九洲港集團等大型企業分别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深化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等方面的合作,實現優勢資源的共享互補。在佛山順德,粵港澳大灣區大型的都市文化旅遊綜合體“歡樂海岸PLUS”正式落地;在肇慶,将與新區合作建設産城融合、城景相輔、充滿活力、宜居宜業宜遊的肇慶華僑城文化旅遊科技産業小鎮;在江門,将推進鶴山古勞水鄉、谷埠新區及濱江休閑區等項目,打造中國最美嶺南水鄉、粵港澳生态休閑文化旅遊标杆;在深汕特别合作區,推進小漠文化旅遊創意小鎮項目,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濱海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整個華南片區還是要從總體效益角度來考慮,文旅項目要以綜合效益為基礎,産生效益以後,才能部署更多優質文旅項目,形成良性循環。”華僑城華南集團副總經理笪雲平表示。
立足灣區放眼全國。在新戰略引領下,華僑城以旅遊業為紐帶,對區域内的資源進行全面整合提升,也正是對國家全域旅遊戰略的積極響應。除了總部深圳,華僑城在中國旅遊資源豐富的區域如雲南、海南、陝西、四川、山西、北京、河北等地,廣泛布局全域旅遊新業務,串珠成鍊,培育産業新動能,激發産業新活力,緻力于成為“中國全域旅遊示範者”。
人文關懷、綠色低碳、和諧共處
灣區企業彰顯社會責任
建設美麗城市的同時,保護和傳承好城市的曆史和文化,是國際上公認的建設生态之城的标準之一。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活圈中定不可缺少綠色低碳、和諧共處概念。作為灣區的重頭企業,華僑城不僅着力産業發展,還緻力于用藝術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用生态連接自然,用公益回饋社會,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構建充滿人文關懷、綠色低碳、和諧共處的美好生活。
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營造綠色生态環境是華僑城生态公益的核心。三十餘年來,華僑城旗下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态環保大于天”的環保理念,秉持“在花園中建城市”的開發理念,打造了一個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生态人文景區、社區。
華僑城投入巨資進行深圳灣、武漢東湖、南昌象湖、順德桂畔湖等濕地公園的保護性修複及美化;十餘年如一日定點精準扶貧貴州省天柱、三穗兩縣,小紅花支教為數千名貧困兒童送去關心和關愛;在汕尾陸河螺溪谷、西藏林芝等地開展旅遊精準扶貧,在順德開展村企共建計劃;通過在全國的美術場館開展公共藝術展覽、講座、互動課程等教育活動。
如今,華僑城已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公益矩陣,積極踐行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成立33年,累計公益投入33億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