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工作

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工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6:50:15

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工作(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1

摘要:依據分工理論對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的内涵進行了定義,并分析了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使農業獲益的機制。建立了觀察我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狀況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和重慶六個代表性省及直轄市為例,對我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現狀特點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最後提出了政策建議。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圍繞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主題,提出了一系列既富有戰略高度和創新價值又能落地生根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提出了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下又稱“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理念。2015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通過推進農村三産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推進農村三産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根據國内外的發展實踐經驗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指的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通過産業聯動、産業集聚、技術滲透、體制創新等方式,将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進行跨界集約化配置,使農業生産、農産品加工和銷售、餐飲、休閑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得農村一二三産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産業鍊延伸、産業範圍擴展和農民收入增加[1] 。很顯然,以農業為基本依托,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有利于農民分享三次産業“融合”中帶來的紅利,有利于吸引現代要素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有利于拓展農業功能培育農村新的增長點,有利于強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新農村建設,有利于促進産業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産地、留給農民[2] 。

圖1 産業融合的前提、産生、發展和最終形成過程

(四)文獻評述

本部分從産業融合的内涵、發生條件和類型三個方面對解釋産業融合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綜述。可以看到,現有的文獻在産業融合産生條件和類型方面已經取得了共識,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成果。但是,在産業融合的内涵的研究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體現為現有對産業融合的定義都受到了研究對象和研究範圍的局限,因此所得到的定義既無法有效地推廣至所有産業融合的情況,也沒有從一般性的角度回答清楚“産業融合是什麼?”的問題,即對産業融合的本質認識依舊不清晰。更進一步地,由于對産業融合的本質認識不清,導緻對産業融合所産生效果的分析也相應地存在局限,表現為産業融合如何使融合後的新主體獲益的機制難以清晰地呈現,使得對産業融合的分析往往局限于就融合談融合的表面探讨。

二、分工理論視角下的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本部分基于對文獻的綜述,運用分工理論來把握産業融合的本質含義,由此對農村三産融合的内涵進行定義,分析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特點,并最終結合定義對農村三産融合使農業、農村農民得以進一步獲益的機制進行總結。

(一)産業融合的本質:産業間分工的内部化

分工源于交換的需要,它提升了生産效率,推動了生産力的發展。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是個人與個人間的社會分工,随着社會分工的不斷深化産生了企業組織,企業組織通過将社會分工内部化的方式實現了組織内分工對市場分工的有效替代。當市場中各個企業組織内部的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時,企業之間為了減少交換過程中産生的交易費用,同類型的或者關聯性強的企業之間開始形成産業組織,使得原先存在于企業組織之間的分工被内化為産業組織内部的分工。同樣,當産業組織内部的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時,各個産業組織之間出于減少交易費用的需要,打破了原先存在的清晰的産業組織間的界限,将原先存在于産業組織之間的分工内化為一個新的組織内部的分工,而最後這個過程正是産業融合的過程。我們觀察到,人與人之間的分工深化到一定的程度後出現了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後出現了産業,産業與産業之間的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後出現了産業融合。以上所有這些過程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主體間的勞動分工在深化到一定程度後,都會被一個新的範圍更大的主體内部化。由此,我們認為,産業融合的本質是産業間分工的内部化,産業融合表現的是一個産業間分工轉變為産業内分工的過程和結果。

需要強調的是,分工與融合雖然在字面上是反義詞,但是在對于經濟問題的解釋上并不矛盾。從我們對産業融合的定義中可知,産業融合雖然消滅了産業間的分工,但是同時卻擴大了新生成的融合産業内部的分工。可以通過兩個方面對其進行理解:一方面,參與融合的原産業内部的企業之間的分工依然存在,産業的範圍和界定的擴展并不影響原先在産業内部已經存在的分工;另一方面,新生的融合産業内部出現了新的分工,即原有業務與融合創新業務之間的分工,實質上是社會分工和市場分工轉化為了企業内分工,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融合雙方的一體化。總之,融合不僅沒有消滅分工,還進一步促進了分工。綜上所述,從分工理論的角度講,産業融合的實質就是産業間分工的内部化。

(二)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的内涵

根據文章對産業融合本質的解釋,我們将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定義為:農林牧副漁等第一産業的細分産業與第二、第三産業中的細分産業所形成的社會生産的産業間分工在農村實現内部化。具體體現為,第一産業中的農林牧副漁等細分産業分别與第二産業中的細分産業、第三産業中的細分産業,及第二第三産業中的細分産業相融合,最終使得新的生産技術、新的管理技術和新的産業形态得以誕生。結合本文定義,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體現出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産業間的分工必須在“農村”這個特定區域内實現内部化。原産業之間的分工在新的融合産業内進行重組,會改變原有的産業内的市場結構,從而改變利益的分配機制。而如何将産業融合産生的利益更多地留在農村、留給農民,是開展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關鍵。日本是較早提出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國家,其“六次産業化”的概念和實踐給世界上各個地區的農業與農村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是,日本“六次産業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資本與勞動力對于農業的脫離。由于産業融合後在新的産業分工體系下,下遊的廠商相較于農業體現出了更高的回報水平,導緻許多參與“六次産業化”的農業勞動力和農業資本都紛紛棄農而去,導緻“六次産業化”反過來給農業生産帶來了威脅[19-20] 。因此,農村三産融合必須将分工的内化過程控制在縣、鄉和鎮一級的農村地區,這樣所有參與融合的産業内的生産要素都能圍繞農業最基本的生産要素———土地———進行組合,使得三産融合既能夠保障分工内部化後的生産效率,又能夠保護農業的基礎地位,還能保證農民的增收。由此看來,農村三産融合的類型要更多地以吸收型為主,即農業将第二和第三産業吸納到農村地區,并圍繞農業的基本生産要素進行産業的融合。

其次,共同的技術基礎是産業間分工得以在農村内化的前提。原本存在于兩個産業之間的分工要統一在一個産業之内進行協調,其中必須要産生使原本互相不聯系的分工存在聯系的基礎,這就是共同技術基礎在分工内部化過程中的作用。具體到現實當中,一些産業間共同的技術基礎包括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等,它們使得原本存在與不同層次的分工最終得以在同一層次,即同一産業中展開。

再次,技術融合與産品融合是産業間分工在農村内部化的不同程度的體現。其一,技術融合是産業間分工在農村内部化的初級階段。這體現為原本并無太強關聯的生産和管理技術在共同的技術基礎下實現了分工合作。比如農業生産技術和旅遊服務管理技術原本并不相關,但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存在,綠色天然的農業生産技術通過互聯網吸引了遊客,而旅遊管理技術通過互聯網将遊客組織起來實現對農業生産技術的體驗和參觀。此時,農業和旅遊業還在從事各自的生産和經營,但互聯網已經實現了農業生産技術和旅遊服務技術的的分工配合。其二,産品和業務融合是産業間分工在農村内部化的中級階段。比如,農業負責生産産品,旅遊業負責銷售産品,就像從鄉村旅遊的采摘活動中得到的農産品,雖然是農業生産出來的,但卻是通過旅遊服務得到的。此時,雖然農業和旅遊業還有各自的經營和業務,但是在産品方面已經不分相互,融為一體了。其三,當産業間所有的分工都内部化為産業内分工,則産業融合最終得以實現。此時,新的業态應運而生,如旅遊農業。新的業态中原有産業的分工已經重組,此時,不再存在各自經營的業務,分工形成的新的業務内容既包含有原産業的特色,也具備了新産業的特點。

第四,判斷各産業是否在農村發生融合,必須以産業間的分工是否在農村發生了内化為标準,而判斷各産業是否在農村完成了融合,必須以産業間的分工是否在農村完成了内化為标準。這裡涉及一個範圍的問題。一方面,兩個不同的産業内部個别企業之間的一體化行為不能視為産業融合,因為此時的分工隻是在企業間發生了内部化,兩個産業間的分工因為大部分企業并沒有采取對其他産業的一體化行為而保持穩定,因此個别企業的一體化行為不能視為産業融合。隻有兩個原本不同的産業中,份額較大的企業或者大部分企業都發生了相互間的一體化行為,使的産業間的分工出現了内化和重組的現象,才能判定産業融合的發生。另一方面,産業間的分工在農村内化的程度不一,隻有内化完全的發生,使得原有産業間的分工消失,新的産業内分工形成,才能判定産業融合的完成,具體體現為新的業态、新的生産和管理技術的誕生。

最後,農村三産融合是農業産業化的産業化,是農業産業化在産業層面的擴展與升級。農業産業化是以“公司 農戶”、“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等方式,形成農業産業内微觀主體(企業或組織)之間分工的内部化,從而形成農業産業化組織。所有類型相近的農業産業化組織通過集聚和集群,進一步将産業化了的組織之間的分工内部化,形成特定的産業。在此基礎上,幾個類型不同的産業再進一步實現産業間分工的内部化,則形成産業融合。當這個過程以農業為基礎,以農村所在區域為發生地區,則形成農村三産融合。由此可見,農村三産融合與農業産業化之間的區别和聯系在于:一方面,從區别上看,農業産業化是産業中個别微觀主體的行為,縱使這些行為有的能夠體現主體間分工的内部化,但是由于這種分工的内部化不是發生在産業之間,而隻是發生在産業中的個别企業主體之間,因此個别的或者小規模的農業産業化行為一般上不能視為産業融合的行為。換句話說,農業産業化并不是産業中大多數主體或所占份額很大的主體與其他産業中相應的主體發生分工内部化的行為,而隻是産業間的個别企業發生了分工的内部化的行為,個别企業不能代表整個産業,因此不能視為産業融合行為。另一方面,從聯系上看,随着分工的不斷深化,農業産業化最終也有可能發展為農村三産融合,因為農村三産融合是主體間分工内部化的高級形式,因此是農業産業化的升級與拓展。

(三)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使農業獲益的機制

開展農村三産融合發展,最終目的是要使農業、農村與農民獲得較以往更多的收益。根據本文對農村三産融合的定義,三産融合将給農業、農村與農民帶來資源的有效利用、交易成本的降低及經濟能量倍增的效應。這些效應通過使農業參與到全社會的分工中從而分享全社會分工的成果的方式,使農業、農村與農民獲得了相較于傳統的農業産業化更大的收益。

首先,農村三産融合通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來使農業獲益。農業的另一大特性是季節性。農業生産的季節性所導緻的一大問題就是資産和要素無法在全年的時間内得到充分和反複的利用。而農村三産融合通過使農業整體地參與到全社會産業間分工中,因此使得一些因季節性而閑置的資産和要素得到了充分和反複的利用,進而給擁有資産和要素的農民帶來收入。比如,當旅遊業沒有與農業進行融合時,大量的農用汽車、農用廠房、牲畜和農業勞動力在農閑時節是閑置的;而當旅遊業與農業相融合後,這些農業汽車、廠房和牲畜不僅在農忙時需要投入于農業生産,在農閑時還能繼續投入于旅遊服務,像農閑時農用汽車可以用于接送遊客,廠房可以提供農家樂的住宿,牲畜可以供遊客體驗和觀賞,農民自身作為勞動力可以充當導遊或者服務員。這些原本在農閑時會閑置的資産和生産要素,由于農業與旅遊業的融合,得到了充分和反複的利用,使得擁有這些資産和生産要素的農民能夠因為資産和要素的反複投入而獲得持續的産出,進而實現收入的增長。

其次,農村三産融合通過降低交易費用來使農業獲益。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農村三産融合實現了組織對市場的大規模替代。由于産業間分工的内部化,大量企業的邊界出現了擴張,本質上體現了組織對市場的大規模替代。結合科斯的觀點,組織對市場發生替代,表明了市場分工中存在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市場分工會向另一層次的分工轉化,即本文所指的産業間分工向産業内分工轉化,以實現交易成本的降低。其二,農村三産融合縮短了農業生産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原有的農業産業内部的不斷分工,使得生産到消費者之間的路程不斷被拉長,這一方面使得農民獲得來自需求方信息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使得消費者面臨更大的産品風險。而在農村三産融合發生後,農業和消費産業間的分工被内部化,從而供需之間的界限開始模糊,并出現了供需一體化的傾向。這使得農民可以通過像互聯網這樣的技術低成本地獲得需求方的信息,進而實現對消費者的精準供給,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

再次,農村三産融合通過促進産業升級與經濟增長來實現農業的獲益。前文指出,農村三産融合出于必須使農業、農村和農民獲益的目的,更多地将呈現為吸收型融合。在吸收型融合中,融合後主體所生産的新型産品(簡稱“融合産品”)将與融合前原産業所生産的産品形成互補、替代或互補替代兼有的關系。融合産品的出現能夠延長參與融合的農業中具體産業的生命周期,從而在更長時間内提升農業的收入,改善農業中企業和相關組織的盈利狀況,促進了農業自身水平的提升。從經濟增長的角度講,産業融合本身會推動經濟的大幅度增長,而農村三産融合又将農業整體地納入了推動經濟增長的分工合作中,使農業從更寬廣的平台中汲取了經濟增長的成果,實現了農業的增效、農村的繁榮與農民的增收。

總之,農村三産融合通過讓農業參與到更大範圍内的社會分工中而使農業獲益。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提到,農業的勞動生産力之所以總不及制造業的勞動生産力,關鍵原因在于農業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這是農業這個産業的特性所決定的。我國之前實施的農業産業化一直試圖在農業内部進行更進一步的分工,以實現效率和收入的增長。但受限于農業無法進行完全分工的特質,農業産業化的效果一直沒能實現最佳。而在産業融合的思路下,在分工促進個體生産效率進而推動生産力發展的基本規律下,農業這個産業可以作為一個統一的主體參與到與其他産業的分工中,并通過分工合作來汲取二、三産業中已經高度發達的相關細分産業的成果,從而實現農業本身水平的提升。農村三産融合突破了在農業内部尋求進一步分工的局限,将農業整體地參與到更大範圍内的社會産業間分工之中,通過讓農業參與全社會的發展,來分享全社會發展所獲得的果實,進而實現農業的進步和農民的增收。

三、我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現狀特點及存在問題分析

進入21世紀後,随着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化技術快速應用,全國各地也開始出現了農村三産融合發展傾向。如在城鎮郊區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等;在發達地區發展信息農業、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在農産品主産區,發展高端增值農業,建立農産品加工基地,設立農産品直銷地等。然而,由于對産業融合認識的不深入與偏差,導緻許多開展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都遭遇了融合程度低、融合層次淺的問題,融合進度受到了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發育遲緩的影響;融合過程中陷入了先進技術要素擴散滲透力不強的困境,融合的環境上依然存在涉農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的缺點。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不僅制約了我國實現農村三産融合的發展,也同時影響着農業政策的制定,歸根結底,它們影響着農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結合前文分析,我們認為,解決農村三産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依照農村三産融合的概念,遵循産業融合的基本規律以及運用科學的方法。因此,本文接下來的部分将在前文讨論基礎上,形成分析我國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狀況的分析框架,并用此分析框架來分析目前我國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融合的具體情況。

(一)分析框架

結合圖1與本文對農村三産融合的定義,本文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我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狀況的分析框架。該框架由三大部分的指标構成:第一部分,程度指标。程度指标衡量了一個地區農村三産融合是否遵循了産業融合的客觀過程,并借以判斷地區農村三産融合的進行程度,以及是否完成了完整的産業融合。第二部分,方式指标。方式指标用以判斷地區所采取的具體的農村三産融合的方式,以判斷融合方式的豐富程度。第三部分,目的指标。開展農村三産融合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農民收入的增長,以此來衡量開展農村三産融合是否真正産生了應有的效果。

(二)現狀特點

表2展現了我國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重慶六個省和直轄市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基本狀況。這六個省和直轄市分别代表了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農業發達地區,代表了目前國内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開展融合的較為先進的水平。本文中涉及的數據與材料均來源于2015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農業産業化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研讨會”上取得的有關材料,以及研讨會期間對相關負責人的訪談。由表2反映的情況可知,目前我國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現狀具體體現為四大特點:

表1 我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狀況分析框架

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工作(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2

首先,産業融合的開展情況不一。由于農村三産融合發展是2014年底才從國家層面提出來的新概念,因此目前全國能在農村實現三産融合的地區隻是少數,而絕大部分地區還處于計劃和進一步籌劃的狀态。以表2反映的情況為例,浙江作為全國發達地區的代表,産業發展和經濟實力領先,因此即使在國家沒有提出農村三産融合的概念之前,相關的農村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态已經在浙江的臨安市等地區興起,并在2014年達到了16億元的銷售額。因此,類似的地區接下來可以繼續乘着已有經濟發展領先的好基礎和好形勢,在進一步發展農村三産融合的道路上走出新路子和新模式。相反如安徽、山東等地區,盡管是農業大省,但是由于其他産業,尤其是服務業和信息産業的發展不平衡,導緻了這些地區盡管有良好的農業産業化形式,但是并沒有實現産業之間的融合,因此這些地區現在針對當前情況制定了相應的計劃,以期在未來進一步實現農村三産融合發展。具體而言,安徽省計劃依托生态農業的平台,建設産業化聯合體,以實現農業與生态産業的融合;山東計劃大力發展加工業和新型經營業态,實現工業化的農業和信息化的農業,以此實現農業與工業和信息産業的融合。

其次,産業融合的完整程度不一。在開展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農業和其他相關産業的融合程度是不均衡的。各地區中有像浙江和重慶這樣已經形成了完整融合的,有像河南這樣正走在融合的路上的,有像湖北這樣還沒有形成融合的,也有像安徽和山東這樣還沒有開展融合的。以表2列舉的省和直轄市為例,浙江省和重慶市由于發達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農村三産融合是較為健全和完整的。具體表現在:浙江省由于經濟全國領先,服務業與電子信息産業十分發達,因此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業和農村物流業方面具有了良好的經營技術和商業模式。這些經營技術和商業模式形成了促進農業與信息産業和物流産業相融合的共同技術基礎,從而形成了良好的産業公地,使得浙江省在将農業與其他産業進行融合的工作上領先全國。重慶基于深厚的曆史文化氛圍和良好的自然條件,多年來打下了良好的旅遊業經營的基礎,這為其推進農業和旅遊業的融合提供了共同的管理技術平台,從而為其發展出旅遊農業的業态提供了良好的産業公地,為其後續建立和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堅實的基礎。反觀河南和湖北等地區,有的地區已經發展出了農業與其他産業相融合的形式,但是融合的完整程度還沒有實現最佳,即還沒有發展出新的業态。例如河南省運用産業集聚的方式來培育農村三産融合所需要的共同技術基礎,但是目前農業與其他産業的融合隻進行到了技術融合或者産品融合的程度,集中表現為河南全省有43個産業化龍頭企業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标”,但是,這些企業隻創造出了全國有名的産品,但并沒有在河南進一步地發展出新的行業形态或者商業模式。湖北省将産業融合定位為“産業化的升級版”,因此大部分的工作圍繞産業鍊的前向和後向延伸展開。基于産業融合是産業間分工内部化的定義,這樣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具體工作中湖北既沒有培育能夠促使産業間分工内部化的産業公地,也沒有在形成新的技術、業态以及商業模式方面進行設計和投入,造成産業間的分工在湖北并沒有跨越産業的界限走向内部化,因此我們認為農村的三産融合并沒有真正地在湖北發生。

再次,産業融合獲得廣泛的支持。各個地區為了促進農村三産融合發展,均在資金、土地規劃、經營模式、經營規範、技術研究、産權流轉和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給予了各個産業相互融合以便利條件。比如,河南省下發了《農業産業化集群專用行動方案》、《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業産業化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安徽省出台了《關于推進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等。這些政策,集中地體現了政府為促進産業融合、模糊産業邊界、發展産業技術的決心,為相關地區成功的促進和實現農村三産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四,産業融合的實踐效果良好。我們發現,實現了較為完整的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都實現了農民收入的增加。這樣的結果證明了前文對農村三産融合能使農業、農村和農民獲益的論述,也證明了國家決策的正确性。相關資料顯示:浙江省在2014年通過發展農村三産融合,實現全省農業産業化組織帶動農戶數比例達54%,帶動各類農業産業化經營主體增收97.7億元,實現全省農民人均收入19373元;重慶2014年通過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實現鄉村旅遊綜合收入190多億元,參與鄉村旅遊的合作社銷售收入達4850萬元;河南省雖然沒有進行完全的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融合,但是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農民的增收,其運用産業集群開展的農村三産融合在2013-2014年解決農民工就業崗位24萬人,實現農民就業工資性收入年人均23856元,帶動農戶1120萬戶,戶均增收2180元(1) 。

最後,産業融合的方式比較單一。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較為完整的實現産業融合的浙江和重慶外,其他地區,包括正在制定計劃的地區,所開展的農村三産融合的方式大多都局限于縱向融合。其中的原因可以歸結為:縱向融合是在産業化思路的基礎上開展的,因此開展縱向融合有相應的工作基礎,也有熟悉的資源可以應用。以湖北省為例,湖北省将産業融合定義為了“産業化的升級版”,因此通過采用第一産業向後延伸、第二産業向前延伸、第二産業向後延伸、第三産業向前延伸以及混合模式來促進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融合。在其他的一些地區,提出和開展“沿着産業鍊”縱向融合的方式也很常見,構成了目前我國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表2 我國代表性省份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現狀

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工作(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3

(三)存在問題

結合我國農村三産融合所體現的現狀特點,我們總結出目前我國在農業和其他相關産業融合的問題上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對産業融合的概念認識不清,導緻工作上的定位不準。産業融合的概念告訴我們,産業融合的本質是産業間分工的内部化,其完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新的技術、新的業态和新的商業模式。産業融合是産業化的更高級的形式,本質上表現為更高層次的主體間的分工内部化,如果産業化無法實現不同産業間大量組織的分工内部化,則産業化不可能升級為産業融合。而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對産業融合的理解還沒有走出産業内分工的思路,認為産業融合是某個産業内産業化的簡單升級,導緻了在政策制定上過于強調了對單一農業内産業化的建設,而忽視了對其他産業,尤其是對第二、第三産業中高度發達的細分産業的考量,導緻産業化沒有實現農業與其他産業中的組織發生大規模的跨越産業邊界的分工合作,緻使所開展的具體工作最終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比如,安徽省在計劃中提出要建立産業聯合體,這樣的聯合體在最終形式上沒有突破“農業 農業”的單一産業内繼續分工的範疇,也沒有走出“農業企業 農戶”的單一産業内經營模式。因此雖然可以說這是在産業化道路上的繼續創新,但是并不能實現産業融合,從而無法實現産業融合提高農民收入的預期效果。

第二,對培育産業公地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培育共同的技術基礎———産業公地,是開展産業融合的根本前提,但是我們看到,無論是浙江、重慶這樣已經較為完整地實現了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還是安徽、山東這樣正在計劃推動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都沒有把培育共同的技術基礎作為重要的任務。這樣所導緻的結果是,雖然浙江和重慶由于能夠借助先天的優勢從成功地推動了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融合,但如果山東、安徽等類似的地區如果隻是簡單效仿,那麼結果還是有可能得到不盡如人意的結果。安徽與山東等地區發展農村三産融合的計劃裡,并沒有提及對共同技術基礎的開發和對産業公地的培育計劃,這樣容易使得促進農村三産融合的行動變成“撞大運”的行為,即如果恰好所制定的計劃在各省市培育出了産業公地,則産業融合得以順利開展;但若沒有形成共同的技術基礎,則産業融合充其量也隻能是在某個産業内的産業化方向上的傳統延伸,沒有打破産業間的界限,沒有走出創新路子,從而無法提高農民的收入。相比之下,河南既沒有像浙江這樣的經濟基礎,也沒有像重慶那樣旅遊資源,但是,他們通過建立産業集群實現了技術的集聚,從而使得技術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迅速實現了統一———形成公共平台,并進行融合。因此,雖然河南的農村三産融合還沒有徹底完成,但是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培育了産業融合所需要的産業公地———産生于産業集群的共同技術基礎(包括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因此他們順利地走上了通往農村三産融合的科學道路。

第三,橫向融合開展不充分。其原因解釋為對農業多功能性的認識和理解的不足。從較為完整地發展了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的經驗來看,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縱向融合大多沿着産業鍊的方向進行,而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橫向融合則多以農業的多功能性為基礎。對于人類而言,農業功能的變換可以表現為三個階段:首先,在農業經濟時代,農業的主要功能是解決人們的生存問題。在這個階段,農業主要是提供充足的農産品以滿足人們對食物不斷增加的需求。其次,進入工業經濟時代,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人們開始在生活質量上有所要求。在這個階段,農業的主要功能體現為提供高質量、有安全性的産品,并通過自身生産效率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對生态環境的保護。再次,在後工業經濟時代,物質産品在供給與需求上的飽和,使人們開始轉向心理與精神層面的需求。此時,農業的功能不單是保障食品安全與維護生态環境,更體現為它是傳統文化的載體與傳承,在心理與精神層面上成為人們的依靠與寄托。可以看到,我國目前正處于從工業經濟時代向後工業經濟時代過渡的時期,因此農業的多功能性已經在當前有所體現,比如人們更多地要求農産品要提高質量,關注食品安全。從農村三産融合的兩個方向上來看,橫向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托于農業的多功能性展開,比如鄉村旅遊就是依托農業的文化傳承功能與農業自身生産相結合的橫向融合的結果。可以說,經濟社會的進步凸顯了農業的多功能性的重要性,并使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橫向融合提供了可能;反過來,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橫向融合也為農業擴展其自身的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幫助。綜上所述,我國目前在農村三産融合中出現的縱向融合居多、橫向融合偏少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對農業多功能性的認識不足,導緻很多地方反映在橫向融合方面找不到抓手,尋不着政策的落腳點。因此,倘若能夠進一步認識農業具有多功能性的特征,把農業從傳統的糧食供應的角色中解放出來,就有可能打開農業與其他産業融合模式的新思路,進而豐富農村三産融合的方式與方法。

第四,開展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最終目的尚需明确。國家層面的文件明确表明,我國推行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農民收入。從目前開展的情況來看,凡是能夠實現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農民收入都實現了提高,但是這并不意味着這樣的産業融合形式就一定能将産業利潤更多的留在農地,留給農民。也可能存在情況是,目前所開展的農村三産融合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能夠提高農民收入的潛能,如果能夠進一步制定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融合的利益分配機制,農民有可能從參與全社會發展的分工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即将開展農村三産融合工作的地區,還沒有明确地将提高農民收入列入工作計劃,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如果農村三産融合不以農業為主,不以農民為本,則這種産業融合本身也容易出現嚴重的問題。此外,如前文所述,日本在六次産業化的過程中遭遇了由于下遊産業的高利潤導緻農民及農民組織脫離農業從而對農業造成損害的問題。目前各個開展和計劃推行農村三産融合的地區對此也還沒有相關的預案與應對措施,這使得我國在實施農村三産融合的過程中存在着較大的隐患。

四、結論及對策建議

本文運用勞動分工的理論對農村三産融合的概念進行界定,讨論了農村三産融合使農業得以獲益的機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我國目前在農村三産融合方面體現出開展方式不一、産業融合程度不一、産業融合形式單一、對融合的管制寬松和融合效果較好等現狀特點,總結了我國在促進農村三産融合的過程中存在的對概念認識不清、對産業公地重要性認識不足、橫向融合開展欠佳和對産業融合最終目的須待明确等問題。

結合文章結論,現提出以下四點對策建議:第一,必須遵循産業融合的基本規律,采用科學的方法。尤其是要注意産業融合與産業化的區别與聯系,既不能混淆了二者的概念,也不能孤立二者間的聯系,從而導緻工作效果欠佳,無謂地消耗國家資源。第二,要認清培育産業公地的重要意義。産業公地是多個産業相互融合的基礎,農業是一個集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于一身的産業,這使它相較于其他産業更容易找到共同的産業基礎,從而使農業更容易和其他産業相融合。因此我們一定要把培育産業公地作為開展農村三産融合的最重要的前提工作,産業公地培育得越好,農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融合就更順利,最終效果也就更好。第三,要拓展對于農業自身功能的認識,把農業的多功能性擺在更重要的位置。橫向融合也同樣是産業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橫向融合應以農業多功能性為基礎,這樣能夠給農村三産融合找到更多的結合點和融合平台。第四,必須先鞏固農業基礎,再實施農村三産融合發展。推行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農民的增收,但是若農業的基礎不牢固,投資與利潤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而強行推行農村三産融合,則會遭遇與日本同樣的問題。因此,在推行農村三産融合發展之前,必須先打牢農業的基礎,穩定農業的地位,在農業發展到具有一定競争力時再進一步推行農村三産融合發展,這樣可以減少下遊高利潤産業對農業投資的擠壓,從而實現讓農民在土地上增收,讓農業在融合中發展的最終效果。

作者:蘇毅清 遊玉婷 王志剛

來源:中國軟科學2016年08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