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三字經》的開篇,告訴我們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并且性情基本相同,後天的環境和學習使得大家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出現偏差,從而成為很多個不一樣的個體。
那麼人的本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真的如《三字經》說的那樣嗎?
在長達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中,我們的先祖将人性的善惡進行了不同的闡述,最後歸納出三種不同的觀點。“性善論”、“性惡論”、“性不善不惡論”。
孟子有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之心,因為人心向善,人性本善。孟子說水分上下,人性分善惡。水向下流,人性是善的。水向上流是外力引導的結果,人性變壞是因為受了外界的影響。水向上流不是水性,人變壞也不是人性。所以孟子說人性是善的,幹壞事不是本身素質的問題,而是外界引誘的結果。
孟子舉例說有人看到小孩子落水了想要去救他,不是因為要跟他的父母産生聯系,去讨好他的父母家人,而是這個人的本性向善使然。 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誰誰奮不顧身救了落水的孩童,甚至有的人以犧牲自己的性命為代價去營救别人。我相信在他跳入水中去救人的時候,想的是盡快把這個落水的人救上來,而不是說希望通過營救他獲得一些什麼。這一點與孟子的觀點相吻合。
圖片來源于網絡
荀子說:“人之初 ,性本惡,其善者僞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争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大意是: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有喜歡财利之心,依順這種人性,所以争搶掠奪就産生而推辭謙讓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殘殺陷害就産生而忠誠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耳朵、眼睛的貪欲,有喜歡音樂、美色的本能,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淫蕩混亂就産生而禮義法度就消失了。
根據荀子的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看看出生不久的小孩子,他們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就哭鬧着想要得到,甚至去跟人搶奪。是我們成年人教給他别人的東西不能去搶,要靠自己去獲取。而嫉妒憎恨這樣的心理似乎也是天生的,不是後天習得得,我們看到别人比自己優秀,心理會很不舒服,是後天的學習告訴我們要努力去追趕别人腳步,讓自己同樣變得優秀,而不是一味地嫉妒憎恨别人。那麼荀子的“性惡論”不無道理,雖然與孟子的“性善論”相違背,但是他也強調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這一點與孟子的說法一緻。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戰國時告子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認為人性與生俱來,隻有求生存和生殖兩種欲望,人性就像水一樣,你向東引,它就向東流,你向西引,它就向西流。水不分東西,人性沒有善惡。
告子又說:所謂仁義,人性中本來沒有,都是後天習得的。人性就像自然生成的柳條,柳條經過加工可以編成筐。而人性是經過教育才可以變善。如果說人性生而是善的,那就是把自然而生的柳條與後天加工的柳條編成的筐混淆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無論是“性善論”、“性惡論”還是“性不善不惡論”,他們都強調了後天學習與環境的重要性。無論我們生而是惡亦或是善,或者生而無知,通過後天的正确引導,都是可以向善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