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日本這幾年為什麼要改善中日關系

日本這幾年為什麼要改善中日關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5 00:17:30

導讀

中日關系正常化開創了二戰後東亞政治的新階段,推動了東亞經濟繁榮。但50年後的今天,日本對華政策急劇轉變,在意識形态上排斥中國,在外交和安全上對抗中國,在台灣、釣魚島等敏感問題上挑戰中國。站在新的曆史轉折點,中日需要更積極和建設性的對話交流,日方需要正确看待中國崛起,繼續遵守過去50年兩國形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展現戰略眼光。

日本這幾年為什麼要改善中日關系(中日關系再現轉折點)1

作者:朱鋒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執行院長

中日關系正常化50周年即将來臨。1972年9月25日至29日,日本時任首相田中角榮曆史性地訪問中國。9月29日,中日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宣告兩國結束不正常狀态,正式建立外交關系。50年前,兩國領導人重建正常關系的政治共識,開創了二戰後東亞政治的新階段。這是一個開始曆史和解的時代、共同珍惜合作與和平的時代,更是東亞開始跨出冷戰鴻溝的時代。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署,為兩國關系奠定了新的規則基礎,理應該繼續成為兩國政府和人民永遠銘記、不可動搖的信念。

然而,今天的中日關系又走到了曆史的轉折點。從2012年上台的安倍政府到今天的岸田政府,日本安全政策的“中國指向”越發清晰。日本已經不再遮遮掩掩,直接把中國定義為印太地區的“最大威脅”,并強調日本要突破戰後“和平憲法”的約束,大舉擴軍備戰,并實質性地部署針對中國的遠程打擊能力。“中國因素”或将推動日本徹底結束戰後以本土防禦為主體的安保體制,轉而在印太地區扮演以遏制中國為目标的活躍的地區安全角色。

日本這幾年為什麼要改善中日關系(中日關系再現轉折點)2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更為讓人不安的是,日本今天的台灣政策也在掏空和虛化日中建交50年來的“一中原則”承諾,企圖在台灣問題上聯手美國,共同削弱和阻止中國旨在抑制勢力、實現民族統一的戰略目标。

日本的中國政策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嚣張?背後的根源是多樣性的。首先,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美西方陣營的“民主國家”,日本在意識形态和價值選擇上,近10年來始終錯誤地将中國視為“另類”,随着中國的崛起,越發簡單和狹隘地“排斥中國”,拒絕面對和接受一個開始強大的中國,和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理念的“中國聲音”。

其次,2010年前後,中國GDP開始追上并超越日本。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開始顯著縮小和日本的差距,日本面對一個崛起中國的“安全困境”憂慮不斷上升。“聯美制華”成為了日本對華政策的戰略選擇。面對中國的崛起,日本對華“戰略模糊”已經消失,逐漸被以“制衡中國”為目标的“戰略清晰”所取代。

第三,釣魚島領土争議尚未解決。由于日本政府拒絕承認和接受中日之間存在釣魚島領土争議的事實,頑固地堅持“不接受、不談判、不妥協”的對抗性方針,釣魚島海域的中日對抗持續存在,不斷煽動、誤導和激化日本反華的民族主義情緒。

日本這幾年為什麼要改善中日關系(中日關系再現轉折點)3

圖片來源:新華社

面對日本如此消極和具有全面對抗性的對華政策轉型,中國怎麼看?北京的政策始終是清晰和一貫的。首先,我們善意和耐心地期待日本能夠合理準确地判斷和認知中國崛起的事實。一個強大的、文明的中國,從來沒有真正侵略和威脅過日本。相反,中日的交流為兩國發展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其次,日本“脫亞入歐”的國家傳統,是日本的選擇,中國從來沒有幹預。但日本必須意識到,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的改革開放和中日經濟合作,共同開拓了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上的“東亞時代”。中日韓三國和東南亞各國共同執着地追求和平、發展和繁榮,才使得今天的東亞成為繼西歐、北美之後的世界經濟三大重心之一。東亞持續的合作與交往,不僅帶動了區域的整體發展,更成為打破西方中心主義主導世界政治500年曆史的革新力量。東亞也成為了冷戰結束以來世界最為安甯與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地區。日本和中國都從中受益。

第三,中日關系走出日本侵華曆史,攜手開創可持續的相互尊重、合作發展的50年建交曆史,深化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感情聯系,拓寬了兩國經濟相互依賴的格局。這是中日兩國國民之幸,更是東亞崛起的根源之一。

日本這幾年為什麼要改善中日關系(中日關系再現轉折點)4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中日關系需要進入更為積極和建設性的對話期、溝通期、交流期。停止掏空“一中政策”、約束日本政客在台灣問題上“拱火”需要成為日本政界的共識。這是日本展示大國戰略眼光的關鍵時刻。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日本政府就清晰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有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場,重申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内容。聯合聲明同時強調,“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戰争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聯合聲明發表後,日本同台灣當局斷絕了“外交關系”,随後中日兩國陸續簽訂了貿易、航空、海運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協定。

政治體制、社會制度、意識形态差異不應成為國與國交往的障礙。50年前,兩國老一輩領導人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超越差異,在冷戰環境下實現邦交正常化,樹立了不同陣營國家和平共處、友好交往的典範。雙方在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确寫道:“中日兩國盡管社會制度不同,應該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關系。”50年後的今天,雙方沒有理由做不到這一點。

日本這幾年為什麼要改善中日關系(中日關系再現轉折點)5

圖片來源:東方IC

中日四個政治文件(1972《中日聯合聲明》、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中日聯合宣言》和2008年《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及邦交正常化以來雙方形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為處理曆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及釣魚島、涉海等敏感問題立下了規矩,是兩國政府之間做出的鄭重承諾,也是确保中日關系行穩緻遠的根本保障,必須不折不扣地得到履行。

2021年,中日貨物貿易總額達到3714億美元,創曆史新高;此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RCEP) 已于今年1月1日生效,中日作為成員國,且是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預計将進一步使兩國經貿發展受惠。面對俄烏沖突引發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的動蕩變局,中日兩國應該攜手共進,向世界展示兩國的大國責任和戰略眼光。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