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施“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以來,除極少數地區采取“5 3”的模式,如山東、上海等地區,其餘省份一直采取的是“6 3”的模式,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
對于大部分學生們來說,初中三年尤為重要,因為當義務教育階段畫上句号後,同學們就要面臨的人生第一次大考——中考。
而中考結束後,有一部分同學們将面臨被“分流”的風險,這也是家長們最為擔心的問題。因為孩子無法順利考入高中,可能代表着其沒有機會參加高考,更可能因此成為低學曆者。要知道在現今的社會,沒有學曆的支撐,許多行業連入門資格都沒有。
現今,小學生入學年齡普遍為六七歲,這也意味着不少孩子即使到了初中,也才十二三歲,對于身體和智力發育較晚的孩子來說,就容易在學習上的吃虧了。
傳統的“6 3”模式受到吐槽不知何時起,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内卷”,這不僅給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帶來壓力,也同樣給家長們帶來壓力與困惑。
許多父母由于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恨不得從幼兒園時起就帶着小朋友開始學習數、語、外等課程。
而在大家紛紛“搶跑”的前提下,學生其實早在幼兒園就已經提前掌握了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因此,在部分家長看來,孩子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畢竟從學生學習效率的角度來看,他們更覺得孩子應該将小學時間節省下來,用在初中的學習上,這也是傳統“6 3”模式經常遭到吐槽的原因。
基于這樣的情況,當網絡上出現:建議将義務教育階段調整為“5 4”模式的說法後,仿佛一下子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甚至在沒有得到官方正面回應的前提下,已經被放到家長群進行讨論,甚至有父母建議各省市盡快落實,那麼改變學制是否确有其事呢?
建議将中小學的學制從6 3調整為5 4模式?來聽聽教育部怎麼說面對“6 3”調整為“5 4”的建議,教育部的回應簡單而幹脆:該消息不屬實,目前無相關政策出台。
畢竟調整學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中會涉及到教材的更改、教師任教等級的調整、考核模式的變化,這些在短期内都不是随便就能達成的,所以大家聽一聽、讨論一下也就算了。
說實話,教育部的回複一出,令大部分家長都松了一口氣,但同時也讓一些家長感受到了失落。畢竟普職比由原來的6:4調整為5:5以後,決定孩子能否升入高中的關鍵就壓在了“中考”上面,而哪位家長也不甘心讓孩子在學習的年紀早早接近社會。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在看待學制問題方面,也應該趨于理性。
調整學制雖然有優勢,但同樣也隐藏着弊端不可否認,将“6 3”的模式改為“5 4”的模式,的确在學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優勢。
首先,因為小學的教學内容重在打基礎,學習難度相對容易,壓縮小學學制,可提高小學生學習效率。
其次,如前文提到的,可以增加初中的學習時間,為中考鋪路。同樣的學習時間,多了總複習的時間,這樣也利于學生和家長放松心态。畢竟多了一年的時間迎戰中考,對于開竅晚的孩子來說,就多了提升成績的可能性。
最後,便于學生掌握新的科目。像物理、化學等初中才增設的科目,學生們多了學習和複習的時間,學習難度也不會如之前那麼高了。
當然,如果調整學制,弊端也同樣存在。
一方面,學生在小學階段可能會有較重的學習壓力,相較于以往,可能會減少體育、美術、音樂等方面課程的時間,這對于孩子全面發展恐怕存在弊端。
另一方面,小學階段,特别是低年級的孩子,如果智力和理解能力發展不夠充分,可能會影響到學習進入,而且基礎打不牢,這或許會直接影響到初高中的學習。
學制短期内不會變化的情況下,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态才是關鍵
其實從相關部門給出的回複來看,短期内改變學制基本不可能實現,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還應該按部就班地學習,保證各階段的學習基礎紮實。
同時大家也要調整好心态,因為對于同一階段的同學來說,身邊的同學都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競争者,你的學習時間長了,别人的學習時間也一樣增加,所以家長們不用太過糾結學制是否調整。
此外,家長們還要在學生休息、體能等方面做了基礎工作,避免升學後,在學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出現體力跟不上的情況。
而作為學生本人,也要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增強閱讀,開闊眼界、培養興趣,這些雖然不一定會在中高考中直接加分,但在日後學習生活中,都是加分項。
今日話題:你覺得“6 3”的模式好還是“5 4”的模式好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