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度感知科學與哲學

深度感知科學與哲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02:53:53

2019年6月25日,中山大學禾田哲學講座“現象學的核心概念”系列第二講于錫昌堂103室舉行。著名現象學家、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德莫特·莫蘭(Dermot Moran)教授以“意識的複雜本質:感知”為題,向中大師生與校外聽衆作了精彩報告。王鴻赫老師主持了本次講座。

深度感知科學與哲學(現象學講座德莫特)1

德莫特·莫蘭“意識的複雜本質:感知”講座現場

本講是系列講座的第二場,莫蘭教授以胡塞爾對感知的現象學分析為主題,從意識現象學系統中的感知,感知的結構特征、成就(Leistung)與本質,以及基于感知的本質而形成的感知與其它意識活動的關聯等多個維度系統闡述了感知的現象學分析。本講可以大緻分為兩個部分。

深度感知科學與哲學(現象學講座德莫特)2

講座現場

第一部分:感知作為意識現象學的核心

講座開始,莫蘭教授首先從胡塞爾現象學的一個形象的比喻——“意識生活的積木ABC”——引出了現象學研究的主題:意識的本質結構。随後,莫蘭教授進一步從現象學研究的目的——理解作為科學與知識的可能性條件的基礎語法和具體事物的先天本質——出發,講解了胡塞爾現象學對意識本質的研究目的。莫蘭教授指出意識是關于一切事物的知識與價值的起源,它是理性之家。我們是有意識的生命,必須通過意識把握世界和萬物,因此澄清意識的本質是建立嚴格科學的基礎。莫蘭教授引用了胡塞爾的話:

“如果我們已看到并已學會把握意向性分析的意義,如果我們——用哥德式神話來表達——已發現通向知識之母的道路,通向其純粹意識的領域的道路,而一切存在在構造上都發源于純粹意識,而且一切認識作為關于存在者的認識都必須從純粹意識中獲得其最終可理解的說明,那麼我們就會做出這種最初非常令人驚異的發現:在那些體驗類型那裡不涉及一個偶然的意識生活的偶然的特殊性。”(Hua XI 233)

莫蘭教授指出,現象學分析獲得的意識的諸類型并非人類意識的偶然結構,而是一切有意識生命的本質結構。随後,莫蘭教授從整體上介紹了胡塞爾對意識本質的現象學研究工作,依次介紹了意識的基本類型:感知,回憶,想象與圖像意識,符号思維,感受、情感與情緒(mood,即涉及生活的長期、穩定、非具體的基本情緒),判斷與推理,意志,内時間意識以及自身覺知(self-awareness),莫蘭教授指出這些基本類型就像意識的積木,意識存在着不同的層次,這些不同層次相互聯系構成了意識的本質結構,現象學家的工作就是研究它們。

緊接着,莫蘭教授從意識過渡到感知。我們知道,在胡塞爾現象學中,感知是經驗行為的基本樣态。他認為,我們生活在感知之中,感知是基礎的經驗行為,它的功能是顯現對象,并設定我們信以為真的東西;感知比判斷和推理更為基礎;胡塞爾後來也通過感知分析了其它深層次的意識,例如背景意識、時間意識等,但本次講座的主題是闡釋感知的現象學分析。

第二部分:胡塞爾的感知現象學

莫蘭教授提示說本次講座隻圍繞外感知進行探讨,而不探讨内感知和關于自身意識的知識。

1.感知的結構特征

首先,莫蘭教授帶領我們探讨了感知的主要特征。感知行為具有确定性、直接性、當下性。感知是素樸的,它不是判斷,我們能質疑判斷的真假,但感知無法被質疑,因此感知具有确定性。感知是直接的,它是對象的直接顯現,沒有經過中介。感知是當下的,此時此地的。在感知中被給予的東西是對象自身親身出現于此時此地。莫蘭教授指出,胡塞爾認為确定性來源于感知,這是繼承了笛卡爾的傳統,他們與維特根斯坦對确定性的理解不同。維特根斯坦認為确定性來自于語言行為。而胡塞爾認為确定性來自于直接感知,而非以語言為中介的行為。

其次,莫蘭教授分析了伴随感知的原信念。莫蘭教授解釋,德語“感知”(Wahrnehmung)是由“真”(Wahrheit)和“把握”(nehmen / grasp)兩個詞組合而成的。這個合成詞反映了感知的性質,感知永遠伴随着一種認之為真的信念。莫蘭教授舉例說,就像我看見大家身前的藍色桌面,我并沒有看見它的底面及其顔色,但我認為它仍然是平的,盡管或許它可能更粗糙或更光滑,或者是另一個顔色。再例如,我現在講座過程中聽見一個聲音,我認為它是我在其中講演的這棟房子發出的聲音,但我現在身處于這棟房子之中,事實上并沒有看見這棟房子。

2.感知的意義

進一步,莫蘭教授解釋了感知的意義,在我們認之為真的行為中,感知的内容因此就不是單純的顯現,而是具有意義。莫蘭教授指出,超越對象(transcendent object)永遠比感知的内容多。我們的感知通過意義才能指向超越對象。例如眼前的花,我隻看到了它的一些側面,但我實際上感知到的不僅有這些,眼前的紫色是花的紫色,它們不僅是單純的内容,而且是有意義的内容。通過意義構造,我們能夠看到對象本身。

3.感知的成就與不足

基于感知的超越的作用,莫蘭教授進一步分析了感知的成就(Leistung)。感知使我們意識到了這個世界的現實存在。莫蘭教授指出,胡塞爾現象學中的感知不是對寄宿在意識内的某物的空洞凝視,相反,它具有某種意義内容的對象性存在是意識的成就,每一個新的對象都是一個新的成就。通過感知,一個持久的世界為我們存在,感知使我們接受世界的客觀與現實的意義。而意義是感知的成就。

然而,感知依其本性是不充分的。莫蘭教授認為感知是一種持續的預期,外感知是對某物的實現,但是根據感知的本質,它的這個預期永遠不能完全實現。例如我們隻能從一個視角進行觀察,總有一些東西在我們的視角之外,即使我移動身體,我也無法完全感知某物。

4.感知與想象

莫蘭教授指出雖然我們隻能從一個視角感知事物,但是想象可以讓我們變更視角。感知的想象性當下化(presentification)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感知的預期,隻要我們在眼前想象一個感知,我們事實上也能看見感知所預期的把握。據此,莫蘭教授指出感知的本質是對某物的意指,我們的感知能夠超出視角性内容的局限性而意指一個超越的對象。例如我和一個人打電話,我在電話裡聽見他的聲音,我的感知指向的是那個人。

5.感知與背景

除了想象的參與,對事物的周圍環境(surrounding)的感知和内外視域都參與了感知行為。個别事物屬于胡塞爾所說的“事物的世界”,似乎在被感知的世界中我們隻注意到孤立的對象。莫蘭教授指出,被感知的東西并不是自身孤立的,相反我們也能看見事物環境(Dingumgebung)。環境中的東西依賴于注意的對象,但我們具有朝向内外視域的感知,因此我可以看見環境中的東西。莫蘭引用了胡塞爾的學生、現象學家古爾維奇的格式塔理論對感知的分析。古爾維奇區分了作為主題(theme)的感知對象與作為各種不同規定(determinations)的感知内容,就像圖形(figure),前者是後者的格式塔系統并因此使感知有了意指。除了感知的注意和感知的背景參與了感知意義的構造。莫蘭教授指出,感知的意義來源于意識流,内在時間意識的綜合構成了感知中的意義。

6.感知與朝向自我的反思

莫蘭教授上次講座探讨了意向性,它是一種對物體的朝向,他指出意識的意向性也可以朝向意識自身。感知可以成為反思的主題。例如,我在彈鋼琴,我除了在看樂譜,我也感知到了手對琴鍵的敲擊。我不僅注意到超越的事物,我也能夠覺知到自己,我的感知可以朝向自我。但實驗心理學家反對反思的可靠性。莫蘭教授舉例說,他的兄弟是一位運動心理學家,他問高爾夫球手打球時眼睛是否會看球,他們的回答是會的,但儀器檢測他們在打球的過程中是不會看球的。因此經驗心理學認為被試對自身意識活動的觀察報告内容不是一個可靠的版本,它隻以可觀測的機械行為作為可靠的數據。莫蘭教授認為經驗心理學是現象學的最大挑戰。他指出,胡塞爾的反思方法繼承于笛卡爾的思(cogito)的概念,薩特又繼承了胡塞爾,他們認為每一個精神活動都可以反思。

7.感知的範圍

莫蘭教授指出,亞裡士多德認為感知具有自己特定的感覺通道,例如眼睛中存在視覺元素,我們才能看見東西,鼻子裡存在嗅覺元素我們才能聞到氣味,感覺無法交叉。他提示說梅洛-龐蒂之後探讨了交感,我們能看到氣味、聽見顔色。對于感知的對象,感知現象學分析要能夠解釋都有什麼東西能被我們感知。例如,對于面前的這瓶水,我除了能夠看到這個水瓶,它的綠色,它裡面的水,還能看見它在桌子上面,莫蘭教授能夠看見房間牆壁在他的左邊,也能看見這堵牆在我們聽衆的右邊,這裡看見的内容很複雜,但我們真的看到了這樣的複雜内容。莫蘭教授強調,胡塞爾在《事物與空間》中有大量的對事物感知細節描述,例如胡塞爾讨論了雙眼的感知和閉上一個眼睛的單眼感知中圖像和空間的區别,胡塞爾認為感知除了個别事物,還能把握事物的性質、關系和運動過程。例如我看見了一個鳥飛起來,樹的葉子掉落,外面下雨了,葉子的大小和顔色。此外,莫蘭教授強調,胡塞爾認為狹義上感知把握個體,但是廣義上感知可以把握普遍的事态(state of affairs)。我們看見的不僅是孤立的對象,感知中的意義結構使我們看見事态。例如我可以看到外面将要下雨,我看見多雲預示着下雨。

另一方面,莫蘭教授指出胡塞爾還認為我們能夠感知到他人的“靈魂”,他人作為有意識主體能夠在感知中被給予。我遇見像我一樣的生物,他人和我一樣有身體和感覺,具有意識的經驗流和對世界的意見。我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感。與胡塞爾不同,列維納斯也研究了我遇見他人的靈魂,但列維納斯認為感知無法把握他人,他人作為超越于自我行動範圍之外的他者與自我之間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離,而我與他人的遇見能夠引發我的情感反應。

8.感知的充實與空虛

莫蘭教授強調,胡塞爾認為感知不是指向在那的一個孤立的點,而是指向一片。現象學分析發現感知具有預期。感知的預期讓我們更深刻的理解對象,空虛的意識有所指向,空虛的感知在意識流中被填滿。莫蘭教授特别強調一種朝向空虛視域的感知。薩特認為虛無是意識和人類存在的本質,對于他而言,意識是某種缺失。他們的學說都是随着胡塞爾對感知經驗的研究而形成。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講座,莫蘭教授扼要地講解了胡塞爾的感知現象學。概況而言,感知是直接的,并且“一下子”把對象呈現給我們。物體将自己呈現為在當前、在這兒和現在。感知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的當下。感知錨定了我們,使我們對世界有了原信仰(Urglaube)。然而,在“映射”(Abschattungen)中,外部感知始終是透視的、部分的。它本質上是不完整的。

深度感知科學與哲學(現象學講座德莫特)3

講座現場

提問與解答環節

講座結束之後,莫蘭教授與聽衆們圍繞知覺主題展開了多角度的讨論。讨論環節由哲學系江璐副教授擔任口譯。

問:講座中提到的時間性感知是一個行為。我們感知着整個世界,在胡塞爾看來對象已經被立義,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繪制了整個世界,但這樣的意識不僅是一個行為。胡塞爾在《經驗與判斷》中提出了被動感知,它也不是一個行為,因此它是否解構了講座中探讨的感知行為?

莫蘭教授指出,行為(act)是18、19世紀傳統心理學的術語,布倫塔諾等人就用行為來指感知、記憶等心靈活動(mental act)。很多邏輯學家和物理學家也使用它描述事物的表現(performance)。行為沒有預設某種主動性(agency),例如我每天早晨睡醒時睜開雙眼看到世界,我看到眼前這個桌子,其中沒有某種意願活動。不過胡塞爾更強調主動性,他認為我們對萬物的經驗都具有意義,就像上次講座你問到的混亂,混亂也是有意義的,例如即使是噪音,我們也賦予了它一個意義,它被理解為聲音。隻要我們有意識,就對感覺材料進行了處理,構造了意義。

問:講座中例舉的心理學家和高爾夫球手例子,這個例子是怎麼解釋自我的反思的?

莫蘭教授用他的兄弟、一位經驗心理學專家的例子解釋現象學與經驗心理學的關系。科學心理學研究的行為是機械過程,它們是科學的對象。心理學家認為被試對自身經驗的主觀報告是不可靠的,這些經驗報告和儀器檢測的結果往往不同,例如被試認為自己打球時在看高爾夫球,但是儀器卻測出他的眼睛并沒有在看球,因此不能作為科學心理學的對象。莫蘭教授認為,被試沒有經過現象學訓練,否則就可以通過自我的反思獲得準确可靠的經驗報告。

問:(A)第一個問題關于時間意識,它是其他行為的基礎。時間意識是如何調整其中的時間體驗的,其中的時間體驗是如何轉換的?(B)第二個問題關于無意識,心理學中取消對無意識的研究,認為不存在絕對的無意識,但無意識研究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東西,就像榮格提出的“陰影”,胡塞爾現象學關于無意識等邊緣意識有什麼觀點?

對第一個問題,莫蘭教授指出胡塞爾早期著作在音樂中持續聲音的例子中強調感知中關于過去的意識和關于現在的意識,聲音的持續來自于關于過去和現在的感知。再例如,我們看照片中的自己,盡管穿的衣服可能還是一樣的,即使照片中的我在别人看來沒有變老,但是我知道照片裡的自己是去年的自己,而不是現在。因為一切經驗都是時間性的指向,但是我們每個人的時間結構是不同的。例如即便是兩個親密關系中的個人對共同正在經曆的同一件事情未來在哪裡結束他們也都有不同的感知,每個人都有各自對這段經驗的時間意識。後來胡塞爾的時間意識研究補充探讨了關于未來的意識。胡塞爾以交響樂為例,雖然我們不知道音樂何時結束,複雜的交響樂中不同樂器形成的節奏,它讓我們産生對未來的預期,因此産生關于未來的意識。胡塞爾晚年對時間意識的思考從理論性理解轉化到了從生活的角度來理解時間意識,像海德格爾對向死而生的理解。莫蘭教授認為宗教意識存在的基礎也與時間意識有關,例如宗教對死亡和來世的理解帶來的生活的焦慮感、緊迫感等時間心态,關于生命結束後的預期,它們都是時間意識的體現。

對于第二個問題,莫蘭教授推薦了新編輯出版的胡塞爾全集第42卷《現象學的極限問題》(Grenzprobleme der Phänomenologie: Analysen des Unbewusstseins und der Instinkte. Metaphysik. Späte Ethik),其中收錄了胡塞爾對于一些邊緣性意識經驗的研究。這本書中談論了早期小孩無記憶的體驗,他們可以通過他人的轉述來獲得早期的體驗,莫蘭教授強調胡塞爾認為一切潛在的意識都有提升到意識層面的可能性。

問:(A)您強調感知的現象學分析并不必然需要執行現象學還原。但是,還原使現象學的研究結論具有普遍性的本質,它使得現象學的認識是一種無前提的認識,保證了這種認識的科學性和嚴格性。總的來說,現象學還原保證了現象學認識的認識論價值,因此請問為何感知分析不必然涉及現象學還原方法?(B)第二個問題關于對胡塞爾感知概念的批評。胡塞爾重視意識流的過去向度:滞留,而海德格爾強調感知的朝向未來的時間向度:此在對未來的投射(projection into the future),德裡達則強調意識基于語言-概念的中介:非直接當下的。換言之,海德格爾和德裡達都将意識看作非直接的和非當下的,這些批評是否構成了對胡塞爾感知概念的挑戰?

對于第一個關于現象學的方法問題,莫蘭教授認為現象學還原與感知問題關系不大,他指出胡塞爾是在1907年提出了超越論的還原,但是否執行現象學還原不妨礙我們對感知的現象學分析。例如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也沒有使用現象學還原。

對于第二個問題,莫蘭教授認為海德格爾和德裡達的批評與胡塞爾并不必然構成矛盾,問題關鍵在于海德格爾和德裡達是否會接受前語言的意識,接受前語言的經驗作為基礎的意識和知識的基礎。莫蘭教授認為德裡達可能是拒絕這樣意識的存在,他認為一切都是經過語言中介的。但胡塞爾認為存在前語言的意識,它作為基礎的經驗為人類與動物共有,是其它一些高層次經驗的基礎。但海德格爾的學說認為一切東西都是概念中介的,海德格爾有一句名言:我們不是在談論我們所見的東西,而是隻能看見我們所能談論的東西。例如,我們看見某物,首先要有某物的概念。胡塞爾認為存在前語言、前概念的意識,那麼我們就需要辯護,它作為基礎經驗是我們和動物(一切有意識的生命)都共有的。

提問5:如何區分感知與信念或價值?感知與價值的關系是什麼?意識如何作為價值之源?

莫蘭教授指出,對于胡塞爾以及舍勒而言,現象學探讨的感知是很廣泛的,他們認為感知中包含了對價值的感知,特别是胡塞爾的感知概念“Wahrnehmung”被舍勒改寫為價值感知“Wertnehmung”。它們一般包括我們的一些情緒和态度,我們對事物的感知并不是完全客觀的。與社會科學研究價值的方法不同,現象學家在研究價值時,作為研究者也具有價值感知,但現象學方法要求在做研究中我們要懸置我們的态度,特别是一些涉及真的判斷和态度。這樣才能對感知到的事實或價值做如實描述。

深度感知科學與哲學(現象學講座德莫特)4

贈送紀念海報

講座結束後,王鴻赫老師向莫蘭教授贈予了本次講座的紀念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