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故都的秋的排比

故都的秋的排比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2 05:02:09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不凡有許多大作家以秋為名寫出經典之作。而其中以郁達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更是獨領風騷

秋天, 是一個蕭條、冷落的季節, 而故都的秋天又顯得更特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達夫出神入化地運用了排比。看似信馬由缰,随手拈來,再細細琢磨,不禁讓人歎服,實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說:“達夫《故都的秋》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語意暢達,可以說是現代文中運用排比的典範之作。

一是動詞性短語構成排比,來表現故都秋的特點,同時抒發作者深遠的憂思和孤寂冷落的情感。

故都的秋的排比(故都的秋的排比)1

故都的秋的排比(故都的秋的排比)2

故都的秋的排比(故都的秋的排比)3

1、北國的秋,卻特别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上句中, 作者在“ 秋天, 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之後, 筆鋒陡然一轉, 濃烈的感情猶如決堤的洪流, 随之噴瀉而出: “ 來得清, 來得靜, 來得悲涼。”短短十個字的排比句, 便道出了北國秋天的“ 清、靜、悲涼” 的特點來, “ 來得” 的反複使用, 舒緩了語氣, 為全文籠上了一種感傷的基調

2、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

故都的秋的排比(故都的秋的排比)4

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這個句子,“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極寫北方秋雨的呈現的特點,極寫北國秋雨帶來的深味,将讀者帶入了故都的悲涼環境之中。作者充滿感歎,充滿情味,津津樂道,可以見出他對故都的秋的深切的眷戀之情。全句将“奇、有味、更像樣”三個中心詞的間距拉長,讓讀者在閱讀中有充分的回味的餘地,同時渲染了氣氛,感傷之情由此散發開來。

故都的秋的排比(故都的秋的排比)5

3、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

三個“覺得”組成排比,隐隐地透出作者悲涼的感覺和心境。故都的景, 故都的物, 無一不勾起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感, 掃過槐樹落蕊後 留在地面的痕迹, 竟然也使作家觸景傷情, 浮想連翩; “ 細膩” 、“ 清閑” “ 落寞” 由感覺到心态, 詳細描述了作家由這一閑景而觸發的幽情。這裡作者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景物, 将自己的滿腔感情巧妙地融人其中, 引起讀者的共鳴。

二是名詞性短語構成的排比,來表現故都的秋與衆不同之處。

1. 不逢北國之秋, 已将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 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 釣魚台的柳影, 西山的蟲唱, 玉泉的夜月沁潭拓寺的鐘聲。

這一句子中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五個偏正性名詞短語,回旋往複,像一串珠玑那樣,有着明麗輕快的韻律和節奏,列舉了北國之秋的多處名勝欲抑先揚, 通過一系列秋色、秋聲、秋景、秋物的排比, 從宏觀上展示了過去故都秋色的美麗醉人, 使它們與下文現實之秋“ 清、靜、悲涼” 特點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故都的秋的排比(故都的秋的排比)6

2.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通過“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這一組名詞短語,表明南國之秋特異之地多,隻不過“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3.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馍馍,鲈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用“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馍馍,鲈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這一并列鋪排短語,将兩組事物比喻(類比)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

作了一次縱向比較, 這一長句在對比的同時, 又運用了排比和博喻辭格。對比鮮明而突出, 引人注目, 比喻平凡而奇特, 令人回味無窮, “ 正如” 之後四個整句的并列鋪排, 更是從多方位凸現了故都的秋味之淳、之濃、之奇特, 語言富新意。

三是主謂短語構成排比形式,把南國的涼秋與故都的寒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顔色顯得淡……

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顔色顯得淡”這三個短語,結構相同,動詞後面均輔以結構助詞“得”,形式整齊劃一,有一種整體的美感。作謂語的形容詞,“慢”“潤”“淡”,表現的南國之秋平淡細膩。作家寫這些内容的目的, 是為了反襯出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南國的涼秋與故都的寒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從中我們可以品味出它們不同的滋味, 從而領會到作家心目中的秋意。

《故都的秋》中的排比句,相當集中,在這篇文章中運用得恰到好處。詞句的反複, 舒緩了語氣, 使文章适宜于抒發感傷之情。形式上,具有語言整饬之美,朗讀起來又具有音韻之美的同時。使作家壓抑在心中的強烈的感情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闡發, 從這個意義上講,排比就成了感情的載體, 以情馭句, 又以句來顯情、托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