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黃多多抑郁地活在人設裡
黃多多,原名黃憶慈,是黃磊和孫俪的大女兒。8歲的她參加了《爸爸去哪兒》,就此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之中。在節目中,8歲的她,顯得異常懂事,不少網友吐槽:多多很做作,這也太假了吧,都是裝出來的……
但多多卻越長越優秀,2015年10月16日,為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中配音,2019年6月10日,與小夥伴一起包攬了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的一等獎,運動/西點/手工一樣也沒落下過……
前一段時間,聲稱是多多同學的網友們,在社交平台上爆料:在精英彙集的學校裡,多多依然很優秀,很受老師的喜歡,人很漂亮,身上散發着淡淡的香味。但是,多多很高冷,看起來不開心,很憂郁,還會突然陷入沉默……多多要做的事情比同齡的孩子多很多,感覺她在強撐……
後來,我看到很多人寫文,對這個事件進行評論,有的人在褒獎多多,有的人在批判黃磊的教育,其中,這樣一個評價讓我很是觸動。作者說:黃多多優雅懂事,多才多藝的“人設”并沒有翻車。
戳中我的是“人設”這個關鍵詞,“人設”這個詞,被反複地用在明星身上,是指明星們展示在公衆面前的,外在和内在形象,且人設的性質都是比較讨喜的,至于“人設”是否與本人真實的狀态符合,就另論了,所以也就有了“人設崩了”這一說法。
但是,我并不認為,“人設”這一詞應該用在,一個還未定性/未定型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還沒有人設。如果,非要用,我更願意說:孩子們正在奮力地打造自己的人設。
優秀的孩子都活在人設裡
優秀的孩子,能夠将自己活成“人設”的樣子,并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對自己的人設形象,進行印象管理,成為“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國王”。
孩子在打造自己的人設時,都會經過以下這三個階段,有的孩子沒能走到最後一個問題,還有的孩子連第一個問題都沒有順利地闖關成功。而優秀的孩子,在這幾個關鍵點上,做出了正确的選擇。
1.自我評價: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的時候,孩子們就開啟了“認認真真建人設”的征程。而建設人設的第一步是:我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就是孩子對自己的自我評價。
童年期的孩子,還無法進行自我評價,他對自己的評價,來源于周圍他人的評價,别人怎樣評價他,他就怎樣評價自己。特别是孩子身邊的老師和家長,這些人的評價,對于孩子來說,就是聖旨,雖然孩子嘴上不說,但是他心裡接受着這樣的評價,并且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因此,你的評價對孩子就顯得格外重要。最好的評價,是對事不對人的評價。也就是說,批評和表揚孩子的時候,應該批評和表揚他所做的事。例如,你怎麼打其他小朋友呢?你知道打人,這件事情不禮貌嗎?而不是,你怎麼打其他小朋友呢?你不知道打人,是壞孩子做的事情嗎?例如,你今天畫的這副畫,顔色搭配得很漂亮喲~而不是,你畫得真好,你真棒!
不僅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還要關注、糾正别人對孩子的評價,幫孩子答疑解惑,“媽媽,好朋友說我,是全幼兒園畫畫最差的小朋友”!這個評價肯定是有失偏頗的,但是孩子不知道,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自己,就要糾正這個評價,“你的好朋友不會知道,其他班小朋友是怎樣畫畫的,所以你不是最差的。”緊接着,鼓勵孩子在這方面努力,重建孩子對于畫畫的信心,“畫得好的小朋友,肯定很喜歡畫畫,而且經常畫畫,你要喜歡上畫畫,每天畫一畫嗎?”
客觀公正的評價,會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而随意偏頗的評價,會讓孩子陷入自我認知的誤區,從而變得自卑或者自滿……
2.社會期望:我被期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孩子們在接受來自他人的評價時,也會慢慢察覺到:我被期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在“西西看了很多的繪本,她知道非常多的知識呢”中,孩子意識到:我被期望成為一個喜歡看書/知識豐富的人;在“誰在上課的時候調皮搗亂,待會兒就不能參加遊戲活動!”中,孩子意識到:我被期望成為一個遵守紀律的人。
孩子對社會期望的了解,更多地來自于父母和老師,父母和老師給予孩子适宜的社會期望,就很重要。更準确地說,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相對固定的發展任務,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對孩子提出适宜的期望。你期望你2歲的寶寶掌握10以内的加減運算,這樣的期望當然是不合理的,孩子的發展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孩子無法達到期望時,會産生内疚/羞愧等消極情感體驗,會影響孩子自我認知和自信心等。
随着孩子長大,孩子接觸的圈子就更多,社會期望就不再隻來源于父母和老師了,還有網絡/朋友等等。越長大,這些各種各樣的圈子所傳達的社會期望,對孩子的影響就越重要,尤其是是非觀還未成熟的孩子。
遺傳學家羅伯特·普勞敏和丹尼斯·丹尼爾斯在研究中發現:
兒童經常會拒絕嘗試某一種食物,即使父母要求也不願意,但是,當這樣的孩子,經常和另外一些喜歡吃這食物的孩子,一起吃飯時,他們就會有所改變。
盡管,會吸煙父母的孩子,會更容易吸煙,但是,最主要的影響仍來自他的同伴。吸煙的孩子大多都有一群吸煙的朋友,這些朋友向他們聊吸煙的快樂,并向他們提供香煙。
……
最後,研究者得出:社交圈會對我們的人格造成40%-50%的影響。
不同的社交圈,會有不同的社會期望,在孩子還無法辨别是非的時候,很容易去接受各種各樣的社會期望,因為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在他們眼裡并沒有好壞之分,甚至,忽略好壞之分。所以,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如何了解他的社交圈,并進行有效地規勸就顯得尤為重要。
3.印象管理: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是人生命中永恒的話題,而這個話題,始于人生中的青春期,甚至更早。在見過世間萬象,人生百态之後,孩子們會發現:不同圈子有不同的社會期望。而我,要成為哪個圈子的人?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并為此而努力。
成為一個既符合自我期待,又符合社會期待的人。無疑是人生這個考場上的滿分答案,但是,人生的考場,不是隻用筆寫下這句話就行的,是要用長年累月的行動,去堅持的答案,直到你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
一個既符合自我期待,又符合社會期待的孩子,絕對是個優秀的孩子,但是優秀背後,絕對有冷暖自知的辛苦。而年齡越小的孩子,心智發展越不成熟的孩子,對這份辛苦的體驗會來得更深刻。而随着時間與生活的磨練,孩子們會越來越看淡這種辛苦,而學會去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去接受生活給予他們的一切。
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是孩子們永遠追逐,但永遠也不會到達的人生彼岸。
結語:孩子,請認真地活在人設裡
孩子,願能有勇氣與毅力,認真地活在人設裡,并活成人設,活成“自己的國王”和“别人家的孩子”,縱然這條道路上充滿了苦痛,但誰的生活不痛苦。
請點個贊,為木子查資料寫文充個電呀~(✿◡‿◡)
-END-
我是木子,學前教育專業碩士在讀的幼兒園老師,@我在幼兒園溜達,要一起嗎?一起聊聊幼兒園小朋友的那些事兒~
#0-6歲育兒經##明星育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