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中、贛北是客家先民南遷的中轉站
□劉有長
前 言 2018年1月出版的林開欽專著《客家通史》,準确闡述了漢族客家民系形成、發展、播遷的曆史。“前言”中強調“堅持正确的理論支撐,排除各種幹擾”,論述了“居住在贛中、贛北的南遷漢人,又因戰亂進入贛南、閩西的‘四條路線’”,作者又在《論述客家史,關鍵三節點》一書中作了精辟解讀。本文側重闡述和解讀贛中、贛北是客家先民南遷的中轉站。
漢族客家民系于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在閩粵贛邊形成、發展。贛中、贛北的南遷漢人,通過進入贛閩粵邊的四條路線,進入贛閩粵邊。在形成漢族客家民系缺一不可四個特征的曆史長河中,遂成漢族客家民系四個特征,即:1.有脈絡清楚的客家先民;2.有特定的地域條件;3.在特殊的曆史年代;4.有獨特的客家文化。 決定客家民系漢族屬性的首要問題是脈絡清楚的客家先民,而贛中、贛北是形成客家民系的客家先民南遷至關重要的中轉站。四條路線就成為客家民系何時、何地、何因形成的關鍵。中原漢人南遷的曆史大背景 在中國曆史上,西晉以降,中原戰亂頻仍,幾大戰亂就成為中原漢人南遷的主因。西晉末的“永嘉之亂”,誠如《晉書·王導傳》所載:“洛京傾覆,中州士人避亂江右者十六七”。譚其骧先生估計“永嘉之亂,緻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遷徙南土,”也就是約九十餘萬人,占當時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當時的南方是晉室“衣冠南渡”後的東晉。而北方由5個北方少數民族相繼成立的16個割據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曆時100餘年,直至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滅北涼統一了整個黃河流域,十六國北朝延續300餘年。與南方的劉宋政權并立,形成南北朝的對峙局面。 唐中葉的“安史之亂”,慘況空前,整個河淮地區“人煙斷絕,千裡蕭條”,正如愛國詩人李白所繪:“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安史之亂”緻使“貞觀之治”後的李唐盛世,由盛轉衰,大批士宦貧民,紛紛南遷。據移民史專家吳松弟估計,“安史之亂結束時,大約有250萬北方移民定居南方”,自然,“魚米之鄉”的贛中、贛北成為南遷漢人的首選之地。 唐末的“黃巢起義”、北宋末的“靖康之難”以及宋金對峙、宋元之戰等戰亂接連不斷,緻使北方漢人紛紛南遷。其結果,根本改變了我國南北人口的分布格局,由秦漢時的20:80,改變為隋唐時的40:60,至南宋時的56:44。此後至今,南方人口一直多于北方。贛中、贛北特殊的地理位置 《客家通史》中指出:“贛中、贛北是南遷漢人重要的遷入地,這與贛中、贛北優越的地理位置有關。” 贛中、贛北早在三國時期,就是“魚米之鄉”。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江河縱橫、湖泊密布、林深樹密、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三國時,吳國的奠基者孫策善于用人、軍紀嚴明,興平四年(197)領廬江(今安徽廬江西南),得豫章(今南昌),統一了江南,為孫氏割據江東奠定了基礎。其弟孫權繼業後,實行屯田、與山越交往、促進了江南地區開發,據田曉娜主編的《中國通史》載,吳據有江東六郡之地(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有揚、荊、交三州,五十二萬餘戶,人口二百三十餘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而屬長江流域的江西,自古就是由北經贛向南,自西經贛向嶺南、八閩要地,無論在經濟、軍事及北人南遷中,均有其重要的地位。贛江是縱貫江西南北的大動脈,在晉代,贛江已是南通兩廣,北出京津、東接杭滬的要道,北部是我國四大淡水湖之首的鄱陽湖,中部是“魚米之鄉”的吉泰盆地。 總之,贛中、贛北在西晉以降、戰亂頻仍的特殊年代,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更顯其特殊的作用,贛中、贛北就成為客家先民南遷的中轉站。客家民系形成的曆史印證 《客家通史》中“贛中、贛北是客家先民的主要遷出地和中轉站”的科學結論,得到客家民系形成的曆史印證。 一、贛中、贛北是南遷漢人的重要遷入地 地處贛中、贛北的洪州(今南昌)、饒州(今鄱陽)、吉州(今吉安)面積占贛中、贛北的2/3。“安史之亂”後,大批中原漢人進入贛中、贛北,緻使洪州、饒州、吉州人口大增。三州戶口由唐開元年間(713-741)的103948戶,增至唐元和年間(806-820)的206981戶,淨增1倍。據吳松弟研究,“安史之亂”期間,有文獻可征的北方移民遷入南方者133例,其中遷江西25例。由于人口增長,以饒州“安史之亂”後分置的上饒、永豐、貴溪三縣合以饒州的弋陽與衢州(今浙江衢縣)的玉山合置信州,據周振鶴《唐代安史之亂與北方人民的南遷》載,唐天寶年間(742-755),饒州有戶40000戶,至唐元和年間(806-820),饒、信兩州合計75000戶,以天寶年間的饒州地域範圍計,淨增長83%。而位處江西中部的吉州,居贛江中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廬陵縣(屬九江郡),三國時,孫策将隸屬豫章郡的廬陵析出置廬陵郡,隋廢設吉州,唐代因之,宋時複稱廬陵郡。 “安史之亂”和唐末的動亂,北方漢人紛紛南遷。其中不少仕宦舉族南遷。如唐代“西平王”李氏後裔,其中的一支從袁州(今江西宜春)遷吉州,後又分若幹支派,故“西平李”在吉州分布甚廣,不乏百戶、千戶大村。而避亂遷到泰和縣的曾、張、陳、嚴、王、肖、劉等姓的四方大族“皆自金陵(今南京)而占籍焉”。 北宋末的“靖康之難”,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中原仕民扶攜南渡,不知共幾千萬人”。據李夢星《廬陵縱橫談》載,從廬陵村莊建史可見:永豐縣建于隋唐五代的65個,宋代213個。永新縣僅唐五代遷入的就有21個,安福縣現有100戶以上的村莊25個,其中建于唐代的7個,宋代10個。吉安市郊的樟山鄉,在現有的86個自然村中,建于宋代有25個。 二、贛中、贛北是閩粵贛邊客家先民南遷的中轉站 《客家通史》中明确指出:“贛中、贛北逃難人口進入贛南和閩西是必然選擇。” 唐末的黃巢起義和北宋末的“靖康之難”,以及金兵南侵、宋元之戰等戰亂,迫使贛中、贛北的中原漢人,通過進入贛南、閩西的四條路線再次遷徙。贛中、贛北是贛閩粵邊客家先民南遷的中轉站,四條路線決定了客家民系形成的關鍵。四條路線,即; 1.出鄱陽湖溯贛江而上,進入贛南各縣。 2.出鄱陽湖溯撫河、盱江進入贛南甯都、石城或經過石壁站嶺隘進入閩西、甯化等縣。 3.江西和浙江交界地帶,越仙霞嶺沿武夷山東麓南下,進入閩西地區。 4.南遷漢人進入福建後,沿閩江上遊流域進入将樂、泰甯、沙縣、三元、梅列、歸化(明溪)、永安等縣。四條路線中,贛江凸顯其“南控百越、北達三江”“據五嶺之要會,扼粵閩之要沖”的大動脈地位。 唐之前,閩粵贛邊是古越族故地,雖有古越族遺民後裔,但人數極少,且處“刀耕火種”生産方式。隻有到了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期間的人口猛增,并在閩贛粵邊形成發展漢族客家民系,形成的結果,印證了贛中、贛北是客家先民南遷的中轉站。 贛南,秦漢時,雖有北方移民涉足,但人數稀少。西晉“永嘉之亂”,也有北民南遷贛南,據《晉書·地理志》載,西晉太康三年(282),南康郡(贛州别稱),時轄5縣,1400戶。至南朝劉宋大明八年(464),時轄7縣,增至4493戶。至唐貞觀年間(627-648)8994戶。五代時,由于人口增加,新增上猶、瑞金、龍南、石城4縣,贛南共轄11個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又增設興國、會昌、共轄13個縣。太平興國年間(976-984),主客戶合計85146戶,總人口超過42萬,至北宋崇甯元年(1102)增至31萬戶,增至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32萬戶。 贛南人口的快速增長,其因就是戰亂,其源就是贛中、贛北的中原漢人再次南遷的結果。唐末的黃巢起義,多次進出江西,地處江西北部的江州、洪州、撫州、饒州首當其沖。義軍并從贛中、贛北繼續深入贛南各地,沿途居民聞風而逃。對于避難者,較為安全的贛南、閩西就是理想之地,誠如楊瀾所言“隐然東南一樂土矣。” 北宋末的“靖康之難”金兵大舉南進,南宋末蒙元南下。又有北方大批難民進入并暫居贛中、贛北。南宋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南宋朝廷和皇室分二支南逃,一支由隆祐太後率領進入江西,一支由趙構率領轉移浙東。7月,隆祐抵洪州,金人渡江攻破洪州,“殺城中老小七萬餘人”,金兵又溯贛江尾追,直至太和(今泰和),金兵的追擊波及贛中、贛北,百姓聞風而逃,緻使洪州所轄“分甯、奉新等縣,人戶所存,才有十之三四,其餘縣份,号為多處,不過十之六七”。 南宋初,金兵多次進犯江州,當地北方流民集團李成橫行多年,兵匪勾結,百姓四散逃生。據宋《建炎以來系要錄》所載:“十損七八”,江州從北宋崇甯年間(1102-1106)的84569戶,42萬人,耗損人口30餘萬人。上述所舉說明,南宋初的贛中、贛北,凸顯相當規模的外逃人口。随着政局的穩定,在南宋紹興中至淳熙的30多年間,贛州年均增長超25%,淨增17萬餘戶。而當時的贛南周邊,又沒有出現大量人口的外遷。由此可足證,贛州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由于贛中、贛北南遷漢人的大量遷入。 閩西汀州,自唐開元年二十四年(736),檢責得避疫流民3000戶置汀州府始,從唐天寶元年(742)的4682戶,增至北宋崇甯初(1102)的81454戶,人口近41萬。增至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的223432戶。 閩西汀州人口在同期的猛增,與贛南同理亦然。武夷山作為閩贛兩省的分水嶺自北而南隘口很多。贛東北和贛東,從江西撫州經南豐與福建建甯間的甘家嶺隘,即可進入福建建甯和泰甯,再向東進将樂、沙縣等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的石城,經站嶺隘進甯化、清流、長汀等地。贛中、贛北的中原漢人溯贛江南下贛南後,溯貢江及其支流,北可進甯化、長汀,南可進武平、上杭。據《客家與贛南》一書載,有資料統計,自東漢至明,贛南遷入甯化石壁86個姓氏中,唐末31姓、宋32姓、元明18姓。據新編《甯化縣志》載,唐末五代時,遷入甯化有文獻可征的移民個案24例,其中,來自江西7例,其中6例來自贛中、贛北。來自贛中、贛北的移民,占甯化全部移民總數的4成。有資料統計,從将樂遷古汀州定居的68個姓氏,其中不乏遷入甯化定居者。有資料統計,中原漢人進入福建後,從閩江上遊流域遷入甯化者約占甯化曆代姓氏總和的1/3左右。 梅州(時僅轄1縣程鄉),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主客戶1568戶,增至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4)的12372戶。 循州(時轄龍川、興甯兩縣),由太平興國間的8339戶,增至元豐年間的主客戶47192戶,其人口的增加,贛中、贛北中原漢人的南遷是其主因。 南宋末,文天祥率師勤王後,梅民從者極衆,遭元兵屠戮兵敗,僅餘楊、古、蔔三姓。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也僅1686戶,6989人。 而贛南、閩西汀州,在南宋晚期共有55萬戶,人口在250萬以上,經與當地少數民族的長期融合發展,漢族客家民系在贛閩粵邊形成發展。結 語 客家民系是中國民族史、戰争史、移民史的産物。客家民系形成、發展的曆史,以史實證明了贛中、贛北是中原南遷漢人,其中的一部分後來成為進入贛南、閩西客家先民的中轉站。贛中、贛北在唐宋時期中原漢人南遷中轉站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曆史事實。 (作者系福建客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級經濟師。本文摘自2021年福建《客家》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