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是看過清廷劇的,朝堂大臣中有人自稱“奴才”,有人自稱“臣”,為什麼存在這種差别性呢?這是由于身份地位決定的。在滿清皇族、王族之中,“奴才”的地位要比“臣”的地位高得多,當然這也是由主人地位決定的。皇帝太後的奴才,就比王公貝勒的奴才神氣的多。
在《說文解字》中:“奴、婢,借古之辠人也”;“辠,犯法也”。說的是奴、婢最初是犯人。推及上古,因無可靠史料記載,學者認為遠古奴隸制度下的“奴、婢”源于部落戰争說的俘虜。《周禮》中說:“今之奴隸,古之罪人也”。大概意思是舉兵作戰,也是犯罪的一種形式。
奴隸、奴婢跟“奴才”是有區别的,奴婢是沒有人生自由的,是沒有私有财産的,因為他本來就是奴隸主的财産,如豬馬牛羊一般。而曆史學家認為滿清的“奴才”出自八旗制度。各旗旗主由本家族高等爵位領旗,下屬被稱為“屬人”,屬人的下屬被稱為“包衣”。曾經一度誤會“奴才”為“包衣”。
在滿清入關之前,旗主和屬人之間是“養”和“被養”的依附關系。屬人的經濟、政治地位是由旗主賦予的,而屬人對旗主負有服從效力的義務。屬人稱呼旗主為“主子”,自稱為“奴才”。這種主仆關系在入關後也被沿襲下來,并進行了進一步的概念拓展。
入關後伴随着皇權的進一步加強,皇帝事實上成了“八旗共主”。雍正和乾隆開始以制度的形式對彼此間才稱呼進行規範。實際上父子二人對“奴才”自稱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雍正以為:“凡奏稱臣、稱奴才,俱是臣下之意,不宜兩樣書臣寫,嗣後着一暨書寫臣字”。雍正是要将二者統一,無論是八旗子弟還是漢臣,都自稱為“臣”。折奏檔案顯示,雍正還在一些奏折中進行了标改。
不少學者将這種現象同“九子奪嫡”事件關聯起來解釋,認為康熙死後,九個阿哥參與了皇位角逐,他們憑借“家仆”勢力,險些颠覆了清王朝。雍正正是出于“小家勢力”對“家天下”所構成的不穩定因素的考慮,通過消弭滿漢臣差異,建立“理想的君臣關系”來鞏固國家的統治。但是這一構想僅僅實行了三十年,後便被乾隆推翻了。
乾隆一改“滿漢一體”的作風,推行“滿洲舊制”。大到滿族語的文化傳承,小到生活瑣事,都要遵循滿洲舊俗,而旗人對皇帝自稱“奴才”正是所謂的舊俗之一。乾隆二十三年谕軍機大臣:“公事奏折,誠臣;請安、謝恩、尋常奏折,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三十八年補充到:“武官即官至提督,亦稱奴才,次乃向來定例”。自此形成了定制,漢人一律自稱臣,滿人文官公事自稱臣,私事自稱奴才,提督是封疆大吏,省最高軍事長官,也是皇帝的奴才。
乾隆最次也做了些解釋,并不是說自稱“奴才”就是卑賤、就親近,自稱“臣”就是尊貴、就疏遠。又解釋到“臣”就是“仆”,“奴”也是“仆”,本來是沒什麼兩樣的。之所以區分開來,僅僅是“遵循舊制”而已。這個跟榮辱、親屬是沒有關系的。那麼漢臣對皇帝能否自稱奴才呢?
乾隆以:“并無加賞”來不置可否。但是滿臣是決然不能用錯自稱的,輕則上谕申斥,重則革職查辦。事實上後來也沒人因此而被申斥或革職的。後來的皇帝也沒有誰對自稱問題進行重申。直到宣統二年,滿清預備立憲時上谕規定:“嗣後内外滿漢文武諸臣陳奏事件,着一律稱臣,以昭畫一而示大同”。可見後人并不認為“臣”和“奴才”,像乾隆狡辯地那樣“并無區别”。
樓宇烈:傳統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傳統文化中的“格物緻知”就是科學?
轉載請注明出自【頭條号:極簡國學】
插圖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先聯系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