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的故事第42期)
大家都知道豬豬是群居動物,而且還是父系社群。通常在自然環境下荷蘭豬的群體是由1~2隻公豬和上不封頂的母豬組成的。
有群體就有等級,别看豬豬一臉傻乎乎的似乎沒啥心計的,可是他們的社群等級劃分是非常嚴格的。
豬豬群體裡隻能有一個頭領,絕對的一霸手,沒有副職,秘書助理啥的。頭領享受至高無上的交配權,其他公豬也享了交配權,但僅是在頭領不注意的情況下。
豬豬的等級在最初劃定好後基本上一生都不會改變,除非衰老和死亡。但是往往這種固化的等級劃分在鏟屎官飼養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不該發生的意外。
昨天,有寵迷在後台留言說自己家的兩母豬一見面就掐架,而且經常是大豬欺負小豬,問小豚再買隻公豬的話兩母豬之間的關系會改善嗎?
對于這點小豚真心是沒法給出準确的回複,像上面寵迷所說的情況,再買隻公豬後,兩母豬的關系有可能緩解,但也有可能變得更糟。具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就和小豚今天要說的豬豬群體地位有關。
關于豬豬的等級劃分小豚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所提到(點擊文末擴展鍊接查看相關内容)。決定豬豬地位的客觀因素主要有身體狀況,個體大小,性别年齡,而起決定性的因素還是豬豬的性格,這裡面就包括豬豬的領地意識,暴躁程度同時還有智商。
這麼看來似乎豬豬的地位等級從一出生就已由基因決定了,似乎是件無法改變的事。
其實不然,經過小豚的長期觀察,查看資料以及詢問資深豬油,小豚發現能影響并改變豬豬群體地位的辦法還是有很多。
對于膽小的豬豬而言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絕對是值得敬畏的,同時也是顯露豬豬最原始性格的試金石。在陌生環境最先顯現出探索精神和勇氣豬豬往往會在同伴中樹立足夠的威信,這也是奠定種群地位的基礎。
所以說你如果想插手改變自家豬豬的地位等級的話,你可以試着制造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然後把自己的頭領候選豬放到這個陌生環境中生活,讓他足夠适應這個陌生環境後。再把其餘群體成員引入,這樣就可以達到人為幹預豬豬地位等級劃分的目的。
幹預是幹預了,但最終的結果還是隻能聽天由命,通常這種手段的幹預效果并不會得到理想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制造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和豬豬個性的重塑很難實現。這個陌生環境理想狀态應該是沒有任何熟悉的氣味,沒有任何熟悉的場景,沒有任何熟悉的器具,這就很難實現了,因為對豬豬而言鏟屎官就是豬豬熟悉的氣味,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器具。
相信很多豬油一直都有一個很大膽的想法,給豬豬做絕育。就好比小豚,家裡兩公一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這就表示這三隻豬豬隻能分籠,三隻豬中任何兩隻都不能同籠共處。這一分籠不僅僅是飼養成本的增加,鏟屎官的工作量也是随着倍增。
而如果要讓多隻豬豬和平共處且不過度繁殖的話,那絕育是最佳的選擇。但是豬豬的絕育技術在國内還不夠成熟,關于豬豬的絕育小豚會在後期推文詳細說明。
很多寵迷心中肯定是有一個疑惑,自己養豬豬放一塊兒就掐架,但是人家寵物店裡那麼多豬豬在一個籠子也沒見互怼的呀!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就是小豚要說的最後一種改變豬豬社群地位的方法,引進新勢力。什麼意思啦?這個跟咱們小時候聽的三個和尚道理是差不多。
小豚打個比方吧!養一隻豬豬肯定不存在打架的問題,也不存在地位争奪的問題。但養兩隻豬豬的話,尤其是兩隻公豬,那他們就會對資源的分配發起争奪戰。如果是三隻的話,因為豬豬不會拉幫結派所以這三隻之間就會産生戰争,以此類推如果有N隻豬的話,那對于每隻個體來說自己的戰争對象非常多,自己勢單力薄隻能默默服軟。由此,就出現了寵物店多隻豬豬同籠和睦相處的奇怪現象,這一點在領地意識極強的倉鼠身上表現的最為明顯。
說了這麼多,終歸而言。豬豬是群居動物,地位等級的劃分是客觀必要存在的。這種等級的劃分對豬豬群體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往往在一群豬豬中經常發出“咕噜,咕噜……”聲的豬豬是這個群體的頭領,“咕噜”聲是一種高層對低層的威懾行為。
總體而言,決定豬豬地位的關鍵因素還是豬豬的自身性格。這一點似乎是應驗了那句“性格絕對命運”,但似乎更應驗了那句“命運在于選擇”。
豬豬的群體和人類社會有很多相似處,但又是那麼簡單純粹。豬豬的群體有地位等級區分,卻沒有壓迫和剝削;豬豬群體有組織紀律,但沒有拉幫結派;豬豬群體有資源争奪,但沒有爾虞我詐。
相比于人類社會,我更喜歡豬豬的群體精神,他們組織簡單,目标統一,豬豬都明白個體利益要服從群體利益,同時群體利益要惠及全部個體。而人類社會在大力宣揚個體利益讓步群體利益的同時群體利益卻成了少數大資本家的利益。人類社會之所以複雜并不是因為人類是高等生物,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摻雜了太多利益的東西。
上期小豚說自己攤上倒黴事了,很多寵迷在後台都給小豚打氣加油。小豚真是非常的感動,在此小豚深深鞠躬,謝謝各位的關心。愛你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