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介紹第13、14、15類七言句式,同樣都是在五言句的不同位置加2字,擴充為七言句。
還是參考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
十三、五言第23類擴充 前2字加名詞五言第23類句式為:前2字平行動詞,後3字為其目的語。VV-nnN,2-3結構的動賓組合,省略了主語。
平行動詞,意思是兩個動詞為并列關系不分主次,所以是VV,例如:
翻動-神仙窟,封題-鳥獸形。出自杜甫《路逢襄陽楊少府入城戲呈楊員外绾》
前2字加名詞表示方位和時間,例如:曉漏-追趨青瑣闼,晴窗-檢點白雲篇。
出自唐詩人杜甫的《贈獻納使起居田舍人澄》
獻納司存雨露邊,地分清切任才賢。
舍人退食收封事,宮女開函近禦筵。
曉漏追趨青瑣闼,晴窗檢點白雲篇。
揚雄更有河東賦,唯待吹噓送上天。
試着将杜甫的五言句,前2字加名詞表示方位:
山中-翻動-神仙窟,林下-封題-鳥獸形。
十四、五言第27類擴充,前2字加副詞
五言第23類句式為:第3、4字疊語,主謂在句首,nN-nr(或fr)-V(或F),主謂結構的組合。例如:
砧響-家家-發,樵聲-個個-同。
農務-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榉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王力先生介紹這種五言句的擴充方式,有兩種。
1、前面加副詞語,擴為七言句,例如: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無、不,是副詞,無邊修飾落木、不盡修飾長江作主語。
出自杜甫的名篇《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被後人稱為七律第一,八句皆對。
2、前面加修飾性的謂語形式
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穿花、點水,動賓結構的謂語形式,修飾後面的名詞作主語:穿花的蛱蝶 ,點水的蜻蜓。
出自杜甫《曲江二首》之一: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我們試着将杜甫的五言句,加修飾性的謂語形式:
迎風-榉柳-枝枝-弱,映日-枇杷-樹樹-香。
十五、由五言第31類擴充,5、6字加入副詞性的動詞或名詞語
五言第31類句式:前4字句子形式,末字謂語。這是4-1結構的複雜句,形式很多,例如:
鶴巢松樹-遍,人訪荜門-稀。N-V-nN F
遠水兼天-淨,孤城隐霧-深。f N-V-N F
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nnN-V F
舟楫欹斜-疾,,魚龍偃卧-高。NN-FF(或VV) F,
在5、6字插入2字,目的是修飾最後一字,例如:
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
簡化為5言句為:風飄律呂-切,月傍關山-明。相和、幾處修飾切、明,起到副詞的作用。
出自杜甫《吹笛》:
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
鶴巢松樹-遍,人訪荜門-稀。加入副詞性的名詞語,例如:
鶴巢松樹-鳴聲-遍,人訪荜門-車迹-稀。
結束語
有不少七言句,去掉2字修飾語,大意不變,但是情感色彩會淡一些。例如杜甫《登高》中間二聯簡化為五言句:
落木蕭蕭下,長江滾滾來。
悲秋常作客,多病獨登台。
無邊、不盡、萬裡、百年,都是修飾語,修飾後面的名詞(落木、長江),或者謂語形式(悲秋、多病)。
換一下前2字,加入意象,會有不同的效果,例如:
風吹-落木蕭蕭下,雨帶-長江滾滾來。
孤舟-落木蕭蕭下,殘日-長江滾滾來。
畫面感多一些,情感色彩淡了。詩人的水平,就是體現在各種選擇中,選出最合适的字組成句,最合适的句組成章。我們想到的可能,大多都是古人挑選剩下的。
@老街味道
從杜甫詩看七律句式特點07,春日莺啼修竹裡,仙家犬吠白雲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