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農民如何進行抗旱抗澇

農民如何進行抗旱抗澇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8-10 13:16:59

從中秋節後,整個長治的380多萬畝秋糧,開始逐漸進入收獲季,到10月,這個黃土高原上的旱作區,就可顆粒歸倉。52歲的靳水泉,開始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王公莊村位于山西長治屯留區,黃土高原的東南部,是一片小丘陵地帶,地勢較平,秋收比山地稍早一點兒。今年上半年雨水不多,但靳水泉他們采用了多種抗旱措施,再加上下半年雨水豐沛,這裡的玉米、大豆長勢不錯,玉米畝産可以達到1600斤到1700斤,“算得上是一個豐年。”靳水泉說。

農民如何進行抗旱抗澇(旱地豐收多種抗旱措施齊用)1

9月18日,山西長治屯留區王公莊村,今年靳水泉家的玉米,畝産大約為1700-1800斤。受訪者供圖

機械化種地,年輕人不用回鄉秋收了

靳水泉出生于王公莊村,從小就在村裡種地,長大後也沒有外出打工,而是成立了農機合作社,從過去的小農戶,轉型為現代化新農民,新型的經營主體。

靳水泉自己種着四百多畝地,同時,他的合作社還托管着王公莊村的七千多畝地,以及附近五六個村的兩萬多畝地。

“這兩萬多畝地,我們全程管理,從選種子,到耕地播種,一直到收獲,都是我們在管,全程機械化,托管的人啥都不用管,最後收糧食就成,如果不想把糧食拉到家裡,還可以在地頭賣掉,直接收錢。”靳水泉說。

在屯留區,王公莊村海拔較低,周邊的莊稼成熟最早,入秋之後,玉米就逐漸進入成熟期,到中秋前後即可收獲,和人們印象中的熱鬧與繁忙不同,全程機械化的秋收,幾乎不需要什麼人力,前後一周時間,靳水泉的合作社托管的兩萬多畝玉米,就收獲完畢。村裡外出務工的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秋收已經結束了。

農民如何進行抗旱抗澇(旱地豐收多種抗旱措施齊用)2

9月18日,山西長治屯留區王公莊村,靳水泉的玉米豐收。受訪者供圖

“其實也用不着回來秋收。”靳水泉說,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除了少數中秋假期回家的,大部分都沒回來,“回來的也不用下地幹活兒,機器都幹完了。”

對靳水泉來說,秋收時節,一家老小齊上陣、田野裡人來人往的景象,已經是多年前的記憶了。同樣成為記憶的,還有那些靠天吃飯、豐歉不由人的曆史,盡管仍然是旱地,但在這片黃土高原上,人們耕種、收獲的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保濕保墒,抵抗幹旱和高溫,在氣候條件不利的情況下,也能保證穩産。”

靳水泉告訴記者,黃土高原上的農業,不隻是機械替代了人力,随着旱地農業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前那種畝産隻有三四百斤,而且還不穩定的情況,已經很久沒出現過了。”

縱覽中國旱地,占全部耕地一半

在農業生産中,完全依靠自然降水生産的農業,被稱為旱作農業。在全球,旱作農業面積占全部農耕面積的81%。

而旱地農業,則是旱作農業中最艱難的部分,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解釋,“在旱作農業中,降水量入不敷出的幹旱、半幹旱地區則叫做旱地農業。”

在中國,旱作農業占全部農業生産面積的49%。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淮河、秦嶺、昆侖山以北的北方地區,這些地方,恰好是降水入不敷出的區域,是典型的旱地農業區域,“旱地農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生産方式,它提供了全國43%的糧食、75%以上的牛羊肉、60%的溫帶水果,同時也聚集了70%以上的生态脆弱區。”梅旭榮說。

位于黃土高原的屯留區,正處在這個區域中。由于降水量不足,過去數千年中,都隻能靠天吃飯,靳水泉還記得小時候種地的情景,那時候耕種全靠人力畜力,但牲畜嚴重缺乏,“一個生産隊就兩三頭牲口,基本上靠人種地,特别辛苦。更重要的是,産量也很低,玉米畝産能有七八百斤,就是難得的豐年。有時候遇上大旱,一家人辛苦一年,可能就打三四百斤糧食。”

在海拔更高的山地上,這樣的情景更加常見,位于長治市武鄉縣十裡坡村的韓登科,如今種着130多畝谷子,十裡坡是真正的高原山地,曆來以種植抗旱能力更強的雜糧為主。韓登科告訴記者,以前他小時候,谷子的産量特别低,正常年份可以達到一二百斤,遇上幹旱,可能顆粒無收。但如今,當地種植的谷子,産量翻了一番,可以達到六七百斤,他種植的一種優質綠色谷子,隻用羊糞,每年的畝産也能穩定在三四百斤。

四十年攻堅,旱地農技的發展曆程

旱地占全部耕地的一半,保障旱地生産,是保障糧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梅旭榮告訴記者,我國的旱地農業技術研究,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在“六五”計劃時期,我國對整個北方旱農區的資源禀賦做了摸底,并做了類型區分,到“七五”計劃時期,則開始實施中低産田改造提升的工作,這個工作一直持續到“九五”時期,也就是上世紀末,改造提升的中低産田包括當時的三江平原、黃淮海、南方旱區、黃土高原和北方旱區等。

三十多年前,梅旭榮就開始在山西等地進行旱地農業的研究。靳水泉所在的屯留區,也是最早研發和推廣旱地農業技術的地區之一。1986年,“旱地農業增産技術研究”被列入國家重點科研計劃,1988年,第一項旱地農業技術——稭稈還田覆蓋技術投入使用,最早的推廣地就在屯留區。

靳水泉也是最早的實踐者之一,他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應用的農業技術一下子多了起來,包括稭稈覆蓋還田、深耕深翻等,此後的數十年中,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出現在農田中。這些技術的應用,讓“同樣的地,産量完全不同了”。

事實上,僅稭稈覆蓋還田一項,就具有保濕保墒、增加土壤有機質、降低風水侵蝕等作用,可以讓玉米增産一百到一百五十公斤,“蓋一蓋,增一百,蓋不蓋,差一百。”這是農民們總結出來的新農諺。

“中國的旱地農業技術發展經曆了多次進步和轉型。”梅旭榮說,今天的旱地農業,發生了很多變化,“第一,品種更好了,更多抗旱性更好的品種被培育出來,幹旱條件下高産、穩産的性能更好了,這是幾十年來進步最大的一方面。第二,技術更完善了,數十年中,我們把土壤有機質、化肥、土壤水分的關系摸清了,由此構建出更好的循環路徑,建立起溝壟種植、覆蓋、蓄水、節水等多個技術體系,提高旱地農業抗旱的能力,提高穩産豐産的能力。第三,機械化程度更高了,旱地農業機械化率的提升,使得深耕、深翻、保土保墒、培育土壤水庫等方面的效率,遠超過以往的人力畜力作業。第四,産業化水平更高,通過特色優質的旱地農産品,讓農民的收益不斷增長。”

從人力到機械,旱地農業不再靠天吃飯

靳水泉經曆了旱地農業變遷的全部曆程,他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産量很低,沒有好的抗旱、密植品種,缺乏機械,也缺少保墒保水的技術。

“以前都是人工種,種的也是老品種,抗旱性不高,也不能密植。一畝地種1000株左右,一家人齊上陣,每個地方種好幾個種子,長出來後還要人工間苗。”靳水泉說,“第一年種密植玉米的時候,用了條播機,種五六千株,但出苗後人們不敢留那麼多,怕長不大,自己又去間苗,留下兩千多株。實際上,當時的密植品種,要求達到四千四百株,就是因為不敢,所以把很多苗都拔掉了。”

如今,靳水泉的合作社,用精播機播種,機器會自動調整和監測間距、行距,種子也是處理過的,可以保證出苗量,“下多少種,基本上就能出多少苗,不用多種,也不用間苗了。”

今年上半年,長治降水量不多,靳水泉采取了很多保水保墒的措施,讓玉米免受幹旱的影響,“技術我們都有,有些是基礎性的措施,比如溝播、稭稈覆蓋還田等,還有一些是臨時性的措施,在旱情出現後采用,可以降低旱情的影響。”

這些措施,讓靳水泉托管的兩萬多畝玉米,在幹旱中也保障了和常年差不多的産量,“如果雨水好,産量還能更高,有時候能超過兩千斤。”

在武鄉縣,韓登科的谷子也即将迎來豐收,韓登科種植的谷子,是一種優質品種,産出的小米顔色金黃、口感軟糯,遠比他小時候吃的小米更好,且産量更高,“我們現在種的品種,特别适合山地、圪梁地上生長,抗旱性好,對水的要求不高,基本上都能保證産量。”

農民如何進行抗旱抗澇(旱地豐收多種抗旱措施齊用)3

韓登科在自家即将收獲的谷子地裡。受訪者供圖

谷子是傳統的旱地作物,也是中國人傳統的主糧,在今天,則更多被作為特色雜糧。随着技術的發展,今天的谷子生産,也和以往完全不同。梅旭榮介紹,“比如,現在已經有冬播谷子的品種和技術,我們稱為寄籽播種、借墒發苗,将種子進行前期處理之後,可以在入冬之前播種,不會感染各種病菌,等來年開春發芽出苗,這樣的谷子可以避開春季幹旱季節播種帶來的失墒,谷子生長時間更長,品質也更好。”

豐收的景象,不止在田野之中

九月下旬,韓登科的130畝谷子開始變黃,到十一之後,就可以收獲了。盡管遇到了春季幹旱,但韓登科預計,今年的畝産,仍可達到三四百斤,和往年持平。

相比其他人,韓登科的谷子産量不高,韓登科不用化肥,全用羊糞做肥料,他的谷子,也被當地人稱為“羊糞小米”。韓登科從2006年開始養羊種地,是當地著名的種地能手。近十年來,他建立合作社,并通過指導、訂單等模式,帶動周邊衆多農戶采用新技術、種植優質小米,共同提高收入。

“我們十裡坡村,海拔在一千米左右,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谷子的生長周期也長,所以品質很好。但因為是山上的旱地,過去産量不穩定。後來我們這裡推廣了很多新技術,比如滲水地膜種植,通過滲水地膜穴播的方式,達到保墒保濕的效果,保證谷子穩産豐産。”

如今,超過百戶農戶,根據韓登科的指導種植谷子,從選種到銷售,韓登科全程指導和監管。此外,還有更多的農戶,通過訂單的方式,由韓登科收購産品,獲得更高的收入。

“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現在普通的小米可以賣到十多元一斤,有機小米可以賣到二十多元,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他說。

現代化的旱地農業技術,改變了靳水泉、韓登科及更多農民的生産方式,同時,他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王公莊村,傳統的村莊已經完全現代化,“我們村現在已經特别漂亮了,生活也很便利,自來水、燃氣、集中供暖都沒問題,尤其是集中供暖,一個冬天,一戶的供暖費也就一千元左右,成本不高,但取暖效果特别好。去年到今年,我們村還在改造環境衛生,改造廁所,現在村裡的生活,和城市裡沒有太大的區别了。”他說。

旱地的進步,可保證成穩産率

中秋節後,整個長治的380多萬畝秋糧,開始逐漸進入收獲季。長治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資料顯示,過去五年,長治市累計建成高标準農田109萬畝,推廣精耕細作、稭稈還田、地膜覆蓋、增施有機肥等旱作農業技術模式,促進耕地地力水平提升,同時,長治市還制定了《長治市綠色有機旱作農業發展總體規劃(2018-2030年)》。

每年在各縣區遴選有穩定區域、有成熟技術、有生産标準、有注冊品牌的有機旱作農業示範主體進行扶持,已重點布局建設了2個重點示範縣、10個特色示範縣、12個示範鄉鎮和36個示範村,總結推廣了四大類60項有機旱作農業技術模式。

盡管極端氣候的增多,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業生産,但在總體範圍,包括旱地在内,全國糧食生産基本擺脫了靠天吃飯的曆史。梅旭榮說,“在旱地農業中,以前的被動抗旱已經轉為如今的主動抗旱,抗旱技術日漸普及,使我們可以達到80%的穩産保證率,也就是說在一個區域中,10年中可以保證8年穩産。不是不能更高,而是追求更合适的穩産率,如達到90%,成本會急劇升高,且技術選擇面也會變得更窄。而且,即便是80%的穩産保證率,也可以在更廣闊的區域和更長的時間中,通過互補來實現總體穩産,比如南北互補,夏秋互補等。”

旱地農業的技術仍在不斷進步,尤其在南方旱情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北方旱地節水、灌溉、穩産、豐産技術,在未來的應用或将更加廣闊,“如今年夏季的南方旱情,許多北方旱地發展起來的技術,都可以被南方借鑒并有很好的效果。”梅旭榮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趙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