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動力。
有朋友問我:如何好好地欣賞一幅畫?
所以今天,默默和大家聊聊,如何快速地看懂一幅畫。
這個問題能切入的角度很多,
在這裡,默默簡單概括為三步曲,
層層遞進,和大家一起分享,欣賞一幅畫的樂趣:
1.基本繪畫語言。從欣賞一幅畫的基本繪畫語言開始,通過構圖、色彩,筆觸,感受作品的魅力。
2.作品背景,畫家思考。進一步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理解畫家的創作想法和故事,加深看畫的樂趣
3.真情實感,借鑒啟發。最後結合自己看到作品最直觀的感受,細心體會,深入思考,延展自身眼界。
- 基本繪畫語言
梵高《星月夜》
細看構圖、色彩和筆觸,是欣賞一幅畫,最直觀的打開方式。這裡就以梵高的《星月夜》和馬蒂斯的《舞蹈》,比照展開:
構圖
《星月夜》,畫面最前方是一棵挺拔的柏樹,後方遠處是夜晚的小小村鎮,橫豎對比,有一種平靜安定之感,但當人往畫面上部的夜空一看,明亮的星雲卻在劇烈旋轉、流動,整幅畫又給人無盡的動感,動與靜的奇異地結合在一起。
《舞蹈》,一群人手拉手圍成一個圈,人們快速旋轉、竭力舞蹈,在方形的畫面中、圓形極度擴張,整幅畫看起來十分有張力,感覺非常飽滿。
馬蒂斯《舞蹈》
色彩
《星月夜》,黃與藍的強烈對比,幽深暗靜的藍色夜空和暗綠柏樹,明亮耀眼的黃色明星和耀目亮光,這相互沖突、又相互和諧的互補色,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舞蹈》,則用的是紅綠這另一組強烈對比色,最簡潔的藍色是背景,綠色濃郁的草地,純粹赤裸的跳着舞的紅色人體,整幅畫極為精簡有力量、引人眼球。
筆觸
近看《星月夜》的畫面,筆觸非常清晰,不是連貫的筆觸,而是由一小節一小節的色塊組成,梵高用短促而有力的筆觸,直接表達出心底的躁動痛苦、狂熱激情,這幅畫看來極富動感和沉郁的力量感。
反觀《舞蹈》,馬蒂斯則以大刀闊斧、高度簡練的筆觸,準确勾勒高速運動中的人體,看着簡單卻韻律感十足,自由奔放的氣息撲面而來。
- 作品背景,畫家思考
這裡以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為例,展開說說作畫背景和畫家創作思考。
西斯廷教堂,米開朗基羅繪畫作品
《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受教皇委托,以聖經故事為題材,在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天頂畫。西斯廷教堂的頂部,是一個幾乎沒有遮擋的矩型空間,長40米,寬13米,共計近500平米的空間,米開朗基羅每天作畫時都仰着脖子舉着胳膊,這個高難度的作畫姿勢整整保持了4年時間,其中的艱辛與難度可想而知。
米開朗基羅對聖經故事進行了思考和改編,尤其是《創造亞當》這部分畫面中,他把原來應該由上帝,把生命的靈魂吹到亞當身上這個情節,改成了上帝把手伸向亞當。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
看過《創造亞當》的人印象都非常深刻,在畫面當中,盡管這兩個人的手已經挨得非常近了,但是始終沒有挨上,留有一個空隙,這個别出心裁之處給後人帶來了無盡的遐想。
《創造亞當》裡的上帝的背後有一塊大紅布,這個形狀有點兒像人腦的形狀,米開朗基羅把大腦的解剖圖包含在畫面裡,以上帝的形象表現,這裡面深有含義。
米開朗基羅作品
有說法認為,米開朗基羅認為上帝造人,不單單是給了亞當完美的肉體那麼簡單,而是給了亞當智力,他作畫不是不假思索的簡單描繪,而是富有更深層次的思索和創造。
- 真情實感,借鑒啟發
梵高《一棵開花的桃樹》
一幅作品之所以吸引人,讓人駐足觀看,離不開畫家的真情實感,畫家将自己内心最真誠的感受感情,透過畫筆表達,傾瀉畫面。
梵高《向日葵》
而我們欣賞一幅畫,感受畫家作品中含有的情感,或強烈或濃郁或簡練或直白,被畫面吸引、感動,達到心靈上的共鳴。
我們通過對一幅作品的欣賞和理解,通過畫家的眼睛,有了更多的觀察、看待問題的角度,借由藝術家對自然對世界的看法和認知,來借此延展思考,人類文明的發展和變化。
梵高《杏花》
欣賞畫作,理解藝術,并沒有絕對的既定标準,面對同一件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角度和看法。
你可以沉浸其中,體會、分析畫家的整體構圖,畫面色彩和情緒筆觸;也可以按圖索骥、了解畫作背景和創作故事;也可以從最純粹的感受出發,細心捕捉心靈上的觸動,繼而引發自己的深入思考。
朋友們,你是怎麼欣賞一幅畫的呢?
非常期待你的交流!
喜歡的話,歡迎點贊關注。
我是默默,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
已經更新的文章有:
東方大師系列:林風眠、潘天壽、吳冠中、石魯、齊白石、關山月、李苦禅等
西方大師系列:梵高系列、印象派大師系列、文藝複興系列、人體藝術系列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