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臨汾美食最新

臨汾美食最新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7-05 06:35:02

臨汾美食最新(臨汾印象臨汾美食)1

喜歡吃貓耳朵是因為它的名字,再後來是因為貓耳朵裡藏着故事, 藏着奶奶對孫女無私的愛。

小時候,奶奶最喜歡我了,我是家中的長孫,最得寵,隻要我不高 興,奶奶就會變着法兒哄我開心。烈日炎炎的中午,我沒什麼胃口,不 想吃飯。

“吃焖面嗎?”

“不吃。”

“吃湯面嗎?”

“不吃。”

“吃餃子嗎?”

“不吃。”

臨汾美食最新(臨汾印象臨汾美食)2

奶奶一直在問,我也一直在搖頭。“吃貓耳朵嗎?”奶奶又開始不 厭其煩地問了,奶奶就是這樣,隻覺得一頓飯不吃會影響我的發育。

當聽到“貓耳朵”時,我說了句“吃哩,啥是貓耳朵?是用貓的耳 朵做的嗎? ”我天真地問道。

奶奶故作神秘,我跟到廚房,邊玩玩具邊看她怎樣做出貓耳朵。隻見奶奶和平常一樣活面,隻不過這個面好像比平時的面要軟一些,我見 她用右手搏指和食指輕而易舉就能描出一"小塊,然後在纖細的局梁杆做 成的圓盤上用大拇指一搓,小面塊就卷了起來,活像貓的耳朵一樣,為 了加快進度,奶奶還會左右手開弓,不一會兒就搓了好多個,随後放到 開水鍋裡煮熟,撈起來,再配些佐料,把事先炒好的雞蛋西紅柿和貓耳 朵混在一起大火一炒,出鍋。耳卷裡吸着湯汁,味道超美,那頓飯我吃 得可香了。

奶奶告訴我,關于貓耳朵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她也是道聽途說聽 來的。那時元朝剛統治中原不久,禁止中原人用刀,每10戶共有一把菜 刀,每日使用必須由“鞑子”批準,很不方便,聰明的婦女便想了一個 法子,“貓耳朵”就這樣誕生了。貓耳朵長得特别嬌小、圓滑、蜷曲, 像個空心的小貝殼,不似刀撥面、拉面那樣苗條。貓耳朵的制作技法用 烹饪行話叫“推撚法”,一種既推且撚的面食制作方法,制作簡單,富 有特色,尤其是用莜面做貓耳朵,能推撚成美麗的波浪紋或觸須等樣 式。

貓耳朵跟唐高宗李淵頗有淵源。公元618年,李淵起兵太原,攻城

略地,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一統天下後定都長安。翌年,朝政逐漸步 人正軌,閑暇之時,想起了自己的根據地太原,十分懷念。于是,找了 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親率将士千餘人來到太原,邀請當地官民,一起慶 祝,整個太原城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黎民百姓更是歡天喜地,穿 新衣、放爆竹,亮絕活,拿好酒,感謝這些建國功臣。說來奇怪,城裡 一毛氏酒館,忽然有十幾隻毛色斑駁的貓兒相聚,抓耳嬉戲,十分好 看。正在為做何種面食犒勞官兵的老闆,頓生新意,遂活面揉團,擰成 貓耳的形狀,加上等調料用大火炒,口感甚美。當日中午端上來獻給李 淵及将士們,并說道:“吾以獻吾心,不如獻貓耳哉! ”李淵聽後,大 叫一聲“好! ”将士們品嘗後也都稱贊是一道絕好的美食。

北方多面食,貓耳朵自然起源于中國的北方地區,準确地說是山西 的中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北張家口等地也有這種食俗,但這種食俗是 受晉北影響形成的;以大米主食的南方也吃貓耳朵,不過隻把它當作小 吃。貓耳朵面食在民間發展極廣,制法多,名稱各異。如晉中的制作方 法是将荞面揉好,搓成指頭粗細的條狀,掐成豆大小塊,在左手心上搓 檢成小花疙朵,叫做“疙朵兒”,也叫“碾挖瘩”,有的則雙手持之, 在面闆上搓撚成形。山西岚縣一帶将白面擀片切丁,用筷子頭捅撚出小 窩,稱為“珍珠疙窩”。在堯都等晉西南一帶,則是我奶奶的那種做 法。

貓耳朵不僅在國内有名,國外也是很受追捧。經常吃西餐的人可能 對意大利的通心粉耳熟能詳,這種貝殼形狀的通心粉像極了中國的“貓 耳朵”。據說馬可波羅當年來中國,非常喜歡吃中國的“貓耳朵”,于 是學會了它的做法,回去後就仿制出來,再後來就用機器批量生産,演 變成了今日的通心粉。看來貓耳朵應該是通心粉的鼻祖。

臨汾美食最新(臨汾印象臨汾美食)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