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一聲鐘,誰人落青絲。有人能跑赢别人,卻越不過自己。有人給别人希望,卻走不出内心。有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經曆,就沒體會。人生在世,貴在感受,好的,壞的,都要真誠感受。能感受,說明心是鮮活的。
金龍含寶珠,白鶴銜靈芝。擡起沉重大石,和手拿球拍颠球,這是兩種勁。一種好勁,越練越爽,欲罷不能,可以化解自身,改善體質。好勁賽過良藥。好勁,必須有好理念。有人藥補,有人食補,我們強調以拳補身。每天堅持練拳,拳就是活藥。
雨未至,風先動。運動運動,不是白動。沒有運的過程,無法體會真正的動。運是什麼,就是蓄。蓄是什麼,就是沉。往右邊去,先往左兜個小弧,暗暗松沉一下,把自己調理順了,再走。骨盆像鐘墜,重心是活的,但又不出圈。
一串佛珠,顆顆圓覺。什麼是太極勁?打個比方,幾個珠子,用線串起來。珠子能旋轉,但始終有線串聯。死勁,就是沒珠子。斷勁,就是有珠子,但沒線串聯。珠子是關節竅,線就是筋。不要以為,人有很多根筋,筋是一個網絡,彼此關聯,很像網兜。
風為何吹,水為何流。人有三種力量。一是肌肉,二是筋骨,三是内壓。理念不同,造成運動體系不同。任何領域,到了高層次,道理相通。譬如踢球,身上越順,腳下越出奇。身上越僵,腳底越拌蒜。高手駕馭能力強,因為身上順通。
打拳也是,虛靈頂勁,百會是虛靈的,不是硬挺脖子。記得以前,和師父學拳,師父說我領勁不好,于是放個小本,在我頭頂,意識馬上不同了。不是打拳時,頭上頂個東西,而是形容那個狀态。
體感,是人的第三隻眼。内觀,不是用眼睛往裡看,而是用自身感知。歲數越大,體感會越遲鈍,這是自然規律。練拳目的,恢複體感敏銳。好比站樁,靜立時,是用身體記憶結構。萬法不離混元樁,意思是,無論如何變化,都是樁勁底襯。
有句話叫,線不如點深。站樁,有個重要的事,就是認竅。所謂内空間,除了腔體,還有就是竅。你要明晰竅穴所在。大竅在關節,小竅在骨縫。有些人站樁,站一段時間,不自覺的,會有微小交錯,跟蹭癢癢似的,利用這種微動,感知竅的存在,這是聰明的。
洞洞深邃,圓藏覺知。站樁,先打開關節竅,即舒适又飽滿。站一段時間,再練練彈顫勁。彈是向外,輕快的擴,一擴即松。顫是向内,輕快的合,一合即松。彈顫不必劇烈,多體驗竅内小勁。當你深刻感知,最細微勁時,以後用竅勁打拳。
通過微動,或彈顫,識别出竅的所在,越練越熟悉,這是好的。先站樁,練松撐開竅,而後短促彈顫竅穴,開合松緊。所謂靈動勁,竅内有意,意注竅内,練就高度敏感的内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