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水梭花”,怎麼可以不吃“鑽籬菜”。這個冬天,非要過足了嘴瘾。
與“水梭花”一樣,“鑽籬菜”當然是雞肉的别稱。吃雞的曆史源遠流長,“燒雞公”就是重慶流行的一種。用公雞、青椒、芹菜、洋蔥等作為食材,一道經典的江湖菜。
據說公雞要用跑山雞,肉質緊緻而有彈性,味道鮮美而有營養。
我對制作的過程不大關心,就像解題一樣,誰在意那浩浩蕩蕩的過程,窮極無聊。就算過程寫得天花亂墜,沒有正确的答案,也是一文不值。一不小心就這樣堕入了“唯結果論”。沒有過程,哪來的結果?很遺憾,人類曆史的長河中,許多事都失去了驚心動魄的過程,隻留下幾個幹癟的結論。我還想舉更多的例子來說明,發現不如承認,主要是看不懂過程。
你确定是燒雞公,而不是燒公雞?
沒錯,是燒雞公。公雞是性别上的概念,是相對于母雞而言。小雞也有公雞。而雞公是成熟的公雞,有着鮮豔羽毛與火紅雞冠。所以雞公必定是公雞,而公雞卻不一定是雞公。這是充分而不必要條件,确定無疑。
燒雞公,我是不會做的,但吃我是會的,想必你也一樣。
熱氣騰騰的一大盤端上來,青紅澄亮。我得加上一碗米飯。随手夾上一塊,橫過鼻尖,辛香四溢。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觸碰味蕾,細嚼慢咽,恍如半夢半醒之間。
這種感覺在做壓軸題的時候有過,興奮急轉直下而變為後悔,苦不堪言,最終隻剩下失落與疲憊。解題的感覺遠比吃雞複雜得多,哪怕是短暫的快感也會極為奢侈。雞吃完一隻,不會再來一隻,任你有多麼好的食欲。可題,解完一題,卻會還有一題,永遠也解不完的題。若幹年以後,我想會記得吃雞,而不會記得解題。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吃上雞。可吃雞的過程已腦補了一次又一次。我就是這樣,總是抑制不住想象。明明隻有案上的題,哪來的雞?我想除了蘇東坡,也不會有誰。一定是《東坡志林》裡的記載,或者《随園食單》,又或者是蔡瀾。
我必須戒掉胡思亂想的習慣,想得太多,煩惱就就不會少。
恐怕是徒勞。
不必悲觀,要有信心。
信心就是做不到,毫無疑問。
答對了。反正都做不到,我也就心安理得了。
“證明充要條件”是今年新高考二卷的亮點,本題毫不掩飾的向高考緻敬。
證明充要條件包含兩個方面——充分性和必要性,自然比單向證明要麻煩得多。好在初次嘗試,所以選題一般不會太過離譜。充分性和必要性,兩者之中通常會有一面相對簡單。本題也不例外,必要性較之充分性就簡單許多。
充要條件的證明會是未來的常态,原因很簡單,緊跟新教材。至于以什麼樣的載體來考查,就是命題者的事了。如果換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不等式,因為那是我的最愛。不等式千奇百怪,套路五花八門,看得人眼花缭亂,虐得你痛不欲生。
我要提醒的是,不少人都弄反了充分性和必要性。看清楚:誰是誰的充要條件,誰的充要條件是誰。
誰是誰的誰,誰的誰是誰。
管他誰是誰,管他誰的誰。愛誰誰。
法2揭示了有心二次曲線“垂徑定理”的本質。中點弦的另一種變式就是它,所謂的第三定義不過是它的特殊情況。
法3,橢圓的參數方程,目的是簡化運算。法2與法3皆是設點的做法,解析幾何的工具是坐标,設點天經地義。
沒有什麼是天經地義。我早已無法集中精力去聽你的大道理,我的所有意識都圍繞着吃。我隻想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快朵頤。這樣的想法不切實際,但我已身不由己。
上述方法用來證明充分性同樣奏效,當然難度會稍微大點。比如法3,和差化積公式是必不可少的。
伸縮變換的目的是把橢圓轉化為圓,利用圓的特殊性來研究。這裡不止是這個目的,還想告訴你,橢圓有着與圓類似的周角定理。我試圖想說得更深入一些,奈何總是詞不達意,那就放到下次吧。
貌似伸縮變換很高級?
高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新教材在橢圓中的第二個例題仿佛就是。當然,那裡是沒有伸縮變換這個概念的,有的是軌迹方程,有的是相關點法(或代入法)。伸縮變換,它看起來很驚豔,也很神奇,但我卻不建議你使用。人生苦短,有韋達定理足矣,又何必去自尋煩惱。跟誰過不去都不要跟自己過不去,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
什麼是更重要的事?
無論什麼事,現在都比不上吃。沒有人願意餓着肚子去思考。
“燒雞公”在不同的店有不同的做法,大同小異。喜歡哪種,沒有标準,完全因人而異,所以也就無所謂優劣之分。
我是都能接受的,來者不拒,還有點喜新厭舊。這無傷大雅,但非要選擇,我會選那種最樸素,最直接的做法。因為我知道,再美妙絕倫的做法也改變不了它隻是雞的事實。
我偶爾在想,那些吃龍肝鳳髓的人未必有這個待遇。我是多麼的幼稚,隻有吃雞的人才會去雞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