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3:14:40

中國市場仿佛在跟貝德瑪開玩笑。

2011年,著名品牌貝德瑪攜着卸妝水剛進入中國,一路兢兢業業保持增長,終于在2018年創下10億銷售記錄。

然而它沒想到,2021年跑出了另一個年收10億的卸妝油品牌——逐本,僅僅用了5年,從零開始,還是本土品牌。

年資更短,經驗更少,卻跑得比貝德瑪還快。

貝德瑪本想用十年完成卸妝水用戶教育,半路卻殺出個逐本卸妝油,難道十年努力就這麼付諸東流?

誠然,有市場增量因素,CBNData在2020年發布的《線上卸妝品類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近3年來,卸妝品類在美妝個護的人群滲透率達到20%,而10年前僅有5%消費者會購買專業卸妝産品。

我們發現,逐本在2020年GMV僅2億元,到2021年的近10億,增速達400%,還同時拿下天貓雙11期間位列美妝新品牌NO.1與卸妝類目NO.1。

在新消費遇冷的今天,某些曾經聲量浩大的國牌已顯頹勢,而逐本好像活得還不錯,獲得了億級增長。

當我去探索逐本,了解到它的卸妝油中加入了業内罕見的芳療元素,而比起其他新消費品牌以月計算的上新速度,它為這支卸妝油打磨了3年之久。

同時,它也拒絕ODM研發,花費大功夫自主研發和自控供應鍊,在一衆國貨新品牌中顯得特别清新脫俗。

當我理清逐本的打法秘訣,發現它在與國内另一個新品牌高度相似(最後揭曉)。

而現在,先為你道來逐本的爆發式增長打法: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一支卸妝油的十億級增長秘訣)1

01 1分鐘賣出5萬瓶的大單品

剛了解逐本時,一個疑問浮了上來:為什麼是卸妝油?

在2016年,卸妝水占了90%市場份額,而被視為卸妝水代名詞的貝德瑪,在2011年入華後連續10年保持20%以上增長,這片卸妝水強勢的市場,現在跑出來的竟然是卸妝油?

這就很值得探究了。

故事要從一位下場創業的投資人說起。

逐本創始人劉倩菲曾任職于投行機構MilestoneCapital7年,曾參與麗人麗妝、紅地球與抹茶美妝等品牌建設工作,從零售服務商、國際品牌到化妝品交流社區,她對化妝品領域有了廣闊的視野,也看到了2016年的市場機會:彩妝産品銷量在增加,相應地,卸妝産品也将迎來增長期。

但當時的卸妝産品卻呈現着高度集中現象:國内200億卸妝品市場上,卸妝水類産品占據了近90%的高比重,其餘約10%由卸妝油、卸妝膏及卸妝乳瓜分。

7年化妝品行業經驗讓她知道卸妝水的bug:用卸妝水搭配化妝棉的物理摩擦方式,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消費者皮膚屏障的脆弱,造成過度清潔。

這市場并非毫無缺口。

而不到10%的卸妝油市場份額,簡直就是細分市場。比起卸妝水,卸妝油“以油溶油”的方式能免去物理摩擦,更溫和,更高效。

這市場不僅可打,我方選品還有先天優勢。

于是,劉倩菲開始着手卸妝油打造,自控了研發和供應鍊,在滿足“幹淨卸妝”的基礎上,逐本對卸妝油進行以下三點疊代。

① 養膚

當時的卸妝油有個短闆:使用了化工合成酯來乳化,便宜、緻敏率高、易刺激肌膚,除了給消費者顯而易見的油膩感,還附贈悶痘效果。

為了解決這點,逐本自主研發臨界乳化技術,能夠一秒乳化,保證清潔力;并且采用純植物油和植物精油做配方,保護皮膚,不緻敏。

② 好聞

如果說“幹淨 養膚”是卸妝油升級的基本操作,那麼産品氣味就是妥妥的附加值了。

在氣味加持上,業内通常采用香精,而逐本卸妝油香氣來自更貴的精油。創始人起着關鍵決策作用,劉倩菲本人擁有芳療師資格,比起香精,她認為精油更有療愈作用。

一支小小卸妝油還能療愈?我大為不解。

朋友們,科普時間:芳療是什麼?據百度詞條,芳療就是芳香理療的簡稱,用植物精油為媒介進行推拿治療或保健,除了推拿作用外,還有選用不同精油有着不同的療效,它的目的是幫助人身心狀态平衡。

另外,從目标人群上理解,根據官方數據,逐本把用戶鎖定為一二三線城市的18~30歲女性群體,創始人表示,“她們要麼是彩妝重度用戶,對美有更加精緻的追求,要麼是對養膚有内在需求的精緻用戶。”

為了打動這群精緻的消費者,逐本在一支卸妝油裡除了滿足清潔、養膚需求外,還着力于打造愉悅的體驗過程

③ 分膚卸妝

跟所有大單品一樣,逐本卸妝油在不斷疊代自己。

資生堂的“紅腰子”更新到第3代,雅詩蘭黛的“小棕瓶”至今推出7代,每一代都注入了更前沿的技術,都很有自我修養。

到2021年,逐本卸妝油已經升級到第4代,從一瓶通用全部膚質,到現在已經細分到4種選擇,不同膚質和妝容的消費者都可以找到她們需要的類型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一支卸妝油的十億級增長秘訣)2

能夠在大單品上不斷疊代,而不是頻繁發布新品,逐本很明白護膚品行業裡研發的重要性。

初期在日本成立研發中心,後來在上海建立自研實驗室,逐本把配方研發緊抓在手上,還自控供應鍊,到2021年的第4代卸妝油,已經可以使用自行研發的100%植物基底乳化劑,而不需要國際乳化劑。

這種死磕配方和技術的态度也得到市場的反饋,2020年天貓雙11,逐本登頂國貨卸妝油品類第一,全年GMV超2億元,其中80%以上的營業額來自卸妝油,大單品無疑。

根據CBNData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三年裡,線上卸妝水/液的消費占比降低至約50%,卸妝油的消費占比逐年上升至約23%

當然,逐本的自我修養進化到第4代都是後話,在2016年第1代卸妝油推出之際,它就像職場菜鳥,卻想給人們留下專業的第一印象,于是決定去一個平台鍍金。

02 品牌營銷進階路

① 冷啟動:口碑傳播

雖然當時籍籍無名,逐本卻很清楚自身最大優勢:成分,專業分析成分的平台無疑是最佳選擇。

作為擁有1000萬名用戶的美麗修行APP,是化妝品成分專業分析平台,聚集了不少成分黨消費者,她們會查看産品成分表,并進行信息查看,還會直接通過成分篩選産品。

從2017年起,逐本在美麗修行APP積累口碑,據品牌數據:當年做了100人規模的産品内測,其中幹敏肌人群的好評率達94%。這種認同為逐本赢得首批種子用戶,也為後來的口碑傳播作了鋪墊。

迄今為止,逐本卸妝油在APP上擁有過萬條評論,評分為4.46(滿分5),與貝德瑪卸妝水數量基本持平,遠高于國内競争對手。

② 關鍵節點:頭部直播間

如果說口碑傳播為逐本立了專業人設,那直播就是帶它聲名鵲起的順風車。

2019年是關鍵節點,這一年李佳琦團隊在試用選品過程中,發現了逐本卸妝油,并将它列入直播産品類目。于是,逐本的“首秀”就登場于頭部博主直播間。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一支卸妝油的十億級增長秘訣)3

比起筆記和評論,直播間裡通過上臉測評等形式展示,讓用戶更直觀感受到卸妝效果,加上李佳琦喊出了一句:“如果你用逐本的卸妝油還會過敏,那你别用卸妝産品了”,立即帶動産品大熱。

叛逆如我,如果是常人說出這種規訓式發言,我可能直接不理,但如果是李佳琦說的,哦不,我要看看這個品牌到底是什麼,竟然敢如此嚣張。

名人效應是也。

同年,逐本抓住電商分銷體系優化的契機,下沉到100多家店鋪,完成了分銷體系的鋪設。

據逐本統計,2019年品牌曾與李佳琦合作34場,單場1分鐘賣出5萬瓶卸妝油。而到2020年下半年,逐本卸妝油在佳琦直播間月銷最高時可達到單場銷量超15萬瓶

③ 破圈:開拓新戰場

有了關鍵節點的助力,逐本在2020GMV超過2億,完成了品牌從0到1的華麗轉身。

光輝背後,些許陰影在于:這吸引力到底是來自博主還是品牌呢?清醒的創業者都會知道答案。

投資人出身的創始人自然明白多方布局的道理,因此逐本開始試水其他平台和品牌自播。

逐本在這兩個平台選擇的多為大主播。在抖音平台,逐本合作的達人包括“仙姆SamChak”、“道上都叫我赤木剛憲”等美妝垂類達人或主播。在快手平台,其合作的達人則包括韓承浩等。

而逐本也在抖音和淘寶布局自播。我們了解到,僅在2021年9-12月,就開展了120場直播(太拼了)。

而從成績看,從2021年4月起,逐本的抖音品牌号(自播)貢獻占比便居于主播貢獻榜首位。其中5月份,其品牌自播貢獻占比即超過50%。在淘寶平台,2021年7月,逐本旗艦店首次擠進主播貢獻榜TOP3,貢獻占比達3.48%。

果集數據顯示,過去一年(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間,逐本在淘寶直播實現GMV為5.19億,抖音的GMV為1.01億,快手GMV則為0.12億。

④ 品牌:緊扣“芳療”打心智

另外,逐本進軍淘系和抖音平台,更重要一點在于,可以做品牌。

“直播就是沖銷量”的觀點不在少數,但是,在同一個平台上,不同打法會導向不同結果。

一、觀察逐本的直播策略,基本遵從“八二法則”,淘寶平台在頭部博主李佳琦之外,還有合作“宋衣大人”、“松子小ya”等全類目達人,明星蔡少芬,以及專業領域的“皮膚管理師張珊”,而抖音快手平台也是如此。

借助頭部博主進行品牌内容輸出,高銷量自然是一個結果,向消費者集中傳遞一個爆款,能更有效地展示新品牌,讓更多消費者快速認識“你”。

二、在短視頻平台上,新品牌通過組合營銷能夠全方位觸達消費者,效率遠高于僅直播。

巨量引擎高級總監黃志發就曾舉過一個例子:“如果用一支品牌廣告去觸達一個用戶三次,可能隻能讓三個人買單。但是如果用一個品牌廣告 短視頻種草 直播的方式觸達用戶,可能就可以讓八個人買單,多元化的觸達方式正是短視頻平台的優勢所在。”

一個用戶要産生購買動作,基本上需要多次觸達。逐本在抖音平台上不僅布局了達人直播、品牌直播,還有品牌内容,出發點就在于此。

到現在,逐本在線上已經布局了淘系、抖音和快手平台。誠然,它的爆發與李佳琦助力息息相關,但這個新品牌卻沒有止步于這一點,而是積極開新戰場,去被更多消費者認識,并且在品牌建設緊扣“芳療”主題。

2021年5月,逐本在上海音昱聽堂開啟了“逐本之旅”的第一次線下芳療體驗課。到了10月,逐本在上海的地标性建築上生新所舉辦了一場“東方療愈之道”藝術展,讓更多消費者現場體驗芳療産品。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一支卸妝油的十億級增長秘訣)4

逐本還與甯波柏悅酒店合作,為酒店客戶專門定制獨具東方特色的SPA療程,配合以逐本之道·二十四節氣養生系列禮盒,讓體驗者從入店的禮品、空間香到酒店SPA全程都能感受到“養生療愈”。

另外在線上,逐本通過TVC、《900秒》微綜藝以及品牌欄目《逐本之旅》、《逐本之聲》等,傳播品牌文化。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一支卸妝油的十億級增長秘訣)5

逐本的品牌傳播活動都在緊扣“芳療”主題,以高端活動和場域觸及消費者,可以認為,逐本在以芳療護膚定位打消費者心智。

我們觀察到,逐本的品牌建設也蔓延到了私域。

⑤ 私域:用戶共創

逐本的私域運營始于2019年,追上大直播紅利後,品牌立刻通過DM單把用戶導到私域,卻苦于沒有方法論,那一批社群完全沒有激活。

在求教專業運營商後,逐本意識到,品牌本身是具備強輸出能力的,芳療正是逐本的差異性所在,而團隊在5年間積累了大量芳療師及芳療産業資源,可以作為與用戶連接的橋梁。

因此,逐本把私域定位為芳療,把運營重點放在培養用戶對品牌“芳療”的認知上,在常規福利群之外開啟芳療興趣群,并奔着内容共創的方向走。

第一步,篩選出有興趣的用戶。我們了解到,芳療興趣群用戶除了在常規社群篩選外,還有高端活動,例如品牌在2021年5月于上海開啟的線下芳療體驗課,高端場域,興趣匹配,是更精準的愛好者。

第二步,以視頻号直播為切入點,通過邀請著名芳療師分享專業知識,通過内容輸出與用戶連接 。“香氣人格”、“色彩芳療”、“二十四節氣與芳香療愈”……在這些課程主題背後,逐本找到了大衆日常與東方療愈的話題銜接點,用直播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然後,通過布置作業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培育用戶對逐本芳療産品的認可。

今時今日竟然有用戶願意為品牌做作業?當我打開逐本直播課的課後作業欄目,發現還真有: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一支卸妝油的十億級增長秘訣)6

一堂直播課,有将近30人願意分享個人故事,而當中沒有福利導向。而當我繼續了解到逐本的“粉圈”後,發現這不過是其圈子的延伸。

在逐本公衆号的“逐粉圈”欄目,總浏覽量有45萬,而帖子數量超過了3000,也就是說,背後有3000名用戶真情實感地在逐本的圈子裡作個人表達。

而且,這界面跟微博是不是有點像?好家夥,原來逐本的私域場子裡,不僅有人做作業,還有人發“微博”。

全球卸妝油排行榜(一支卸妝油的十億級增長秘訣)7

他們為什麼願意這樣做?

其實這正是導向:私域能給用戶帶來什麼獨特價值?常規福利群的留存方式大多是利誘,限時秒殺、優惠券、積分換購無不是這個原理。

而縱觀帖子内容,多是産品體驗和個人生活,圈子用話題引導用戶發布觀點,都與品牌有關,卻不顯得硬廣,這種情感導向無形中拉近了用戶與品牌的連接。

這種用戶共創的私域運營方式,也可見于完美日記和花西子。花西子經常發起各話題投票活動,如評選出最喜歡的産品,通過鼓勵粉絲曬妝容自拍或美好瞬間照片等,不僅讓粉絲擁有了話語權,更讓粉絲對品牌更加擁護,無形中挖掘了粉絲的更長周期價值。

比起利益激勵,這種方式更能調動用戶積極性。從轉化效果來看,逐本芳療興趣群對比常規福利群的轉化率提升了3.4倍客單價提升4.2倍。現在逐本在社群做天貓新品的發布,轉化率可以做到 42%

分析到這裡,也許可以一窺逐本的私域野心,他們并不志在短期沖量賣貨,而是培養用戶對品牌芳療産品的認可,也就是對品牌本身的認同,其社群邀請文案就是“成為新品體驗官”。長期來說,通過芳療知識深度運營用戶,調動用戶的積極性,這是更有遠見的策略。

結語

總結下來,我們覺得逐本與另一個活得也不錯的國貨品牌很像:花西子,都是同樣的“出圈”模式

花西子品牌定位為“東方彩妝,以花養妝”,在産品上創造性地加入花卉精華,打造适合東方女性的養膚彩妝,以極具國風辨識度的顔值加持,在B站國風區做品牌孵化,收獲首批種子用戶。

産品特色 顔值 種子用戶,為它赢得了高達43.6%的美譽度,而在2019年國貨品牌裡完美日記隻有24.2%。

然後,花西子通過李佳琦直播出圈,再拓展到其他平台,并着力于“東方美學彩妝”的品牌建設,增加品牌影響力。

而逐本定位為“東方芳療護膚”,以芳療元素打造差異性,加上顔值、産品功能細分化在美麗修行APP好評率達94%,赢得首批種子用戶。

同樣地,借助李佳琦直播間得到爆發式增長,繼而進軍抖音快手、線下高端場所以及私域,一步步靠近更多用戶,塑造芳療護膚的品牌形象。

它們都是先通過差異性産品獲得小圈子好評,再借助直播出圈,品牌建設也沒落下,兼顧了産品、營銷和品牌。這種出圈打法,雖慢,卻穩

從當下市場角度看,新國貨品牌的不被看好,是因為國際巨頭學會了本土品牌的打法,複制過來還擊,其實這時真正的市場競争才剛剛開始。

而逐本一路崛起,産品力與品牌力并重,可能這就是它在當下市場環境裡活得還不錯的原因。

小圈層擁護 直播出圈 品牌建設,從逐本身上看到,這套模式是可以複用的,也許這是其他新品牌可以借鑒的部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