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小說委員會、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不朽的星辰——路遙誕辰七十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出版集團六層會議室舉行。北京出版集團總經理曲仲出席會議。延安大學原校長申沛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平凡的世界》演播編輯葉詠梅,路遙攝影師鄭文華,陝西省社科院文學所所長張豔茜,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路遙文學館館長厚夫,著名文學評論家賀紹俊、白描、白烨、孟繁華、張志忠、李雲雷、楊慶祥、嶽雯、傅逸塵等參加會議,就路遙的生平經曆、文學成就等方面展開了深入讨論。
紀念會現場嘉賓合影
懷念是對一個作家最高的獎賞
1992年,著名作家路遙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一位偉大的作家殒沒,他的精神卻永不消亡。2019年是路遙誕辰七十周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重新修訂出版《路遙全集》外,特與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出版集團聯合舉辦“路遙誕辰七十周年紀念會”,邀請多位路遙生前好友,一同緬懷紀念這位質樸的故人、這位如不朽星辰般的偉大作家。
路遙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并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台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
1988年的路遙 鄭文華攝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路遙同志改革先鋒稱号,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并獲評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2019年,國家授予路遙“最美奮鬥者”稱号。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代表作,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一個作家去世近二十年了,人們還在熱烈地懷念他,還在談論他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一個作家最高的獎勵。路遙的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運,已遠遠超越了文學的範疇,他給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氣與光亮,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作家、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高建群如此說。路遙散發出的不朽的精神光芒,一直照耀着人們的心。
他一生與苦難為伴,與奮鬥同行
申沛昌回憶道:“路遙是延安大學傑出的校友,1973年進校,是文學院的學生。他在延大中文系三年的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為他日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申沛昌認為,路遙對延安大學的深厚感情鮮為人知,今年四月份新華出版社主動約稿,将由他和厚夫牽頭組成五人寫作班子撰寫路遙的學生時代。“學校三年,我們雖然是師生關系,但精神上一直是朋友。路遙的一生與苦難為伴,與奮鬥同行。”
鄭文華作為路遙的摯友,提起路遙來熱淚盈眶。他細數曾經與路遙交往的細節,不勝感慨。他認為,路遙能有如此成就,是受了四方面的影響:路遙伯父伯母的影響;北京知青的影響;申沛昌校長讓路遙到延安大學學習;路遙到了陝西省文學藝術文創室,遇到了很多作家老師。“有一次早上起來在花園碰到路遙,我說路遙你怎麼起這麼早?他拿眼睛瞪我一下說,我還沒睡呢。所以路遙給《陝西日報》總編張光寫了一幅字‘苦中求樂’,也是說他自己在艱難當中求樂。”
《路遙全集》
“1985年我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進入延河雜志社做編輯,在這個輝煌的文學時代,我與作家路遙相遇,這是我人生當中非常幸運的事情。”張豔茜如是說。路遙是張豔茜的編輯前輩,也是她的文學導師,而在張豔茜眼中,路遙更像一個鄰家大哥。“2010年我為寫《路遙傳》做了很多準備,最初的版本叫《平凡世界的路遙》,再版之後改成《路遙傳》。路遙是堅強的,孤獨的,也是脆弱的,這就是血肉之軀的路遙,這就是作家路遙,他是坦蕩的也是神秘的,他身上有許多謎。”
厚夫的家鄉在陝北延川縣,路遙、史鐵生等人都是他少年時代仰望文學星空的參照系。1990年,厚夫進入延安大學任教,2015,他有意識地轉入路遙文學精神的解讀與傳播工作。“路遙是一部内涵豐富的大書,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作為路遙的追随者,我願意做一名路遙文學精神的堅定傳播者,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繼續做好路遙文學精神的解讀與傳播工作。”
路遙的寫作就是為大衆寫作
“你要宣傳一個人就要站在制高點,站在最廣闊的平台上,你才能給他一個最有力的推進。”作為廣播版《平凡的世界》的“幕後推手”,葉詠梅這樣說。作為第一個采訪路遙的人,作為第一個看完路遙全部書的人,葉詠梅有很多感慨:“其實路遙内心太複雜了,他創作曆程中的喜怒哀樂,他的整個感受,都特别值得開發。也許現在把他捧到時代先鋒,但是他其他方面對人的啟迪随着時間的推移會更必然。”
白烨坦言,《平凡的世界》可能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中發行量最大、影響最大、受衆最多的。路遙的寫作就是為大衆寫作。“路遙在寫作的一開始,他的目标設定就是人民。很多文學作品為大衆所歡迎、流傳,并非是藝術形式别出心裁,而是寫出人人共有的情感,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對這句話是最好的诠釋。”
白描叙述了中國文聯出版社的李金玉編輯拿來《平凡的世界》稿子的經曆,并評價:“我們現在評價路遙,不要太狹隘了,我們從官方到整個評論界或者讀者,更多的認知是路遙能吃苦。實際上,路遙熟讀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這對路遙影響巨大。”白描認為,路遙有大愛,他對土地的愛是真誠的、發自内心的。
1980年代初,路遙與陝西省青年作家在一起(後排左一為路遙,左三為陳忠實,前排右一為賈平凹)
孟繁華同意張豔茜的觀點:路遙不管是個人還是作品,确實有非常複雜的一面。他還指出,可能文學界、批評界更多是站在《人生》一邊,讀者和社會曆史選擇的是《平凡的世界》。《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在文學價值上哪個更高,這可能還是需要研究的。“批評也好,研究也好,能夠說出路遙作品背後隐含的豐富性、矛盾性,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他讓現實主義穩住了陣腳
“當時,有很多年輕人在尋找新的突破,現代派、現代主義這樣新的創作方法一下打開了創作的空間,整個文壇都在追逐現代派這種時尚。我們從《平凡的世界》的誕生、出版,可以看出路遙身上的這種先鋒性。”賀紹俊如是說。路遙并不是一個保守的、封閉的作家,他對現代派的文學非常了解。“我覺得路遙的先鋒性就體現在這一點,他不會輕易的被一種文學風潮席卷而去。路遙一個很重要的功績就是,他讓中國當代文學的現實主義穩住了陣腳。”
張志忠繼續了賀紹俊關于路遙的現實主義的話題:“中國現代社會從農業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在四十年間取得巨大成就,路遙敏銳地捕捉到這個時代的氣息。”他認為,我們今天如此肯定路遙,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對于時代和文學關系的一種判斷和自己的選擇。盡管我們看到和現實主義并肩而立的有時候是浪漫主義,有時候是先鋒派、現代派,但是不管怎樣,現實主義總是在場。
李雲雷淺談了路遙的現實主義:“他跟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不一樣,跟我們習慣的革命現實主義或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一樣,因為他處在一個交叉點上,所以路遙的現實主義是他有創造性的現實主義,有理想、有溫度、有志向,很接近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美學追求。”李雲雷希望當代作家也可以像路遙那樣觀察和描寫時代。
路遙和《平凡的世界》的首個責任編輯李金玉
對作家形象的重新建構
楊慶祥坦言,經典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社會語境、讀者閱讀、輿論導向、批評及闡釋都從不同層面進行參與,但決定性作用還在于作品本身。路遙作品提供了豐富闡釋的可能性和對話能力,才得到不同代際讀者的接受,并慢慢奠定起經典地位。“如果我将來卷寫一本當代文學史,路遙一定被置于重要的地位。我認為路遙代表了一個時代文學的寬度和厚度以及複雜性。”
嶽雯則談到作家的複活。“傳統開始發生影響,現實主義的回流,時代大勢等問題都是造成一個作家‘複活’的原因。這些年來可能更重要的是對于作家形象的建構和想象,這些都是作家複活的根本性方式。”嶽雯認為,路遙有一種非常強勁的生命能量,并且他也有接續曆史的自覺意識。“我們要回到他的原點來考慮他當時怎麼思考他的時代的。”
傅逸塵是在大學的時候完整讀完《平凡的世界》的,那時對他的震撼非常大。“這麼多年以來,我們的文學,現實主義的書寫與我們時代的關系,從特别的緊密、同構,到逐漸的疏離、逆反,路遙的作品中卻有恒常性的價值判斷。”路遙創作中有一種滋養,一種愛的、包容的、堅忍的、正向引導的方式,這更加體現了路遙的經典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