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書影君
有一種類型的電影我特别喜歡,那就是日本家庭片。
無論是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秋刀魚之味》,還是山田洋次的《小小的家》《東京家族》,抑或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步履不停》,都是這類型影片的代表。
安靜、平和,是它的基調,淡黃、淺綠,是它的底色。
在波瀾不驚的叙事中,故事在家人的日常瑣事、細微情感中靜靜發生着,如小溪潺潺流淌在山間密林之中,給觀衆以安甯、祥和、溫暖的觀影體驗。
而在那波瀾不驚的溪水映襯之下,我們卻總能看到遼闊的天空。
2019年上映的日本影片《漫長的告别》,就是這樣一部。
日本,東京。
曾經擔任中學校長的東昇平(山崎努 飾),退休多年,早已成為白發蒼蒼、行動緩慢的老人。
東昇平和老伴東昇曜子(松原智惠子 飾)結婚四十年,養育有兩個女兒。
大女兒麻裡(竹内結子 飾)已經結婚,與丈夫生有一個兒子,現在全家移民美國定居,很少回日本。
二女兒芙美(蒼井優 飾)也居住在東京,雖然已經30歲,但一直單身,靠在餐飲店打零工為生。
曜子一直在為一件事情苦惱:丈夫生病了。
這種病,是認知障礙。病人會随着時間的流淌,一點點失去記憶和思維能力。
開始的時候,丈夫的症狀主要還是記憶力減退等等不影響生活的小問題,但随着時間的推移,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經常走失、脾氣暴躁無常、大小便失禁,甚至在超市偷拿東西。
勤勞賢惠的曜子,一直獨自默默堅持着照顧丈夫,但同樣年老的她,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隻好給兩個女兒打電話求助。
兩個女兒,卻似乎幫不上母親什麼忙。
大女兒麻裡不用說了,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回家一趟很不容易,自己還要面對夫妻感情冷淡、兒子經常逃學等家庭問題。
小女兒芙美雖然人在東京,卻也是長達半年時間沒有看望過父母了。
芙美年過30,但一直沒有結婚,事業也發展不順利。原本父親對她賦予極大期望的小提琴,她早已荒廢,隻能靠在餐館打零工為生。好不容易自己創業開辦移動快餐車,卻隻堅持了一個月便以失敗告終。
兩個自顧不暇的女兒,一對力不從心的老夫妻,這就是現實的無奈生活。
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邁不過去的坎。
影片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回家。
逐漸失去記憶和思考能力的丈夫,頭腦中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也時常錯亂。
他會面對已經結婚50年的老伴曜子說,現在應該帶她去見自己的父母了。
他也會在下雨天獨自去遊樂場徘徊,因為他要為在遊樂園玩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送雨傘,盡管那已經是發生在20多年前的事情了。
但更多的時候,他總是會自言自語地念叨一句話:“我要回家”。
曜子一直不明白丈夫口中的“回家”,究竟是什麼意思。
她一度猜想,或許是丈夫想回自己的老家。
于是母女帶着老爺子回到了他在鄉下的老家,這裡是他從小住到大的地方,但他隻呆了一會兒便嚷嚷着要走。
直到後來母女三人在遊樂場找到走失的老爺子,并看到他騎在旋轉木馬上,開心地微笑時,曜子才終于明白。
丈夫口中念念不停想要回的那個家,就是他年輕時因忙于工作而疏于照顧的家,那個有妻子和兩個女兒的家。
在這種無意識的行為之中,卻顯露出他内心最深處的真實情感:對自己家庭的愧疚。
而妻子曜子心中的家,當然就是她和丈夫生活了幾十年的這個地方。
當丈夫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日漸需要專人全天陪護時,女兒曾建議母親,把父親送到養老院,但曜子卻堅決反對。
在曜子眼中,家由她和丈夫兩個人共同組成,失去任何一個人,這個家就不再完整。
老兩口對家有自己的感受,兩個女兒卻對家另有一番滋味。
大女兒麻裡随搞科研的丈夫移居美國,卻因為文化和語言的隔閡,始終融入不到異鄉。
而丈夫一天撲在科研上而無暇顧及家庭、兒子開始叛逆不願與母親溝通。麻裡困守在自己的婚姻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也尋找不到出路。
她彷徨失措、四顧惘然。
因為母親一次次打電話訴說父親越來越嚴重的病情,麻裡有一段時間,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之中。她對父母各種操心擔憂,時不時地就想回日本探望。
丈夫卻在一次夫妻談話中,顯露出了自己對麻裡積攢已久的不滿:“你總是張口閉口要回家,難道這裡不是你的家嗎?”
是啊,對于麻裡來說,哪個才是自己的家呢?
是美國這個有丈夫和兒子的大房子嗎?還是日本那個有父親和母親的家?在原生家庭和婚姻家庭之間,麻裡不知該如何平衡與協調。
麻裡一直羨慕父母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她曾經問母親,“婚姻究竟是什麼?”母親回答:“我也不明白,那需要兩個人一起走下去才知道。”
對麻裡來說,家是一個令她迷茫無措的概念。
小女兒芙美年過30,感情生活卻一直不順利,甚至可以用糟糕狼狽來形容。
芙美相處多年的男朋友,因在東京事業不順利,毅然與她分手,轉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尋求發展。芙美好不容易又開始另一段新感情,對方是她一位離異的老同學。
但相處一年半之後,芙美卻發現對方和離異的妻子和孩子定期聚會時,一家人仍舊其樂融融。
芙美哭泣着對已經失憶癡呆的父親訴說着自己“拼勁全力,卻總也融入不到别人的家庭之中”的委屈。但父親空洞的眼神顯示出,他甚至已經不認識眼前這個哭泣的女人,其實是自己的女兒。
對于芙美來說,家是一個已經回不去的過往,也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漫長的告别》是一部平淡如水的家庭影片,卻又能于無聲處聽到驚雷,導演在一家人平靜平庸的生活裡,探尋着關于婚姻與家庭的人生哲學議題。
細細品味完影片,我開始思考,思考家對于我的意義。
家是什麼?
家是一個既有形又無形的存在。
它或許是一套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或許是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
它或許是一對戀人因愛而締結的婚姻,或許隻是異鄉人手中那個破舊的行李箱。
它或許是一縷令疲憊夜歸人内心溫暖的燈光,或許是流浪者不能也不想回憶的過往。
有人拼命尋找,有人卻要拼命逃離。
家,就像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圖騰,深深地印刻在他的情感基因之中。每年春節,全國各地無數跋涉千裡也要回家的遊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家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最初一站,也是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程。
影片最後,母女三人守候在彌留之際的老爺子身邊,本該悲傷的時刻,她們卻擦去眼淚,歡樂地戴上尖頂帽,為身為丈夫和父親的這個男人,慶祝起生日來。
最後的一絲微笑,在這個男人幹枯消瘦的臉龐上隐約浮現,他終于回家了。
什麼是家?
家就是那個令你心安的地方。
家在哪裡?
它就在那個你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