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王姓來源,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在由北宋人編寫的《新唐書》裡。《新唐書》宰相世系二中記載:王氏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谏廢為庶人,其子守敬為司徙,時人号曰“王家”,因以為氏。
而早在唐代發現的王氏墓志銘也記載:秦大将軍王翦,是周靈王之子後代。
據《明·南洋王氏族譜序》(明正統都禦史東莞人羅亨信撰,時間在1240-1246年。刊載于清乾隆年間編篡的《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王氏部》及康熙版《澄海縣志》第五卷之二十·文部):王之先本姬姓,蓋周靈王太子晉之後。
這些史料都認為西周靈王的太子姬晉是王姓始祖,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晉,乃周靈王太子,名晉,字子喬,約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
史載太子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敦敏”。十五歲時就以太子身份輔佐朝政,周靈王非常器重他,各諸侯也都願意服從他。晉國的名臣叔向和師曠分别去洛陽拜會了太子姬晉,兩人都對姬晉的智慧贊賞有加。
據《國語·周語下》記載:太子晉谏靈王壅谷水時與父王意見不一緻,他心直口快,認為周靈王堵塞的辦法治理洪水不妥,應該用疏通的辦法治理。結果導緻周靈王不滿而被廢除了太子位,貶為庶人,姬晉的兒子名守敬在周朝擔任司徙,當時的人稱他“王家”,從那時起,姬守敬以王為氏。戰國以後,姓氏合二為一,随以王為姓。這一支王姓遷居太原,是太原王姓的始祖。
關于王姓,盡管民間還有其它各種說法,但我們尊重史料,以正史文字記載為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