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碩士博士送外賣比例

碩士博士送外賣比例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4 09:06:23

吃過一碗五花肉炖粉條,孟偉騎着赤紅色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車,把餐品放在車前的籃子裡,迎風唱着蹩腳的粵語歌,開始他送外賣的一天。

他長相敦厚,幾道深深的擡頭紋,常被當成40多歲的人,其實他才30歲。孟偉對九派新聞記者表示,送外賣是因為經濟壓力,而且時間自由,能兼顧學業。

2014年,孟偉被保送浙江大學控制學院智感所直博,至今,他讀了八年。前不久,因達到延遲畢業年限,他辦理了結業手續。

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3年中國博士生延畢率約46.5%,在2012年突破60%,後仍不斷上升,到2018年達到64%。更有高校在2021年發布公告,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學處理。

孟偉說,他現在的處境,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30歲還沒有完成學業、隻有本科學位的人。“我絕不是個例,我們這個群體走向社會是非常困難的。”

以下内容為孟偉自述:

碩士博士送外賣比例(30歲的他兼職送外賣)1

孟偉在杭州街頭送外賣。圖源視頻截圖

送外賣後,不再失眠

送外賣的想法,去年在醫院陪我小孩時就産生了。

我的小孩2021年6月4日出生,10天後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診斷為爆發性心肌炎,在ICU裡待了整整兩個月。

我愛人産後在家休息,我一個人在醫院陪着小孩,晚上睡在車上、醫院的走廊上。在ICU的醫藥費一天動辄兩萬,雖然我讀博時有一點積蓄,妻子也給了我一些她的積蓄,但我當時沒有工作,壓力很大。

今年過完年,我意識到我得先結業,再尋求博士學業破局的辦法,同時自己得有一份固定的收入。

送外賣後,如果天氣晴朗,我就多跑幾單。前兩天,杭州一直在下雨,雨天客單價高很多,但是我淋得又濕又冷,身上很難受,後來,隻要下雨我就不出去。晚上,如果體力富餘,也會接一會兒單,一般一天跑20單左右,最多跑過30多單。

有時連續送了三個小時的外賣跑累了,就找一家KFC或者星巴克,和家人視頻聊一會兒,或者訪問一些我關注的學術公衆号,技術類的最新研究成果,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模型、算法。

以前,做不出科研成果整天坐在屋子裡不出去,人很消沉、灰暗,經常晚上焦慮得睡不着。現在騎車鍛煉身體,曬曬太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送完外賣,到了晚上十一點半,很自然就入睡了,作息規律再沒失眠過。

很多人說,你都讀到博士了,你為什麼不去做家教啊?一個小時最少也有100塊錢。可是家長問起來,我肯定要承認我是一個讀博讀了八年還沒有畢業的學生,無論什麼原因,我的學習是出了問題的,那不是誤人子弟麼。沒有家長願意一個學業出問題的人來教自己的孩子。

其實,也有同校師兄給我介紹過其他工作,比如投行實習。首先,這個跟我專業不對口,我沒有金融經濟相關的經曆。另一方面,我的時間沒法保證。我現在的第一目标還是拿到博士學位,很多東西都要讓位于這個目标。

選擇送外賣最大的原因就是時間靈活,我還能随時兼顧實驗室的科研。我一天不求多賺,100塊、150塊就滿足了。

我知道學校很多同學在社交平台上質疑我傳短視頻這件事。短視頻平台上延畢研究生的話題得到的關注并不多,我發視頻隻是作為生活記錄。怎麼說呢,做自媒體也得長得好看,得有顔,我先天就沒有。

還有浙大博士生私信咨詢我,說也想送外賣。有的是閑着沒事,已經達到畢業任務,想出去鍛煉身體、增加社會經曆。有的是沒有達到畢業要求,也延畢了,心情不痛快,想送外賣賺點錢,或者釋放壓力,都有。

碩士博士送外賣比例(30歲的他兼職送外賣)2

校友咨詢送外賣事宜。圖源視頻截圖

到浙大來做什麼?

我的高中是省重點中學,有校長實名制推薦名額,去參加清華北大的自主招生。我的成績一直比較穩定,但是學校沒有推薦我,我很郁悶、不開心。

看到浙江大學有自主招生計劃,我就參加了,順利拿到了名額,高考大概考了山東省前1000名,進入浙江大學工科實驗班。

浙大人都了解“竺可桢之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将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大一大二時,我們都對人生方向不是很明确,想着前面有無限可能,各種選擇。我還想着本科畢業直接工作。後來我認識的不少老師都說“哎呀,你一定要讀研,将來社會對學曆的要求會越來越多”。我就變動了,決定讀研。

我甚至在大二的時候,準備過半年的GRE(記者注: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資格考試)與托福考試,想申請出國留學。後來覺得,在國内讀研也挺好的,我們專業在全國排名前幾。

老師說,有深造的打算就安心把課程與畢業設計做好。我真的很用心,非常辛苦地完成我的畢業設計,不過導師給我的分數我不滿意,我申請重新答辯,也被拒絕了。

畢業那一年,我們學院直博名額有二三十個,保研名額隻有4個,有130多個人競争,我競争不過他們。我要讀碩士的話隻能考研,但是我又那麼忙,有輔修專業、企業的生産實踐和畢業設計,沒有時間去備考。

直博我也不排斥,雖然我本科沒有輝煌的學術科研經曆,隻有類似科研的短期項目。但我覺得我有時間追上,5年時間我怎麼也能做出一點自己的成果吧。

博一博二時,我主要在做橫向課題(記者注:橫向課題是指各級政府及政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委托研究的課題。),帶本科的學生參加競賽,每天過得非常忙碌,早上六點多起床,淩晨兩三點才睡覺,去政府,去環保局出差,去座談會,去對接項目。

博二那年,我對自己的科研能力産生過懷疑,尤其是看着寝室三個室友,都發出了論文,而我沒有任何科研成果,一直在做橫向。

博三開始,我抑郁了。那是2017年11月,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導師第一次對我提出建議我轉碩士。我當時内心很排斥,不願意接受。我想着,和我同級的碩士都已經工作快一年了。

我的三個室友拿公派留學經費分别去了美國、德國、瑞士。我看着身邊的人都走上正軌,而自己還遲遲摸不到做事情的節奏,每天一個人回去,整天看着寝室空蕩蕩的,心情低沉。

連續幾天早上,我毫無征兆地惡心、嘔吐。我察覺到是身體出狀況了,就回到山東的老家,請一位朋友開了緩解焦慮的藥物。服藥幾個月後,我能感覺到一點快樂了,但體内激素紊亂,體重從160斤飙升到了230斤。

我當時明确感覺到,我想要走的這一條道路已經絕無可能了,我要重新去考慮我該走的路,但前途一片迷茫。

我的經曆發到社交平台後,很多人質疑我心思沒放在學術上,履曆上都是學生工作【記者注:學生工作是在高校黨委(教育廳黨委)和行政(教育廳行政)的職能部門,負責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為規範管理、成長成才服務。】

其實當時我對學術道路有點失望,做學生工作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博士出來去考中央選調,我覺得我可以走這條路。

博四時,我還做過本科生的兼職輔導員。當時想着以後是不是可以留校,或者去高校的思政崗。博五我還跟學校就業中心有一些聯系,當時也是考慮和自己就業相關。我覺得我的目的性、計劃性還是很強的。

堅決不轉碩士,這可能是受我導師的影響。我導師評上正高職稱後,去做了自動化控制系的系主任。系改成學院後,他成了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再後來,他又成為本科生院的院長和竺可桢學院的常務副院長。我也想走他這樣一條道路——先在學校做到教授,再去做校領導。

再者,放棄博士學位從世俗意義上說,是失敗的。我覺得我是有能力的,我不甘心、不願意服輸。說句可能得罪很多人的話,我覺得身邊有些博士的悟性、理解力、創新力、學習力等方面,是不如我的。

我一直做學生工作,拿一些榮譽,就是想證明給我的導師看,我有能力。我要證明我的能力,但是在科研領域又遲遲沒有進步,所以我想在其他方面證明自己。

我看社交平台很多人說我,八年了,怎麼一篇學術成果都沒有?手上的論文我從3點多影響因子開始投,最後創新性沒有達到期刊要求。我又投了1點多影響因子,期刊方反饋了審稿意見,修改重新提交後,遲遲沒有回應。導師讓我寫封催促函詢問論文結果,編輯部當天回複:不予接受。這對我的自信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沒有一個好的開端。

後來想着投到更低的開源,開源版面是要付費的,課題組出一半,我自己出一半,但學術界對開源的東西是有偏見的。後來,我不确定投了能不能作為博士的成果,也沒有興趣再投。

在做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我得到的一直都是負反饋,沒有正反饋。

碩士博士送外賣比例(30歲的他兼職送外賣)3

孟偉暑假參加社會實踐到阿聯酋宣講調研。圖源浙大微學工公衆号

夢到博士畢業,進了企業

我現在的處境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30歲還沒有完成學業、隻有本科學位的人。

我絕不是個例,之前有個博士讀了11年狼狽離開,甚至還有讀了15年,最後一個人形單影隻地拎着箱子走出校門。

延畢的第一年我參加了校招,最後與南京的一家國企簽了第三方協議,博士畢業就入職,年薪是30萬~35萬。三年過去,offer還保留着,企業的領導關心我,問我何時能夠畢業。

身邊的人也會來關心我,我不太願意開口說我遇到了一些學業困難,這個坎我邁不過去。

這兩天我的堂哥聯系我,說刷抖音刷到我了。問我怎麼在送外賣,不應該有大好的學業麼?缺錢就跟他說。我說沒事,送外賣也沒有什麼,還沒有到入不敷出的地步。

我愛面子,以前也虛榮,别人說一句就受不了,覺得面子挂不住。去年在醫院陪孩子,有天晚上騎車去辦事,被汽車遠光燈一照,我一陣視盲,摔倒在路邊的渠溝裡,旁邊就是一根混凝土的鋼筋。經曆過這樣的生死時刻,有些東西就看淡了,突然把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放下了。

有些校友了解到我的情況後,想給我轉錢,直接問我十萬、二十萬夠不夠。我說,我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隻是需要維持我正常的生活開支,這麼大筆錢對我沒有什麼幫助,不能接受。

送外賣掙的錢,夠我日常開銷。生病的孩子和家庭主要是我的父母在幫忙照顧,尤其是小孩生病的醫藥費,他們承擔了一大部分,我的妻子也有收入。

我妻子整天說你要不就出來工作,賺錢養家。可能我現在看起來不合她心意,但長遠來說,我問心無愧。我有大好的學術前景,我需要去争取,去國企也好,我有這麼一個博士學曆,我創造的價值、産生的影響與貢獻,都是有意義的。

今年過年後我辦理了結業證,還有一次換證機會,有三年時間去完成博士論文,通過達标,用結業證去換畢業證和學位證。

辦理結業手續那天,也跟老師聊了一下。我說我将來可能會從事一些不是太光鮮,但能即時看到經濟收入的工作。老師說,沒關系,行行出人才,不分高低貴賤。

等拿到博士學位後,我應該不會考慮繼續送外賣了。不然,我自己也覺得有點大材小用,對不起這麼多年國家對我的培養與資助。

我現在有時晚上睡覺會做夢,夢到和以前老師同學接觸的點點滴滴,什麼夢我都做過,早上醒來發現枕頭都是濕的,有内疚,也有委屈。我還夢到我博士畢業了,進了企業,早上醒來,發現還是要面對現實。

(長江日報出品 來源:九派新聞 采寫:記者徐鳴 制作:曾真 王戎飛)

【編輯:張靖】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